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赋予自然人破产能力,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是破产制度的基础和起点。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承认自然人的破产能力并且选择了适应本国的具体国情的立法模式。我国尚未承认自然人破产能力,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已经具备了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破产法中没有自然人破产制度,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以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创建自然人破产制度可以借鉴先进立法国家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实际考虑确立自由财产制度、许可免责制度、复权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论自然人破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产制度的发端是自然人破产,罗马法已有体现。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和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中,也要求我国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而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也已经具有了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早有企业破产法,但却一直不承认商自然人的破产资格。确立商自然人破产立法是商法必然的发展趋势,因为商自然人破产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保障法的公平价值。本文分析了建立商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构建我国商自然人破产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5.
自然人破产能力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自然人破产能力是我国当前破产法理论和破产立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分析自然人破产能力的历史发展以及自然人破产存在的根源后指出:在我国,确立自然人破产能力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完善破产制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确立商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立法初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观世界各国的破产法律制度,尽管采用的是不同的破产主义立法,但商自然人都是其破产法的调整对象。我国目前的《企业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中有关破产的程序都只规定了企业法人具有破产资格,而不承认不是法人的企业、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组织具有破产能力。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自然人主体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经济组织,且濒临“破产”的问题亦相当突出,目前全国人大授权有关部门起草的新的《破产法草案》虽已大胆写进这一内容,但仍存在激烈的争论。那么,这些从事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的自然人真的不应该具有破产能力吗?本文作者从几个方面对商自然人破产立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所裨益。———编者  相似文献   

7.
随着个人财富的快速增长和个人消费信贷量的急速增长,债权债务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没有一部系统的《自然人破产法》来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规范调整,就势必导致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利益都无法得到保障,也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的稳定,这违背了破产制度的初衷。而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是国际发展趋势,特别是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发展前期,还没有具体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立法来保护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合法利益,为了使债权人债务人充分实现自身权利和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我国应该尽快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8.
破产免责制度是针对自然人破产而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保障诚实债务人获得重生的双重价值.我国现行的破产法没有确立破产免责制度,因而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个人消费信贷迅猛增长对破产法的新要求.我国应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免责制度的立法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破产免责制度.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建立——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绪翔 《行政与法》2005,(9):125-127
对于我国破产法是否应当包括自然人破产制度,学界观点不一。从《破产法》(草案)中可看出,合伙的破产能力得到了认可,但却未赋予自然人有破产能力。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试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加以分析,主张在我国应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10.
雾里看花:自然人破产之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兴权 《河北法学》2006,24(4):43-47
是否规定自然人破产,是破产立法过程中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支持论的各种观点缺乏社会性关注,带有很大程度的臆断性;批判论的分析思路值得肯定但缺乏充分性.自然人具有破产能力属于一个自然法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现阶段有必要选择自然人制度.是否引进,是一个社会政策性的而不是一个法律技术性的问题.就目前社会经济文化法制条件看,我国还不适宜规定自然人破产特别是消费者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11.
赛铮 《时代法学》2020,(1):64-72
保险公司破产具有特殊性,因此,从世界各国立法来看,保险公司的破产原因经历了从现金流标准和资产负债表标准向监管性标准的转变,是一个从“时间上的后置性”逐渐向“时间上的前置性”的演进过程。而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破产原因与一般企业相同,仍采用的是现金流标准和资产负债表标准,没有体现保险公司破产原因“时间上的前置性”。因此,有必要在参照国外监管性标准的基础上,重构我国保险公司的破产原因。而采用监管性标准为监管机构和法院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可以量化的标准,为未来我国保险公司破产原因之立法完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跨界破产法:现状、问题及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静遐 《中国法学》2002,(1):114-126
在研究中国破产法的现状(集中在有关跨界破产的立法空白及不成熟的司法实践)和引起广泛关注的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案的基础上,作者根据国际上的最新发展,特别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跨界破产示范法和欧盟破产程序规则中的一些重要原则,对中国的跨界破产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在普遍性原则与地域性原则的基础问题上,应当采取较为开放的态度,并应设计具体的制度去支持;在管辖权方面,既要维护中国债权人的利益,同时也需要适当的管辖权自限;最后,应注意加强跨界破产案件中的国际合作,对外国破产程序给予适当的承认与协助。  相似文献   

13.
张玲 《政法论坛》2021,(1):139-149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投资与贸易的自由化,跨境破产案件将逐渐增多,鉴于各国跨境破产国内立法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形成区域合作多边机制是破解难题的有效路径。亚太自贸区跨境破产区域合作注重与国际规则对接的同时,应兼顾成员国法律传统与司法制度的特点,在区域内构建以承认与协助主要破产程序为中心的司法协助制度,厘清与界定外国破产程序和破产判决概念,明确主要破产程序的效力与管辖权确定标准,统一承认与协助外国破产程序的审查规则与程序规则,保证区域内跨境破产司法协助的确定性与可预见性。认同平行破产程序在现阶段解决跨境破产争议的合理性,在区域内推进形成主从程序协调机制。建立法院间交流与合作机制,促进跨境破产案件在区域内的高效审理。  相似文献   

14.
皮勇 《中国法学》2003,(4):148-163
20 0 1年 11月 8日欧洲委员会《网络犯罪公约》是国际社会合作打击网络犯罪的第一个国际公约 ,其主要目标是在缔约方之间建立打击网络犯罪的共同的刑事政策、一致的法律体系和国际协助。该公约第二章“国家层面上的措施”的第二部分“程序法”规定了有关电子证据调查的特殊程序 ,为各国制定电子证据刑事调查制度提供了一套具有开创价值的立法模型。本文对《网络犯罪公约》中的程序法规定和我国相关立法进行了比较 ,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电子证据刑事调查措施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Insolvency is a phenomenon of increasing importance yet Ghanaian lawmakers and scholars shun the subject. The increasing access to finance across the country, however, raises significant concern regarding the treatment of over-indebtednes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insolvency law in Ghana setting out the various stages of the life of the first through to the current laws enacted in the country.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while the current law dealing with personal insolvency is a relatively new legislation embracing key insolvency choices, the law dealing with corporate insolvency is dated depriving ailing companies the benefit of modern rescue efforts.  相似文献   

16.
完善民族地方自治立法 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效保障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还不尽完善,制约着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需要切实转变观念,提高立法效率,重视立法技术,充实有关内容,加强民族经济立法,重视对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研究和借鉴。健全和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和谐的民族大家庭建设,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7.
朱晓峰 《河北法学》2012,(3):126-134
法律人格是时代背景的产物,时代背景的变化必然要求变革人格立法以满足权利主体的正当性需求。以罗马法为代表的人格立法向以《法国民法典》等为代表的人格立法的发展,确立了以人之生命的保全和促进为目的的伦理性法律人格制度。这种法律上对人的伦理关怀,在遭遇现代科技特别是生命科技等因素的时候,使得单纯以生命的保全和促进为目的的人格立法不再与人的实现这一法律命令相一致。于此,个体主张其享有的人格权不应仅限于防御性的权利而应内涵积极请求权的特质。一方面,德国等国的法律实践对此态度犹豫不决,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因为其正当性权利要求得不到法律上的支持而陷入困境之中。因此,必须适时承认个体的这种权利主张以满足人之实现的法律命令。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破产管理人监督机制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在范 《河北法学》2005,23(9):53-55
完善的监督机制是破产管理人公正、公平履行职责的保障,且其作为一项成功的法律制度已在国外实施多年。但迄今这样的监督机制在我国破产法中尚未形成。在比较分析国内外破产管理人监督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增设专门化的监督机关———监督人;赋予监督主体必要的监督权利,建立破产管理人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明确划分监督主体的监督权限,构建和谐通畅的监督机体。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困境及立法思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间组织的大规模兴起反映出我国公民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领域改革的功能性需求,但现行立法指导思想的偏差和法规体系的严重滞后,不仅制约了民间组织快速、健康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对公民结社自由权行使的迫切要求,也导致了民间组织出现严重的合法性困境。解决这一困境,既要明确立法指导思想,解决好立法原则的适时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问题,更要兼顾民间组织培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尊重民间组织成长的自身规律。  相似文献   

20.
法律援助供需矛盾解决途径之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槐杨 《行政与法》2005,(4):62-63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法律援助制度,几年来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基于我国国情,现有法律援助资源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突出表现为人力不足和财力不足。解决法律援助供需矛盾可尝试实行法律援助服务实施主体多元化,通过多种途径完善费用分担制度,开辟多种经费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