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010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股市还会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吗?出口还会有反弹吗?会出现通胀吗?投资呈现什么态势?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对这些问题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2.
非洲城市化特征与驱动力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城市化进程中,在社会、经济、历史和战争等因素的驱动下,非洲城市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城市化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大城市、特大城市集中效应凸显,城镇体系尚未形成;城市化进程快于现代化;城乡差别大、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突出;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大。鉴于非洲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严重城市问题,非洲国家则大都采取了控制大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城镇综合开发和重点开发,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家间发展合作,以推动非洲城市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5年"争常"失败后,日本政府改变了过去长期冷落非洲的外交政策,开始把非洲真正地纳入其全球战略架构中来。加大援非力度,改革援非方案,以对抗气候变暖和环境保护为重点,突出环境外交,全面发展与非洲各国的关系,日本对非战略出现新态势。其基本动因在于,适应新的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反思"争常"失败后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发挥日本"环境外交"的优势,扩大其在非洲的影响,这种对非战略的新态势将对中国对非外交构成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呈现多领域蓬勃发展的态势。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首次在北京成功召开,将中非经贸合作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今年初,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它为中非经贸合作注入了新活力。中国与非洲经济互补性强,双方不仅有扩大经贸合作的共同愿望,而且在长期扩大经贸合作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只要双方共同努力,抓住当前有利机遇,乘势而进,中非经贸合作必将出现新一轮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外部资金流入对非洲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非洲资金流入以外国直接投资和官方发展援助为主要形式。近年来,非洲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总量呈增长态势,但总体规模较小、国别和行业分布不平衡、增长不稳定等特点十分鲜明。在为非洲提供官方发展援助方面,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国扮演着主要角色,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地位在上升。官方发展援助与国民总收入的比例具有指标意义,往往决定着捐助国对接受国的影响力。促进资金流入非洲的国际机制业已形成,但还存在缺陷。从根本和长远的视角看,非洲发展应主要靠自身优势和不懈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非洲电信市场发展态势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电信发展水平.非洲一直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经济总量不到世界的2%,贸易额仅占世界总贸易额的1.5%,每年外资流入量不及世界总量的1%.①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非洲电信业发展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但近年来,非洲经济增长持续看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数据,过去5年,非洲年均经济增长率保持在5%以上,2007年达6.2%.2003~2007年,非洲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3.6%.②因此,非洲电信业发展总体比较落后,但近年来保持了强劲增长.  相似文献   

7.
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桂梅 《西亚非洲》2005,41(4):67-72
近几年来非洲经济呈现3个重要特征:经济增长与严重的贫困化并存;注重资源开发的同时追求经济多样化发展;立足自主发展与争取国际协调并重。这3个重要特征均具有延续发展的共性,决定了未来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走向:经济持续发展,但短期内无法改变世界上最贫困落后地区的地位;资源开发仍是主导产业,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多样化战略初显活力,但单一经济的改造仍然严峻;《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在立足自主发展的同时争取国际社会的配合,为未来非洲经济振兴带来希望,但其目标的实现仍存在许多的困难与限制。  相似文献   

8.
南非经济--放眼非洲谋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为非洲的经济强国,南非在成功实现政治变革的同时,保持了宏观经济的稳定,对旧制度造成的种族间经济不平等和二元经济结构进行了改革与调整,经济社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南非的发展离不开非洲。与白人种族主义政权时期自命是西方文明一部分的理念不同,南非新政府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是以非洲为依托。过去十年非洲成为南非最大的出口市场,南非成为非洲最大的投资来源。南非与非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互动,有助于改变殖民主义统治遗留的畸形经济结构、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的发展、整合地区金融与服务业市场、推动非洲的一体化进程和提高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2004年,非洲政治形势继续保持总体平稳、局部震荡的态势;经济中低速持续增长进入第10个年头,但发展面临一些深层问题;西方大国出于多重战略利益考虑重新看重非洲,使非洲的国际战略地位明显提升;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全面、深入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喜人亮点。一、政局总体稳定,但局部震荡2004年,非洲安全形势出现了一些令人瞩目的“大事”,如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科特迪瓦国内战乱再起以及刚果(金)东部地区安全局势脆弱、小规模武装冲突不断等。但是,非洲政局总体趋稳的大势未发生逆转,在内外多种利好因素的互动中,这一趋势正在向纵…  相似文献   

10.
最近亚洲开发银行公布的《2000年亚洲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印尼经济在经历了2年多的动荡波折之后,现已出现好转,今明两年将呈现适度增长的态势。但是,困扰印尼经济正常发展的经济和政治问题依然存在,可能会随时削弱印尼经济的复苏势头。  相似文献   

11.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元汇率问题日渐凸显,美国政府的汇率政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美国的汇率政治不断发展。这种汇率政治在弱势美元政策时期成为导致汇率保护主义加剧的重要原因。在中美两国之间长达十年之久的人民币汇率之争的背后,是这种汇率政治,即不同的政策主体或角色之间围绕汇率政策的出台所进行的博弈、斗争、折冲樽俎以及妥协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最近十多年来的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既不是货币金融问题,也不是贸易问题,而是汇率政治问题。尽管中国在短期内难以摆脱这种汇率政治的影响,但是中国应该通过加快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并加强与美国政府部门的磋商、协调以及合作。  相似文献   

12.
汇率是什么?这本属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却是当代经济学始终没有回答清楚的问题.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经济学的逻辑起点进行剖析,即什么是货币?什么是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国家最优汇率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东南亚各国的汇率制度及变迁 ,分析了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汇率制度及政策方面的原因 ,论证和探讨与东南亚国家以及类似国家相适应的最优汇率制度的问题 ,通过运用理论分析和经验数据的比较 ,得出结论 :构建以爬行钉住汇率制为核心、以积极财政政策以及一定的汇率波动等为补充的混合体制 ,应该是东南亚国家及类似国家在今后一定时期的最优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4.
自 1 999年 1月阿根廷宣布将认真考虑美元化问题之后 ,拉美国家的美元化愈演愈烈。厄瓜多尔于 2 0 0 0年 1月正式推行美元化 ,萨尔瓦多于 2 0 0 1年 1月宣布以美元为官方货币 ,加上 1 90 4年以后已实现美元化的巴拿马 ,已有 3个拉美国家实现了完全的美元化。另外 ,秘鲁、玻利维亚和危地马拉亦先后立法 ,允许美元与其本国货币同时流通 ,即实现了部分美元化。除以上已实现完全或部分美元化的国家以外 ,阿根廷、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等拉美国家的政府也在考虑本国的美元化问题。可以说 ,美元化不仅在拉美小国中受到广泛支持和重视 ,…  相似文献   

15.
Policymakers use a fixed exchange rate regime to signal their commitment to low inflation and to exchange rate stability. Increasing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rise of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make it more difficult for policymakers to maintain the credibility of this commitment. We use binary probit (with a variety of corrections for autocorrelated and heteroscedastic disturbances) to test hypotheses relating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to exchange rate regime choice on a sample of 76 developing countries over the period 1973–1994.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domestic political preferences—as measured by the structure of domestic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the fractionalization of the party system—influence exchange rate regime choice. We find that floating exchange rate regimes are more likely in democratic than in nondemocratic polities and that democratic politieswith majoritarian electoral systems are more likely to fix their exchange rates than those with systems of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相似文献   

16.
广西与东盟贸易和广西GDP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具有构筑中国—东盟经济交流合作平台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003年10月8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2004年11月3~6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成功举办并取得了巨大的收获。经初步分析,中国—东盟博览会在短期内将对广西GDP增长提升约1.6个百分点,净出口增长了0.6个百分点,并在长期内会对广西经济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据统计,2004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0.01亿美元,同期GDP为401.11亿美元,二者分别比上年增…  相似文献   

17.
2001~2011年期间,新加坡汇率状况呈现为稳定、缓慢升值的态势,促进了新加坡经济的稳健发展。新加坡汇率的稳定走势,则是由新加坡合理的汇率制度安排和良好的政策配套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一 “汇率制度两极化”理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IMF)的统计资料 ,在1 5 9个成员中 ,1 991年有 98个成员采用“软钉住”汇率制 ,36个成员采用浮动汇率制 ,其余 2 5个成员采用“硬钉住”汇率制。而在 1 999年年底 ,在1 85个成员中 ,情况发生很大的变化 ,只有 63个成员实行“软钉住”汇率制 ,采用浮动汇率制的成员数增至 77个 ,采用“硬钉住”汇率制的成员数增至 45个。1 这就是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学界流行的“中间制度消失”论或“汇率制度两极化”理论的主要依据。这些理论最早是由埃切格林提出的 ,其核心观点是 ,惟一可能长期维持的汇率…  相似文献   

19.
以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美元同黄金脱钩为标志,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体制宣告结束,全球进入浮动汇率体制安排.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和金融事务中的重要地位,现行国际汇率体制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主导的浮动汇率体制.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掀起新一轮施压浪潮,汇率问题再次成为中美博弈的一个新焦点,并将长期影响两国关系。但美国内各界立场并不一致,政府、国会和学界主流要求人民币升值,并提出各种施压方案,而另一些学者、经济分析师和离任官员则对此持谨慎态度,有的甚至持反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