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东梅  蒋斌 《江淮法治》2011,(20):32-32
8月22日,在逃12年的犯罪嫌疑人张雷被灵璧县检察院以涉嫌强奸罪(未遂)批准逮捕。  相似文献   

2.
我市检察机关根据高检院和省院关于集中力量追捕职务犯罪在逃犯罪嫌疑人工作部署,采取措施,强化责任,积极开展抓捕在逃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犯罪嫌疑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0年底,全市检察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敦促4名在逃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在今年追逃专项斗争中,我们又抓获4名在逃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提高对追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加强领导,建立了专门负责追逃工作的领导小组,并且在物质保障上充分考虑到追逃工作的特殊性和需要,使追逃工作有了组织保障和物质保障。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46条第4款规定:"共同犯罪的部分犯罪嫌疑人在逃的,应当要求公安机关在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另案移送审查起诉,对在案的犯罪嫌疑人的审查起诉照常进行.  相似文献   

4.
轰动全国的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高考舞弊案6月30日有了最新进展。扶余县检察院作出决定:以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对犯罪嫌疑人刘艳华、何淑杰批准逮捕,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对犯罪嫌疑人杨春批准逮捕。  相似文献   

5.
1998年初,公安部修改了刑事案件的破案标准。修改后的破案标准是:(1)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2)主要犯罪事实已经基本查清,基本证据已经获取;(3)犯罪嫌疑人或主要犯罪嫌疑人必须抓获。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才能称为破案。其中,犯罪嫌疑人或主要犯罪疑人已经抓获是指:一人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必须抓获;二人共同作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必须抓获;三人以上共同作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必须抓获;犯罪集团作案的,首要分子和主要实施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必须抓获。破案新标准的施行,对公安机关严格依法办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将缉捕在逃犯罪嫌疑人提到了侦查破案工作的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6.
安民  华勇 《江淮法治》2010,(2):28-28
日前,九华山风景区警方在九华山风景区内的一寺庙抓获一名在逃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胡某是浙江警方通缉的对象,在逃近两年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尚某某与尚某(已判决)、王某某(在逃)三人于1991年8月10日凌晨到周某某家中,蒙面持木棍对周某某、周某某的妻子、女儿、孙女进行殴打,后三人逃离。周某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周某某之妻的伤情经鉴定构成重伤并留下严重残疾。侦查机关于1991年11月13日对尚某某刑事拘留,同年11月22日,当地人民检察院以尚某某涉嫌抢劫罪对其批准逮捕。后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法》第130条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根据该条款,公安机关的撤销案件不仅存在于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之前,而且可以在批准逮捕之后:  相似文献   

9.
网上追逃的基本方式就是犯罪行为地的公安机关立案后,发现犯罪嫌疑人在逃的,对在逃的犯罪嫌疑人签发拘留证,将其基本情况和拘留证上网,这样无论犯罪嫌疑人流窜至何地,只要当地公安机关发现踪迹,就能将其就地采取强制措施,然后由抓获地公安机关通知立案地公安机关办理犯罪嫌疑人移交手续。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在司法实践中,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后在逃,且超过十二个月不能归案,致使刑事诉讼无法进行。对此,有人认为只要满十二个月就应当依法解除取保候审:有人认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逃的期间不应计入十二个月的期限之内,故不应解除取保候审。请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后在逃,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是否应当解除取保候审?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张广华张广华同志:取保候审是在刑…  相似文献   

11.
张文博  李嘉 《法制与社会》2012,(28):288+295
不批准逮捕实质上是通过法定程序使不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羁押.根据刑诉法规定,逮捕必须同时具备证据条件、刑罚条件和必要性条件.本文从分析不批准逮捕的情形入手,同时对不批捕案件如何进行释法说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在司法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所作的批复法律文书中,《不批准逮捕决定书》上有“无逮捕必要”一词经常见到。“无逮捕必要”这一词是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如“无逮捕必要”,那就不批准逮捕,从而产生了“无逮捕必要”一词。“无逮捕必要”与“有逮捕必要”,是对犯罪嫌疑人逮捕、还是不逮捕是在强制措施上的“分…  相似文献   

13.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在批捕中的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要求批捕机关中立,我国现行体制下,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符合中立性的要求,检察机关行使批捕权有正当性和合理性。批捕机关审查批捕案件应听取犯罪嫌疑人陈述和申辩,部分案件还应当举行听证会,听取侦查人员、犯罪嫌疑人及代理律师的意见。批捕机关批准逮捕或不批准逮捕均应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14.
三、公安机关办案质量对检察机关严打工作的影响 在目前的严打斗争中,公安机关在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抓获的犯罪嫌疑人较多,真正能被批准逮捕的较少,大量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被作出劳动教养处理而没有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第二,宣告侦破的刑事案件较多,但真正能被批准逮捕,进入审查起诉程序直至提起公诉的案件并不算多;第三,侦查活动中注重对犯罪嫌疑人口供的突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某县检察院通过对“严打”以来办理的重大团伙犯罪案件13案62人的统计分析发现,“严打”期间虽然办理了一部分陈年积案,打掉了一些长期为害一方的犯罪团伙,但是因犯罪嫌疑人出逃率较高,形成了一定的社会隐患,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严打”以来,该县院侦查监督科共办理重大团伙犯罪案件13案62人,而批捕在逃人员就占13案40人,批捕在逃人员占犯罪嫌疑人总数的64.5%。团伙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在逃率过高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一是团伙犯罪社会危害性较大,但是因犯罪嫌疑人在逃有可能导致案件诉不了、判不了,…  相似文献   

16.
不批准逮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批准逮捕实质上是通过法定程序使不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羁押.根据刑诉法规定,逮捕必须同时具备证据条件、刑罚条件和必要性条件.司法实践中,不批准逮捕存在对逮捕证据把握过严、较少考虑刑罚条件和必要性条件而存在"构罪即捕"等问题.应当在完善立法、加强内部监督、建立不捕说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保障不批准逮捕权的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1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公安局对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工作一直相当重视,2004年2月专门制定下发了《柳州市公安局关于对抓获犯罪嫌疑人初查工作的暂行规定》,要求各基层办案单位抓获违法嫌疑人员后必须进行细致审查,把人员情况录入违法犯罪人员信息系统,并上网检索全国在逃人员信息查询系统和广西在逃人员信息查询系统,核查该人是否属于在册逃犯。  相似文献   

18.
胡图 《犯罪研究》2014,(1):88-92
新刑诉法对审查批准逮捕相关规则作出了较大修正,尤其强化了对逮捕必要性的审查,并详细罗列了逮捕必要性的具体标准。在审查批准逮捕程序方面,新刑诉法新增了对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和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等规定,在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和逮捕正确性方面具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9.
新刑诉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并明确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三种情形,从而在法律层面上,对审查逮捕阶段是否需要讯问犯罪嫌疑人作了回应。依据该规定,实践中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案件增多,而犯罪嫌疑人翻供也有日益增多的趋势,给案件的办理加大了难度。  相似文献   

20.
撤回提请批准逮捕情况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审查批准逮捕实践中,公安机关出于灵活处理案件的动机,将没有法律依据的撤回提请批准逮捕作为一种隐形的程序运用,其结果是造成了审查批准逮捕阶段的程序倒流,对不批准逮捕制度造成了直接的冲击,扰乱了正常的刑事诉讼进程,妨碍了检察监督的开展,对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形成了现实的威胁.因此,只有废止撤回提请批准逮捕,才能圆满完成审查批准逮捕阶段的刑事诉讼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