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未来的法院     
这一代法官不是过客我是法院的一名法官。虽然做了十几年的法官,却仍对我们的司法现实感到困惑。有人说,中国的这一代法官注定是历史的过客。或许,我们会被历史遗忘,又或许我们会成为未来司法教科书中的反面例证,但我们这一代法官也有我们的坚持和追求。  相似文献   

2.
滕忠 《当代广西》2007,(24):57-57
写写蒲庙榨米粉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愿望。并不是我对它有多么深入多么透彻的了解与研究,实在是因为我对它有一份格外的、虽时时品尝而又回味不已的热恋之情。这就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情感,常常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言的。不是说爱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么?更何况美食!  相似文献   

3.
《云南人大》2007,(12):I0003-I0004
正直,法官之命脉与至德 著名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法官应当博学而不只是聪明:法官应当受到尊敬而不只是欢迎,法官应当深思熟虑而不只是自满,自信。但只有这些仍然不够。正直才是法官之命脉与至德”。  相似文献   

4.
新解﹃矛盾﹄说警察於可训中国有个“自相矛盾”的成语,这则成语故事尽人皆知。人们历来认为那个围观的人向卖矛又卖盾的人提的问题充满智慧。是的,你说你的矛无论多么坚固的盾都可以刺穿,又说你的盾无论多么锋利的矛都刺不穿,那么,就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好了。倘若刺不...  相似文献   

5.
相颖 《公民导刊》2013,(4):46-46
一边是对农民工遭遇的同情,一边又要拿出法官的威严震慑拖欠工资的老板,1986年出生的年轻法官首次审理农民工群体讨薪案该有怎样曲折又惊心动魄的过程?正如他所言,将心路历程与大家一起分享,不是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而是发自内心的职业自豪感,这当中有法官的尊严,法官的思辨,更有法官的为民情怀。  相似文献   

6.
漫画     
刘赤洲 《辽宁人大》2007,(12):47-47
作家史铁生在书中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舒服。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的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  相似文献   

7.
钟声(散文)     
有一个小镇很寻常,不寻常的是那个镇有一口木质大钟。 那口钟很大也很陈旧,高高地悬挂在一幢大楼上,那幢楼叫钟鼓楼。小镇的人们每天就这样在钟声里平安地生活和劳作。 我是很羡慕那里的人们的。想想,每过一个钟头,便有一次悠长、深厚、憨实的钟声响起,或者说被钟声荡击,那是多么的富有诗情画意。尤其是在黄昏时分,夕阳西沉,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便又在钟声里散步和闲聊,那又该是多么的轻松和惬意。 钟声悠悠,一会儿越过房子和天空,一会儿又擦过树叶和鸟的容颜,一会儿又在湖水和阳光中击起涟漪。在钟声里,有没有我们渴望的心灵之…  相似文献   

8.
关于法官依常理断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慈 《桂海论丛》2008,24(3):81-83
常理客观地存在于法的制定和实施中,法官依常理断案可以弥补成文法的局限性,削减法官对事实认识的局限。然而,由于社会公众的不理解以及法官法律论证能力的欠缺,法官依常理断案时常陷入困境。法官依常理断案并不是也不应当是完全任意的,应当结合中国实际设计一些具体的制度与规则,尽量将法官依常理断案的副作用降低到不影响裁判的正当性、准确性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现在有一种观点,视律师界如洪水猛兽,似乎法官出问题都与律师有关,更有甚者说凡是腐败法官的背后都有几个律师的身影。确实,2000年以来,律师队伍中也出了几个重量级的行贿问题和触犯刑律的案例,所以现在政法界和律师界已经高度关注这个社会问题,最高法院曾经颁布规定,司法部也制定规章制度,同时限制律师、法官的不正常交往和不正常的工作会面。这些规章在律师和法官之间筑起了防火墙。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26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袁月全法官在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法制日报联合举办的2005年“中国法官十杰”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法官十杰”荣誉称号,并获得“金法槌奖”。这是继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女法官”、“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之后,袁月全法官又一次获得的殊荣,也是上海法院系统首位获得该项荣誉的法官。袁月全是上海法院系统中集“专家型”、“实践型”法官为一体的优秀代表,是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典范,是上海法院全体法官和工作人员的楷模。上海市高院已经作出了开展向袁月全学习活动的决定。  相似文献   

11.
法官说理既是法官权力公开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司法职能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司法判决不被接受源于当事人对于判决结果的不认同,而这又源于判决书的裁判理由不被接受,多数情况下判决书并未充分说理或者根本没有说理。影响法官说理的因素既包括个人层面也包括制度层面,但是无论内因还是外因均应当被克服,因为法官说理与否不仅关系到当事人的诉讼利益,也关系到司法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     
为了事业经理和副经理一起去游泳。经理不慎被水淹死了,同事们问副经理:“经理遇难,你看见了没有?”“当时我在岸上。”“那你为什么不去搭救?”“我当时只是想,我们公司不能连一个副经理也没有啊。”惯窃法官:“在商店里偷了几次东西?”被告:“4次。”法官:“你偷了许多东西吗?”被告:“不多,只偷了一条连衣裙。”法官:“为了这一点东西你去偷了4次?”被告:“这没办法。我的妻子每次都不满意,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去给她换条合意的。”谁之过法官怒斥被告:“我担任这个法庭的法官以来,已经在法庭见过你7次了,难道你不…  相似文献   

13.
殷勇 《世纪行》2008,(2):41-41
为什么错案屡纠不止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从体制的角度看,法官主体不清、责任不明,既是错案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错案得不到追究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法院没有实行法官个人负责制.实际上是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来管理法院审判工作.实行案件“行政审批制”.一个判决,必须经过庭长、分管院长,甚至审判委员会决定才能签发.从而形成了“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不正常司法现象.  相似文献   

14.
春又归来     
春又归来!春又归来!春的脚步,多么轻快;春的仪态,多么俏丽,多么潇洒,多么气派!所有的小草,全都急欲返青;所有的蓓蕾,全都急着要开。春知道:远方的山山水水,正张扬着大片大片的期待。  相似文献   

15.
去行政化,就是将审判权还给法官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司法改革方案,“去行政化”也是重要目标。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前所长王公义说:“所谓行政化,就是审的人不判,判的人不审。案件审理应该是谁审理谁判决。”只有去行政化,才能让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审理的人不定案。如果说,去地方化是让法院从地方政府的行政体系中独立出来,去行政化则是让法官从法院内部的行政体系中独立出来。  相似文献   

16.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一只耳朵一位法官问一群初步选定的陪审员,是否有人有理由不担当此任,其中有个人学起了手。“我的左耳朵听不见。”那人告诉法官。“你的右耳朵能听见吗?”法官问道。那人点了点头。’‘你被留在陪审团了,”法官宣布。“因为我们审案子时一次只听一面之词。”...  相似文献   

17.
周恺 《民主与法制》2014,(33):38-39
在所有公文中,裁判文书的署名是比较有特点的。虽然加盖法院的公章。但裁判文书署的却不是单位名称。而是法官个人的姓名。虽说我国是法院独立审判而非法官独立审判,但这署名却忍不住流露出本性:司法从技术上讲就是件个人的事情,无法集体做,所以裁判文书上都是个人署名。近代唯一的例外是“文革”时期,不署名。咱们国家还让法院盖个章,美国法院的文书只要法官签名就是正式文书。  相似文献   

18.
法官作为维护社会公平的职业群体,在思维方式和知识构成上有特别的要求。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在法院审判工作中,有所作为、取得一定成绩的同志都具有一定的学术功底。尤其是当前社会处于纠纷多发期、矛盾复杂期,缺乏学术修养的法官因其理论功底的不厚实和理论视野的狭窄,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     
真正罪犯一位律师在案子终结时做总结发言,他说真正的罪犯可能在任何时候走进来。所有的人都扭头看看法庭的后门。于是,律师说,看来你们对我的当事人是否有罪心存疑虑。结果,该律师胜诉。但这个伎俩并不总是奏效,另一个律师如法炮制,却败诉,百思不得其解。事后,一个陪审团成员解释说,因为当时只有你的当事人一人没有回过头去。 还有话说有个人驾车违反了交通规则,被迫请假上法院受审。等了一个又一个小时,还不轮到自己。临近黄昏时,法官才叫他的名字,吩咐他明天再来。他气愤地对法官道:“哪有这样的事?”  法官干了一天的…  相似文献   

20.
于伯军 《天津人大》2008,(12):40-41
执行难,是摆在广大执行法官面前的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面对这道难题,宁河县人民法院执行一庭的法官们没有畏惧和退缩,他们发扬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勇敢地向执行难发起了强有力的冲锋和挑战,用智慧和汗水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执结了一起又一起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