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跃进 《世纪行》2012,(3):18-18
食品安全乃基本民生,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甚至一些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仍不断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存在不足,需要完善。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可以用“以打为主”四字来概括。  相似文献   

2.
解文 《中国人大》2012,(20):6-7
浙江杭州市今年推行了一项新制度,要求所有食品企业法人代表和相关负责人都参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并且规定,如果两次没有通过,企业将被暂停核发生产许可证。当下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生产者中,既有小作坊也不乏一些大型食品企业,杭州市政府推行针对食品企业负责人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制度,目的无疑是提高食品生产加工者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自觉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3.
周莉  周逸青 《前沿》2012,(22):112-114
本文选取“工业明胶”事件中的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对食品安全事件中微博舆论的竞争性特征进行验证和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微博主体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参与形态和态度表达和关系互动都存在着竞争性趋势,这种趋势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的发展和解决具有多种影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草根群体逐渐成为微博舆论最重要的建构者和传播者,也是勾连各舆论主体互动关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从三鹿奶粉事件透视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管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鹿奶粉事件暴露了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缺失:以政府为主导的监管模式下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混乱,市场发育不足,食品安全管制中的关键制度不完善,企业难以有效地自我监管,社会中间层组织参与食品安全管制的动力不足.要转变政府在食品安全管制中的职能,依靠市场作用促进企业实施食品安全自我管制,充分调动社会中间层组织力量以达到食品安全的共同治理,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公民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5.
《世纪行》2012,(9):15-15
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武汉市的食品安全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全市未出现大宗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实现了食品基本安全。当然,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我市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一是监管力度分散.资源整合不够,监管保障亟待加强。二是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领域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和无证无照占道经营还存在监管盲区。三是对违法行为惩处力度不够.处罚措施大多限于收缴原材料、罚款等行政手段,追究刑事责任的少.违法成本过低。四是发动全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机制尚不健全、氛围还不浓厚。为此,建议:一、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监管保障。提高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事件:信息传播机制与危机公关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际国内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社会公众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伤害,同时也使政府的危机公关策略面临着严峻挑战.由于食品安全的重大性和敏感性,在危机事件中相关信息的传播机制呈现出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两年前,在一轮强劲的食品安全风暴中,食品安全法高调出台并实施。可以说,是一起又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催生了这部法律。所以,当时就有媒体称,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将使乱象频现的食品安全形势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的监管与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食品安全问题.很多人已经见多不怪,甚至到了麻木的地步。2009年6月1日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了,但新法的实施并没有杜绝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就应该引起我们思考.为什么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了。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所以现在我们不能再简单地归结为法律体系不健全。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其实这是食品安全中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我们的监管体系出了问题。由于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才造成不断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拷问标准。尽管有专家认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总体通用,但食品安全事件迭出,反映标准乱象从生。  相似文献   

10.
拿什么拯救食品安全的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染色馒头"热气尚存,宜昌"毒生姜"仍在熏制,沈阳"兽药豆芽"又在疯长…… 短短数天内,如此密集的曝光,说明了全社会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也印证了不久前温总理的判断:"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已远远超越人们对维持生命基本物质需要这样的简单层次,但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尚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毒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因此,需要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保障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推动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此促进我国食品安全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10,(5):88-92
从沸沸扬扬的“苏丹红”事件,到令人震惊的“三鹿奶粉”事件,一段时间以来,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让人触目惊心。作为消费者,作为食品安全的直接关系者,我们在怀着忐忑心情的间隙,却迎来了“地沟油”。  相似文献   

13.
<正>食品安全监管既要抓行政监管,又要抓技术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近年来,国内外陆续发生的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和"地沟油"案件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都暴露出食品检验检测能力薄弱、技术监督手段乏力、源头  相似文献   

14.
如今,打开网络搜索“食品安全”有关新闻,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瞠目结舌,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隐患直逼人们的健康防线。“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何保障食品安全,让百姓吃的放心,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民生课题。笔者认为,要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必须在“防、管、查、堵”四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事件接二连三,虚假诉讼层出不穷……当下,“信用贫困”现象已经蔓延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形成谁也不敢相信谁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6.
十年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回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管缺位——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及其他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 2004年初,安徽阜阳等地区发生婴幼儿因食用劣质奶粉而致病、致死事件。其实早在2003年5月,阜刚市有关部门就陆续接到投诉,但未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事件:社会信任危机与信心重建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公众人身安全的基本保障,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公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在2008年8月"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之后.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开门七件事,其中六件是与食品有关的,食品安全是关系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但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查显示:仅2004年一年,我国就先后发生了阜阳毒奶粉事件、广州毒酒事件、致癌毒米事件、湖南黄花菜事件等影响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日趋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不仅让老百姓心有余悸,不敢轻易下口,而且日益凸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与当前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严重相悖。  相似文献   

19.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4,(13):35-3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面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层出不穷,如何保证“舌尖上的安全”,成为关乎公众切身利益,乃至社会稳定的迫切问题。6月底,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据了解,这是该法自2009年6月1日施行以来的首次修改。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人民群众高度关注。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凸显了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障和促进食品安全,必须把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这“三驾马车”结合起来,形成多管齐下的管治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