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正重庆市民政局文件渝民发[2014]135号各全市性社会团体、各业务主管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2014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一批)的决定》(渝府发[2014]32号,以下简称《决定》)明确规定,取消民政部门对全市性社会团体(含市内跨区县社会团体,下同)分支(代表)机构登记行政审批项目。为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推进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社会团体活力,更好地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现就取消全市性社会团体(以下简称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行政审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政》2001,(9):32-33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管理,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是社会团体根据开展活动的需要,依据业务范围的划分或者会员组成的特点,设立的专门从事该社会团体某项业务活动的机构。 分支机构可以称分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等。 社会团体的代表机构,是社会团体在住所地以外属于其活动区域内设置的代表该社会团体开展活动、承办该社会团体交办事项的机构。 代表机构可以称代表处、办事处、联络处等。 第三条社会团体设立分支机构、代表…  相似文献   

3.
"吊销登记证书"和"撤销登记"是民政部门在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实践中常见的行政行为,按照《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作为民政部门执法依据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三部行政法规(以下简称三个条例)却未对二者加以区分,而是混同使用,造成了法律认识和管理实践上的混乱。本文认为,有必要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将二者加以甄别,区分使用。  相似文献   

4.
谷景志 《前沿》2012,(7):69-71
我国《物权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错误赔偿责任中的登记错误应依据不动产登记实质审查模式进行认定,赔偿责任的性质应认定为国家赔偿责任而不是民事责任,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应采取过错责任原则下的过错推定,责任承担方式应区分不同情形分别认定为单独责任、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同时不动产登记机构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登记申请人和登记机构工作人员行使追偿权。  相似文献   

5.
不动产登记是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和生效要件,对于确认物权归属、解决物权冲突,保护交易安全、维护交易秩序,实现国家对不动产物权的宏观调控和监管等具有重要意义。因登记错误而产生的不动产登记机构赔偿责任因现行《物权法》的相关规定过于简单,在司法实践中容易发生适用困难,而且在处理登记错误的赔偿案件中经常发生重大分歧。所以必须通过对不动产登记错误的行为定性,来认定登记错误的赔偿责任、登记机构的归责原则以及如何进行具体的赔偿。  相似文献   

6.
王瑞文 《前沿》2006,(5):182-184
社会团体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当前转型阶段营造和谐有利的社会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社会团体的双重性属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社团发展的必然性,找出了目前我国社会团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的政策法规和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社会团体的能力建设等社团的发展取向,使社团在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李亮 《人民政坛》2011,(10):44-44
近些年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若像"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这般,不经规范,不受约束,失序发展,则非社会之福,反为社会之祸。轻则无序、掣肘,重则敛财、侵权、形成特殊利益团体,扭曲社会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8.
1997年,民政部社团管理司业务格外繁忙。谈到已取得的成果,吴忠泽司长说:这一年里,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外国人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正在抓紧制定;社团清理整顿工作依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已在全国展开,截至目前,社团自查和业务主管部门审查阶段已经结束,登记管理机关审定工作正如期进行;机构建设取得初步进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工作进一步严格规范;查处非法组织和社会团体违法活动的工作力度加大。总之,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厅(局),各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以下简称“代表机构”)为我国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少数代表机构存在的擅自变更登记事项、提交虚假证明文件骗取登记、违规从事经营活动等问题在一些地方较为突出,严重损害了对代表机构的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23号《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已经2001年7月24日部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部长多吉才让二○○一年七月三十日  相似文献   

11.
赵雅琦 《人民论坛》2014,(11):51-53
文章立足于登记管理新政策背景,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政府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监管体制、政府监管理念以及社会力量四个方面,进而提出了应对新政策下社会组织政府监管遇到挑战的对策建议,即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加快政府职能转移、加强登记管理机关能力建设和增强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2.
甬政办发[2010]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确保其依法、规范、有序发展,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1号)、《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411号)及工商企业登记有关条例办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政报》2014,(22):9-15
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年度报告报送和公示,依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我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登记的各类企业年度报告的报送及公示、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报送公示情况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44号《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已经2012年7月25日民政部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部长李立国2012年8月3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规范对社会组织行政处罚程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5.
张董 《中国民政》2011,(10):60-60
重庆市九龙坡区四项举措狠抓社团规范化管理。一是规范社团财务管理。督促社团严格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社团经费以及所得合法收入用于规定的业务活动,不得在会员中分配。社团接受捐赠、资助的,必须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必须根据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二是规范社团人事管理。对社团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进行逐一核实,对其擅自变更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组织对其进行财务审计,并登记备案。  相似文献   

16.
刘晓勇 《公安学刊》2008,(6):77-79,89
浙江省公安厅对旅馆业治安信息登记报送工作提出“实名验证、实时报送、实数录入、实情填写”的“四实”要求,同时规定“四实”登记率要达到95%以上。当前,“四实”登记成为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难点,其原因是法律责任不够明晰;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思想认识不够到位。要落实“四实”登记管理制度,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进管理方式;强化旅馆业主职责;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宣传和培训。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拉开序幕,公安院校鉴定机构因<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 、<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而受到限制.根据<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公安院校可以申请成立鉴定机构,为社会提供司法鉴定服务.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一些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外企、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开展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过多过滥,有的借机非法敛财饱受诟病。更有甚者,有社会民间组织竟然评选出"国家级别"奖项。这些过多过滥、良莠不齐的奖项究竟价值几何呢?社会民间组织的评奖乱象又何时才能终止呢?  相似文献   

19.
登记管理机关的职责决定其具有导向功能,社会组织的现实状况要求其必须发挥导向作用。因此,登记管理机关要切实发挥在社会组织发展中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使社会组织尤其是社会团体真正成为党和政府的桥梁纽带,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生力军。具体来说.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江西政报》2009,(3):39-41
2008年10至12月,设区市政府和省直部门向省政府报送备案的文件41件,其中,设区市政府报送14件,省直部门报送27件。经省政府法制办审查,属于规范性文件的40件,予以备案登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