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新型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罢出不穷。也给原有的法律锄度提出了各种挑战。能否在现有法律铡受下适当地解决新竞争模式下的利益分配问题是摆在司法审判者面前最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型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从纷繁复杂的案件中整理出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的发展路径、法院审理案件所呈现的特点、救济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新型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的研究以及实务提供借鉴。一、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例分析借助大数据思维模式,笔者在案由的基础上,对互联网兴起伊始至今全国范围内所发生的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进行了数据统计,并结合互联网反不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3.
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的损害应包括实际损害和损害可能,该损害在民法分类上往往属于与一般财产损害相对立的纯粹经济损失.纵然不正当竞争和纯粹经济损失在法律评价标准上具有内核一致性,但是后者要求行为人主观故意,与不正当竞争认定主要从客观角度相左,因为竞争制度的规律不依赖行为人的主观意向.适用纯粹经济损失的法律标准去评价网络不正当竞争损害,会造成法律的重复评价、拔高不正当竞争的认定标准进而损害互联网市场竞争秩序、违背竞争法发展趋势,宜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4.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之间的失衡引发了该法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张力。通过惩罚性赔偿的拓展,在解决责任失衡问题的同时,也能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赔偿额度以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化解混合型案件惩罚性赔偿适用的尴尬。惩罚性赔偿的拓展契合了其制度设计的本初功用,符合制度演进的规律且不会过分冲击利益均衡这一社会价值目标。以对创新以及整个市场竞争机制的危害程度为标准,可将七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划分为三类:优先拓展类、次优拓展类和不宜拓展类。要在法治渐进主义思路的指引下,达致《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拓展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受害人寻求通过民事诉讼获得救济,必须面临如何计算与证明所遭受损害的问题。普通民事诉讼的损害赔偿计算和证明已经是难点,具体到复杂、多变的互联网行业反不正当竞争案件的损害赔偿,则更加复杂。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是,近年来互联网行业有关反不正当竞争的案件越来越多,但法院判决的赔偿金额一直在低位徘徊,往往不能充分补偿受害人的实际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当前互联网行业不正当竞争的乱象。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今日头条因涉嫌著作权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而引发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新闻传播生态视角来看,这是以新闻个性化推荐为亮点的新的商业模式与以新闻内容提供为业的传统网媒之间的一场利益角逐。从法律视角而言,这是著作权制度和反不正当竞争制度在技术创新环境下受到的新一轮冲击和挑战。对于今日头条,我们不仅需要"揭开技术创新的面纱",更需还原其法律真面目。笔者将着眼于我国现行法,对该案件可能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企业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态势开始蔓延。除了传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在互联网领域的延伸和拓展之外,涉及新型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案件数量呈现爆发趋势。这也对法院准确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近些年互联网领域某些典型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分析与说明,借鉴法院审判的可取经验,提出相关建议,力图划定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的“新边界”,使得互联网企业的创新行为发挥其最大效用,进而为互联网行业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规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使得市场主体也在不断丰富,市场主体间的竞争自然日趋激烈.在市场环境中,在利益的驱使下,竞争的加剧就有可能诱发市场主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这正是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出台的背景.网络平台的复杂性决定了以互联网为根基的网络经销商的竞争更为复杂,而法律对此的规范始终存在一定的缺陷,“3Q”大战是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以来出现的最具影响力的案件.本文以“3 Q”大战为基础,对法律领域的市场不正当行为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企业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态势开始蔓延.除了传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在互联网领域的延伸和拓展之外,涉及新型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案件数量呈现爆发趋势.这也对法院准确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近些年互联网领域某些典型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分析与说明,借鉴法院审判的可取经验,提出相关建议,力图划定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的“新边界”,使得互联网企业的创新行为发挥其最大效用,进而为互联网行业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规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敏 《政法论丛》2005,(3):62-64
反不正当竞争案件的法律关系相对其他知识产权案件来说,相对复杂,案件事实认定比较困难,而相关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则比较笼统,如侵犯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案件,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冲突案件,竞业禁止案件等,所以应关注对此类案件审理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并对其进行法律分析,为完善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立法积累司法经验,构建一个有益的竞争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强,反不正当竞争的知识产权案件日益呈现出类型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如何正确运用和把握《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和立法精神,正确解决案件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和新问题已经成为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的关键所在。本文认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标准的统一、新问题的解决、立法滞后与现实需求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都呼唤着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笔者在本文中将结合实际案例,针对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案件的一些法律适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陈有西 《知识产权》1996,6(4):19-22,27
《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后,各种类型的不正当竞争案件开始不断诉至法院。由于不正当竞争案件本身的复杂性、法律规范的多样性,以及法院自身还刚开始这方面的司法实践,经验积累和法律理论研究都还相对不足,在诉讼实践中已开始不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随着这类案件审判的进一步开展,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会冒出来。本文围绕若干已经遇到和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进一步研究。其中的有些问题,还有待立法机关和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以明确。  相似文献   

13.
赔礼道歉强制执行制度设计的本意,在于填补受害人的精神损害。然而,在互联网司法视域下,由于法律指引和执行范式有待进一步明确,道歉类案件执行暴露出了一些新问题。在互联网司法模式日益成熟的应用场景下,通过注入互联网司法的前沿理念,推进道歉类案件执行范式的进一步规范,有助于促进执行纠纷解决机制实现转型,更好地发挥涉互联网道歉类案件执行的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关于“商业标志”的法律保护——“欧洲书店”与“欧洲专业书店”①●林燕平编者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自1993年12月1日施行以来,司法部门开始重视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理工作。本期新辟“国...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良性竞争秩序的建立除需相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自律外,更加有赖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正确实施和执行。适用于传统行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同样适用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领域,只要揭开相关行为的面纱,就能认清某种行为的本质,进而认定其是否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制的行为。对此类案件进行审理时,应当根据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的特点,审慎采用诉前禁令并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理中,如何合理适用一般条款有效解决个案以捍卫竞争伦理底限,为经济活动提供司法指南,但同时不过分干预市场自由竞争,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系统梳理互联网反不正当竞争案件审理中一般条款的具体适用逻辑,并结合国内外关于一般条款的适用理论进行分析,法院在适用一般条款时不仅应考量商业道德和诚实信用原则,更应该评估涉案竞争行为对竞争所造成的客观损害。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现在,网络广告已经凭着高效性、多维性、交互性等诸多优势成为最受亲睐的广告形式。迅猛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侵犯隐私权,不正当竞争,威胁计算机安全等侵权行为层出不穷,网络广告急需完备的法律监管制度来调整。  相似文献   

18.
薛军 《人民司法》2016,(4):12-14
近几年来,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之间大量发生以不正当竞争为由的诉讼,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有人甚至因此认为中国目前的互联网产业处于一个混乱的"丛林状态",大量的不正当竞争案件,就是这种混乱状态的真实写照。坦率而言,笔者不认同这种观点。在笔者看来,中国互联网企业之间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的情况之所以如此频发,反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法律中对不正当竞争损害赔偿额的认定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是在相关司法解释中确定在当事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损失额的情况下,可以参照知识产权的法定赔偿额进行认定。从诉讼法角度,在不正当竞争案件中引入法定赔偿额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它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也有着很强的操作性,符合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频发的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诉讼,不但反映了当今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也说明当今我国关于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制已经滞后于网络的发展。本文从合一与猎豹之间是否具有不正当竞争关系和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两个方面简要分析本案,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不正当竞争法》、规制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