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公共行政人员角色变迁看行政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转型期 ,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缺失显得不可避免 ,尽管有各种解决方案 ,但行政伦理仍然不可或缺。但对“公仆”的传统定位无助于形成合理的对行政伦理的理解。引入当前政府治道变革中的“顾客导向”使得公仆的定位回归到应有的位置 ,在这个维度行政伦理同样重要 ,且有助于实现公众期望与公共行政人员行为的契合。在此基础上 ,行政伦理制度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行政道德失范现状归纳为:第一,在道德认识上,“民本位”观念淡化,“官本位”意识增强。第二,在道德情感上,“公仆”意识蜕化,“官气”十足。第三,在道德关系上,“同志”关系淡化,“裙带”意识增强。第四,在道德行为上,“民主”作风淡化,“家长制”作风增强。针对行政道德失范现象和行为,可采取以下治理对策:第一,健全行政道德的评价体系。第二,创设优良的行政道德氛围。第三,加强行政道德的制度化建设。第四,提高行政人员的行政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3.
基于“行政人”假设。行政人员是追求个人利益的“经济人”和维护公共利益的“道德人”的统一体。但事实上,在我国行政领域中“行政人”的“经济人”自利性严重膨胀,个人利益经常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忽视甚至完全背离作为“道德人”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这是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重要原因。为此。需要对“行政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弘扬“道德人”的利他主义和集体主义.并在保障“经济人”正当利益的基础上。通过法律和制度抑制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倾向。以保障公共政策有效地执行。  相似文献   

4.
行政伦理重构的制度化路径与实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伦理失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克服行政伦理失范的唯一有效选择在于行政伦理制度化,即把对行政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制度化,它包括以公务员制度把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规范化、以党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纪律化、以法律法规把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法律化和行政伦理制度化的实施机制等四个层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传统视域下,为实现行政人员责任总倾向于以"人性善","人性恶"作为逻辑思考起点,从而得出"制度论"和"道德论"两种不同的思维倾向。单一的理解维度并不是现实的真实反映,使得行政责任所不可避免的逻辑困境和矛盾冲突不经意的被忽视了。行政责任的内在逻辑悖论和自相矛盾的行为选择,从根本上抑制了整齐划一的行政责任体系的形成,也限制了行政人员负责任的行为,增加了行政责任回归实现的难度。我们调整一下视角,以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作为分析的视角,从权利,组织,体制三维度审视,揭示行政人员责任实现的基本困境,顺着其内在理路和意蕴的领悟,找到实现行政人员责任回归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行政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它不同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社会道德,因为后者的道德原点恰恰是一种不道德的“自利的打算”,是由于“自利的打算”创造了市场机制和市场道德体系。在公共领域中,由于行政人是公共权力的执掌者,决定了“自利的打算”无法成为行政道德的原点。行政道德原点尚未获得理论自觉而导致了公共领域中存在着行政道德缺位的情况,造成公共领域公众信任的危机,当前的主要工作是要从行政人的道德自我确认入手。行政人在行政实践中的道德自我确认向伦理学提出了迫切的理论要求,那就是发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道德原点,以便在此基础上构建行政道德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7.
当前政府重构的目标定位为“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这对政府的行政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论述了社会转型期对行政道德建设的挑战,阐明了行政道德建设对政府重构的意义,并进一步指出加强行政道德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行政机关制发的公文,不可避免地在不同程度上带有计划经济体制下衍生的优势和弊端。这种弊端和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交互作用,使某些传统的行政道德趋于解体,而新的行政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同时我国的法制建设又不尽完善,于是在公文中便出现了理性精神缺失的现象。公文的理性精神蕴含求是精神、人本精神、科学精神、法治精神。重塑公文的理性精神,需要以德治“文”,加强行政人员的公共行政道德建设;以法治“文”,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建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道德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文光 《理论前沿》2003,(21):37-38
社会的变革必然反映在道德领域,在行政改革的过程中,政府模式及其行政人员行为方式的改变也必然反映在行政道德上。行政道德,即行政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应当遵守的价值观念、善恶标准及行为规范。在我国,行政道德的表现主体是行政管理人员,从社会导向上看,行政人员处于社会的主导优势地位,因而行政道德建设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导向示范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道德建设也应坚持与时俱进,要倡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建立公正、诚信、廉洁、勤政、高效、依法行政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近年来,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0.
论个体行政人员职业道德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行政人员是行政行为的直接执行者,个体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能力是实现行政责任的内在决定因素。在培养个体行政人员的良好道德能力必要性基础上,培养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对公共利益的信仰和对公正的维护,个体行政人员道德能力形成分三个阶段,进一步提升个体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能力和责任感,是廉洁、公正行政坚固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11.
行政伦理建设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行政伦理的三个主要方面即行政人员的道德素质.、行政组织的道德属性和行政运作的道德控制,都对行政效率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为了使行政伦理建设不与行政学或行政管理学的宗旨相冲突,就必须将行政伦理的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与行政效率的提高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对行政伦理的三个主要方面的具体规定中突出有利于行政效率提高的伦理因素或伦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行政道德失范是产生腐败的内在因素,具体表现在行政体制自身的“组织道德”失范和行政角色冲突下部分行政主体道德失范两个方面。因此,克服行政道德失范,需要从完善行政体制与改善公务员队伍建设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项行政活动,其发展趋势与结果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行政主体特定的行政责任倾向的影响,从而使培育与优化行政责任成为行政改革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公共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既要重视制度设计,完善包括道德立法控制、组织控制、利益控制在内的外部控制机制,又要从道德自身的发展规律出发,积极培育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信念。  相似文献   

14.
在广大公务员中形成普遍的、完美的行政人格是行政伦理建设的目的。应从行政伦理教育、行政监督和行政官员自身道德修养三方面来剖析行政人格的塑造过程,行政人格的塑造在国家公务员社会生活、特别是行政生活中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重建公民道德责任,弥补监管上的漏洞,政府应在加强公民的道德感的同时,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并行与统一,完善行政权力的制约机制,规范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营造一个有爱心的、拒绝冷漠的和谐社会大环境。  相似文献   

16.
行政伦理建设的法治化路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伦理是一种规范伦理,与主要追求个人道德品性的完善的美德伦理不同,它更强调以法律法规约束公职人员的作为。行政伦理的这种属性决定了行政伦理建设必须走法治化的道路。本文就是首先明确行政伦理的本质属性,分析了将其错误定位为美德伦理的逻辑矛盾和脆弱性,并借鉴西方国家的有关经验,就我国行政伦理法治化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行政垄断道德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垄断不仅是法律和行政问题,还是伦理问题,是一种可以认定道德责任的道德现象,其实质是行政公正伦理原则的沦丧,因而可以且应该对它作道德批判和道德调控。  相似文献   

18.
行政的道德底线是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所应遵守的最基本的行政道德规范。行政道德底线受行政伦理的层次性特点影响,是扬弃传统官德的需要以及行政环境和行政法制建设中内在契约的要求。设计或者评定行政伦理的底线不同于社会的一般伦理底线,过高不行,低亦不可。行政人员在行政领域活动的公共性特点,决定廉洁自律与公平正义是行政伦理底线中最为基本的两个方面,由此构成行政道德化供给的根本保证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行政伦理道德建设为社会的和谐提供伦理基础和道德保障。治理行政伦理失范、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必须坚持正确价值取向,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加快行政伦理立法,加强行政组织文化建设。打造服务为导向的有限政府。同时,健全和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加强行政伦理道德教育,完善行政人员道德人格,以求重塑行政伦理的价值规范,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行政伦理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