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必须把群众路线贯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党的先进性;狠抓公安机关自身建设,永葆党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2.
《大连干部学刊》2013,(1):58-59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学习型是基础。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世界上没有无所不能的政党,只有不断学习的政党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克服本领恐慌、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服务型是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为什么需要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什么要拥护它执政?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党的网络执政能力建设面对新挑战与新机遇。面对新挑战,我们应更新网络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挥网络舆论引领作用,掌握网络话语权;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优化电子党务,提高网络执政效率。  相似文献   

4.
王天玺 《创造》2015,(12):40-42
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提高执政能力 我们现在讲党的建设,不是一般的概念,而是专指执政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执政,千条万条,根本的一条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为占人类五分之一的13亿中国人民服务好,没有超强的执政能力是办不到的. 共产党执政是通过各级干部遵行法律和政策去具体实现的,因此选贤任能和培养干部能力就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置身于一线,我们真正感受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虑所盼;立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真正感受到集民心所向、循民心所归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事,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执政党的能力强不强,执政的本领高不高,最根本的是要看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只有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不断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性环节。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从根本上讲,只要我们的党员干部真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工作中充分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人民内部矛盾一定可以得到妥善解决。但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还需要有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有效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7.
黄祥谋 《前沿》2011,(8):29-32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重视民意是我党执政的一贯作风,在网络大发展的今天,把握网络民意是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新课题,为此,党员干部要不断转变管理方式;重视网络监管;重视网络民意引导;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网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本领,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基本能力。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是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我们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高度来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发表七十周年,这是一篇宣示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宗旨的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认真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党的根本宗旨,我们的党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怎样在实际工作中实践党的宗旨,就当前而言,最主要的是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这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党和政府形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充分激发广大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性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该而且必须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避的能力。这五种能力,构成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方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信访工作是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保持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载体,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2005年5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  相似文献   

13.
于晨 《创造》2013,(7):62-63
为政之要,在于为民;为民之本,在于做事;做事之基,在于务实.这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执政能力建设目标体现了党执政的本质.为谁执政的问题,是执政的本质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执政,还是为少数人掌权,是区分不同性质执政党的根本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关于执政党建设目标的提出,明确昭示世人,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执政,是党执政的唯一宗旨和目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执政能力上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服务型党组织,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奋斗的最高目标.因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把握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4.
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石、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是党工作的核心内容。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结合重庆实际,部署了改善民生的10大工程,是一幅重庆版的"为人民服务"新蓝图。  相似文献   

15.
党的执政能力,是指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本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做到正确领导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真诚服务群众。  相似文献   

16.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总结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主要途径和方法,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纲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深刻内涵、科学依据及其实践途径。一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执政就是掌握政权,能力就是本领,执政能力就是掌握政权的本领。“执政能力”四个字中,关键是“执政”。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如何有效地防范危险,更好地发挥优势,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关键问题和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是一项复杂原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诸方面。朝着一个什么方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统一起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提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本领。  相似文献   

19.
李学春 《半月谈》2004,(21):32-3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以提高“五种能力”为主要任务,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基层党组织要适应社会经济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必须把构建和谐社会放到重要位置,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提高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宁祥和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党长期执政的要求,我们党必须努力掌握新知识,提高新本领,加快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有其独特的内涵、目标和要求。通过学习型政党建设,可以使党不断适应执政环境的新变化、适应执政资源的新整合、适应执政使命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