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子”情深李化一1995年深秋,那是多么阴冷的一天哪,寒意对刚步入年华的保安队员杨福振来得似乎又特殊早些。他的战友艾新伟将杨福振背下四楼搭辆“的士”,环视过市容和曾经保卫一方平安的警卫区域,杨福振拖着虚弱的身体吃力地说:“大伟,我走了之后,请你代我...  相似文献   

2.
在军内外成千上万癫痫病患者及中医界人士的口中,近年来一直传颂着一个中年医生的名字——许新升!有的说他是“济世救人的活菩萨”,有的称他是“降服癫魔的神医”。 不说他那满满两麻袋来自国内外的咨询、感谢信,不说他那写有患者不同赞语的千余面锦旗,不说他那获得的几十本荣誉证书,不说他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40余篇颇有价值的论文,也不说他那一枚枚闪光的军功章,还不说他那荣获的“中国  相似文献   

3.
拉客女写真     
在高楼大厦鳞次伟比的繁华都市,在路灯昏黄、蛙声如鼓的乡村小镇,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或一群群姿色各异的拉客女郎活跃的身影。(一)在长沙火车站出口前,聚集着一百多名拉客女郎。她们有的浓妆艳抹,娇媚跃烧,有的衣着不入时,表情也有点胆怯与畏缩。站内一有旅客出来,她们便展开一场“拉客战”。一个扎着一根马尾辫的小姑娘,拉住一名中年旅客的手,过抢地的提包边说:‘“我们‘幽静旅社’有彩电。有热水,还有单人间·,…·”那旅客望着她一阵淫笑:‘“有娱乐活动吗?”那姑娘显然是“新职工”、不吭声了。这时走来一个涂脂抹粉、…  相似文献   

4.
古拉是赤峰市红山公安分局的户政科长。平日里大伙都喊他自科。“白——科”这字眼被草原上的风稍一吹拂,有时就变成了“白哥”。白科以自哥自居,很占了年长他几岁的人不少便宜呢。初见面的人以为他姓白名古拉,其实查族谱他是赵姓人家的儿子。“白古拉”蒙语是“建设”的意思。我私下里以为该叫白哥“赵建设”吧。一个人叫什么其实是不重要的,就像沙漠中仁立的一棵树,那棵树有没有名字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那绿色和它的渗透力,天长日久,你或许会忘记那片沙漠那棵树。而那片绿色,它已经像泥土一般融在了你的生命里。白哥的故事可能…  相似文献   

5.
我叫他哥     
对丈夫的称呼自然很多,什么“先生”、“老公”啦,“当家的”、“亲爱的”啦,“娃他爸”、“孩他爹”啦等等。而在我的眼里只有“哥”。 结婚这些年,我一直喊他“哥”。不熟悉的人,听了以为我们是兄妹;认识我们的人,开始总觉得“歌”或“鸽”是他的别名,不然,有几个妻子对丈夫喊哥喊得那么顺嘴的,张口闭口哥、哥、哥!明白后,新老朋友总不忘笑着问一句:“你为什么叫他哥呀?” 我喊他“哥”,不仅是因为他一米七六,我一米五八,以高低论大小。更重要的是他对我体贴、呵护、忍让,完完全全一个大哥哥的  相似文献   

6.
有几位同胞曾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家做客,通过耳闻目睹,写了《做客卡特总统家》的文章,并提供了一组《卡特:最好的年华是退休之后》的照片。据文章和图片介绍:卡特有一顶沾有汗渍的鸭舌帽,那是他近来帮别人修房子时戴的,还未来得及洗干净。76岁的卡特还是他家乡小镇风光的“白发导游”。卡特现在住的房子是1961年盖的很普通的红砖平房,他的书房是原来车库改装的。  相似文献   

7.
从广安来蓉靠开“火三轮”养家糊口的周兵,因脚有残疾,大家都喊他跛哥。去年12月23日上午10点,他从双桥汽车总站拉一位从江津来的老大娘到石人小区找儿子,到了石人小区后,跛哥才知道大娘身上只有一个落款为成都市石人小区的信封。她看这个“小区”比她们乡场还大就傻了眼!跛哥问她儿子在成都做啥子,大娘说是剪头的。跛哥拉着大娘接连问了几家理发店都无结果。跛哥想是不是在路边安把椅子,剪“处理脑壳”的?果然有了下落——  相似文献   

8.
漫画与幽默     
太阳还是月亮有个名叫菲尔的旅行推销员,是个著名的酒鬼。这一天,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在一家酒店吃夜餐,喝了很多酒。刚走出酒店,他突然看见一个人站在路中间。这个人也刚从酒店出来,比菲尔喝得更多,他似乎在天上看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用手往天上一指:“对不起,请问,那是太阳还是月亮?”菲尔看了看,然后摇摇头,说:“不知道,我也不是本地人。”超速警察:“我们这儿规定行车不得超过每小时50公里,你刚才驾车超过了这个速度,请留下姓名和地址。”司机:“可我还没开一小时呢!”护士的讲话病人从手术室逃出来找院长:“…  相似文献   

9.
胜似亲哥的李富春 从来不蓄西式头发,只剪平头的李富春副总理,是在党内任过重要职务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是我国妇女界革命先辈蔡畅同志的爱侣,居高不傲,坦率不阿,办事认真,热爱同志。大家对他亲密无间,甚至亲昵地称他为“草色大哥”。几十年来,我们俩相见之时,“富春呀”自然从我口中喊出来,“八妹子”则是他的应声。我俩胜似亲兄妹。 但是,我俩也有打嘴仗的时候。一见到他那被香烟薰黄了的手指,我就心痛,禁不住急着说:“富春哥!你快把烟戒掉,抽  相似文献   

10.
结婚取大号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我们老家有个传统,结婚时,必须取个大号。结婚取大号,大号取得越有气派越好。结婚时,同族人要贺喜,便以新郎的大号作成一副对子,这便是“贺号”。我结婚时忙来忙去把取大号这件事情忘到九霄云外。眼看婚期到了,村里的焱哥便问我大号取好了没有。这真让我这个还喝了几年墨水的人好为难。取什么大号呢?苦思冥想又因忙心不在焉。于是只好搁下来,说,到时再说。临“贺号”的那天.焱哥问我:“大号取好了么?”我“哎呀”一声,“没……没有呀!“那怎么办呢?”焱哥说。“不取不行吗?”’看你说到哪儿去了,谁…  相似文献   

11.
就这么走了。一个,两个,三个……秋天了,天依旧蓝,大地依旧绿,时光在走,那日子也还是一天天地过。大街上,仍淌着很多的颜色,那就是生意呀;田野里,秋熟的气味正在随风播散,那就是收获啊;天明的时候,公鸡也依然打鸣;斗转星移,那岁月不还正年轻吗?可是,他,他们,就这样走了?是呀,这是职责。在和平的日子里,就因为头顶着这枚“国徽”,就因为身穿着这身警服,说去就去了,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孩子尚小,女人也还年轻,父亲年迈,母亲尚在病中,可人就这样没了。是呀,有荣誉,有名声,有“烈士”的光荣称号,那人呢,那…  相似文献   

12.
打当生产队长起,人们就叫他“迪哥”,后来他当上了村支书,尔后又任乡党委书记,人们还叫他“迪哥”。迪哥的本名——张迪纯倒真的被人淡忘了。没别的,迪哥没有官架子,啥事都跟群众想到一块。迪哥待人诚,大伙的事都当他自己的事,倘若正儿八经地叫起他的“官名”来,那才叫别扭。 仲夏时节,记者来到了湘潭县继述桥乡,采访了这  相似文献   

13.
这是几个失去家园的少年流浪儿。他们的个头大都在1.6米左右,他们的年龄大都在十五六岁。他们曾以满街乞讨、四处拣破烂为生,十餐九顿不饱,三天两头没得吃。他们都曾有过“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纯真的幻想,他们在焦灼中一天一天地期待着……但当那一天他们不由自主地跟上了一群“浪哥”的时候,他们似乎找到了通往幻想之路的捷径,一次又一次地  相似文献   

14.
四十年前在燕园求学时,读过他的艺评论与描写云南边疆风光的散作品。他那俊逸的才思、清丽的笔,曾经唤起我的崇敬与向往。没有想到,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与他单独相处,竟会是在一间阴暗狭窄的地下室里。时值“革”之初,身为《艺报》副主编的他,无可幸免地成了受冲击遭迫害的对象。一次又一次遭受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要有大局观念李世明江泽民同志在《关于讲政治》的文章中深刻指出:“有的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为了他那一点局部利益或者个人利益,甚至连犯罪的问题都加以保护。”这一论断振聋发馈,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也进一步强调了各级、各...  相似文献   

16.
香港凤凰卫视的节目主持人窦文涛近来真忙,忙得连“家”都回不了,在由他主演的搞笑连续剧《老窦一家亲》里,最近一集主角竟没露面,只让人给“家”搬回一台电脑,让一家人玩了半天。他给“家”里来了个电话,说忙着为《法轮功大起底》的光盘发行在各地“签名”呢。还真是,这部尤碟制作一经问世,就成了全国声讨法轮功的又一颗响弹,还是重量级的。法轮功起初似乎只是一种气功,可它逐渐被神化,升级为法轮大法后就成了邪教,在法轮功这座“神坛”轰然倒塌之后,人们都想地开疑云,看个究竟。疑问一:为什么不有话好好说?今年4月25日,…  相似文献   

17.
一 “大海走了!”8月9日上午,当我在电话中听到一位朋友这低缓又似乎有些泪湿的声音后,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太意外了,两个月前,我们不是还在一起讨论《中原文史》的编务吗?他不是还说要把《风雨中州50年》写下去吗? 出生于苏州“书香门第”的王大海,略有些消瘦的脸庞,总荡漾着恬静的笑意,虽年近80,双眼依然明亮有神采,温文尔雅,有江南才子的气质。早在50年代初,我就在《河南日报》的重要版面上读过他的两篇文学评论,洋洋洒洒,那逼人的锐气和流畅的文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以后我虽未与他有过接触,却常在报刊上读…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中,不可“剥夺”资方,尤其是外资方接受中国法律教育的机会。为何?看下列事实:抚顺宝达娜化妆品公司董事长、韩国商人李在天,借故夜里一人住在大楼里怕鬼,而要人值班陪夜。陪也罢了,但要女性,而且要为他按摩,而且要关灯,而且要受其污辱,而且不得反抗。否则,就开除你。“有的女工忍气吞声,有的女工含恨自尽。”如果我们只注意到女工的被辱、只留意于她们敢怒不敢言的痛苦、目光只在楼内而不及楼外,我们还以为那是发生在那“万恶的旧社会”。然而,这活生生的事实,却是发生在今天,而且自1995年10月至今一以贯之。对这…  相似文献   

19.
王礼 《八桂侨刊》2004,(2):52-53
黄运来先生是广东潮州普宁县人.他从有记忆起,就生活在痛苦中.因为他是“地主的狗崽子”。任何一个孩子和大人,打了他都白打,没人管;要是他打了任何一个孩子,那怕只是碰了人家一下。人家大人孩子找上门来,他的父亲都得逼他低头认错。当然还得挨一顿打。“地主崽子”还敢打人,那真是自找苦吃。  相似文献   

20.
官话与官腔     
有朋自远方来,谈了他单位许多与时俱进的好人好事,但也谈了某些人的官僚主义和打官腔的事。官腔官调很早就有了,而且发明权是那些官府衙门里做官当老爷们所独有。这种东西,毒气太大,流播也广,迄今在某些干部中已受到感染。在现实生活、工作中都有不同表现。其突出的是有的人一“中举”当上个什么官,就变脸色,口气大起来,说话也似乎找不到北,满口是吓人的官腔官调。平易近人的那种民腔一点也没有了。“官腔”的根子就是官僚主义。“官腔”的表现,通常是在人际关系或工作关系中,善于说废话、大话,办起事来无一落实之处。甚至谈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