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书能治俗     
宋代文学家黄庭坚诗词、书法都是大家,他门生众多,桃李天下,名声显赫,但对弟子们的治病却束手无策,曾仰天长叹:“子弟诸病皆可医,唯俗不可医。”(明代吴应箕撰《读书止观录》)无独有偶,文学大家苏轼亦有诗云.“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看来读书人的俗病,自古就是社会的痼疾。“俗”字的多种解释大家比较熟悉,对俗人、治大、治届春等的描述也自台自见地,本文日以*俗人」2病状到二,便于该存刘清对弱的综合了雕句子曰:「不学阿,无正义,以留利为隆;最低人也。」世人有病,就有治病P入,就会出否林妙手。目除不b、后透风…  相似文献   

2.
说官架子     
万锦 《现代领导》2001,(2):31-31
官架子来源于官本位。中国社会,万事万物,唯官为大。古代“官”之上还有“君”,就更了不得。如果儿子足君,父亲去见儿子,也要“先行君臣礼,后叙父子情”.不当官没架子;一当官.就来架子;官越大,架子也越大。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笔者到某市婚姻登记机关搞调查。婚姻登记员向我讲了他和一位离婚当事人的一段颇具幽默感的对白,令人不禁发笑,继而深思,很值得远离此行的苦苦众生们一听。“你为啥要离婚?”“因为我有病。”‘有病治一治就行了,不一定非要离婚呀。”“我的病很重.谁也治不了。”“那能不能说说你得的是什么病,看看我们是否能帮帮你介“能行。不过说也白说,你们帮不了我的忙。因为我得的是‘外遇病’。这种病一旦染上,就很难治了。我有好几位同事和朋友都得了这种病,不少大夫都给治过,结果一个也没治好。”这位当事人是一位男性,在某机…  相似文献   

4.
何处照镜子     
正在进行中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领导干部的要求,有一个说法,叫做"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顾名思义,不过用的是倒推的顺序,看看这个要求的实质是什么."治治病",很清楚,就是肯定咱们一些同志一些机关一些单位确实染了病,不承认这一点,就很难真诚地投入到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去,活动本身也必然要失去对象,冶不了病的教育实践活动,就会形成热热闹闹走过场.  相似文献   

5.
备课卡片     
“大必起于小,族(多)必起于少”相传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去见齐桓侯,他仔细观看齐桓侯的脸色说:“你的皮肤有病,如不及时治疗,会恶化。”齐桓侯不以为然。五天之后,扁鹊又去见他,说:“不好了,你的病已入血脉,若不赶快医治,会有危险。”齐桓侯不高兴了,认为扁鹊是为显示自己的医术高明而信口胡说。又过了五天,扁鹊再见齐桓侯,大惊道:“不好!你的病已入肠胃,再不治就没救了。”齐桓侯很不高兴,不理他。又过了五天。扁鹊一见到齐桓侯,话也不说转身就走。齐桓侯很奇怪,就派人去问。扁鹊说:“病在皮肤容易治,用热水敷敷就行了;病在血脉也不难治,针灸会好的;病到肠胃也可治,吃汤药就行;现在齐桓侯的病已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说:“治国就是治吏”。“吏”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权是官吏的灵魂和内核。欲治官必治权。因而,治官之务在于制权。一、省官是制权的先务江泽民同志说:“现在农民负担重,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靠农民负担供养的人员太多。养民之道,必以省官为先务”。江泽民同志的指示是针对农民负担问题而言的。然而我们可以从中悟出,省官既是养民之道,也是治国安邦之道。省官必须精简机构。庙多僧多。机构多公职人员也就多。省官先要撤庙。庙不在,僧无留。要下决心撤并那些重叠的机构,撤消那些因人设庙的机构。省官必须控制编制员额。机关编制不…  相似文献   

7.
“不仅治病,更要注重治‘未病’”。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临沂市人民医院院长尹传贵解释说,治“未病”就是“防病”,把病防治在未发生状态,这也应当是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而以史为镜,重温先哲智慧,对于做好“治治病”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健康的身体,无病无灾是人们永恒的愿望和追求。当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度时,人们开始更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延年益寿。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这在《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已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我国的医疗保健事业,也时时刻刻为亿万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在尽心尽职地努力着。但是以李洪志为头目的邪教“法轮功”,利用人们对健康身体的追求和对健康长寿的向往,大肆散布“法轮功”能强身健体、包治百病,延年益寿,只要认真地去读他的所谓“经文”,认真地去转他的所谓“法轮”,  相似文献   

10.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只是彼老人家一生只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不要说未治过大国,连小县也未治过,倘若也去挑一下这“担子”,那股潇洒味就难说了,纵然“烹小鲜”恐怕也会食而不知其味了。  相似文献   

11.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其中.“照镜子”是四项总要求的核心。“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首先要“照镜子”.要常照学习、团结、为民、求实、廉洁“五面镜子”,增强“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12.
实施“治庸计划”,目的就是要让庸官、懒官、逍遥官、太平官们,再也难以混下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千年古训用在今天深圳的干部队伍建设上,意义尤深。实施“治庸计划”,实现庸者下能者上,目的就是要让庸官、懒官、逍遥官、太平官们,在深圳再也难以混下去。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结合公安工作特点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建立“日提醒、周谈话、月通报”的治安工作责任制度和民警素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队伍执行力建设。通过“治庸计划”,提高队伍素质,实施打防结合、警民共治,使刑事案件大幅下降,首次实现“三个必破”,社会治…  相似文献   

13.
19年前,河南农民李敬斋因患“骨癌”,到处求诊无果。听说广州有位叫袁浩的教授治这种病很有经验,变卖家产后,他和妻子千里迢迢奔赴广州治病。袁教授不仅亲自给李敬斋做手术治好他的病,还帮他垫付了不少医药费,让李敬斋夫妇感动万分。  相似文献   

14.
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之一是“治未病”。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古人就曾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由此可见,“治未病”是内经理论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甚至贯穿于《黄帝内经》始终。所谓“治未病”,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伤愈献方     
孔子的学生宰我出便齐国回来.拜见孔子时说:“梁丘据被毒蛇咬伤,一个月后,伤愈上朝。各位大夫都到他家作客,祝贺他伤愈,我也去了。许多大夫都又钻治蛇毒的药方。我对他们说:献方是为了治病,现在梁丘先生的病好了,而诸位先生又来献方,方有什么用呢?想要梁丘大夫再被蛇咬时用它吗?大家坐着沉默大言。我的这些话怎么样?”孔子说:“你说的不对。俗话说‘三折脆为良医’。梁丘先生被蛇咬伤,然后治愈。另。人被蛇咬,必然会问他是怎么治愈的,使用的是什么药方。诸位先生献方,都讲自己的方灵验,想卖出自己旬药方以治别人的病。梁…  相似文献   

16.
得病的含义     
人活在世上,谁都不希望自己得病。可满大街都是治这病那病的广告,你说心里烦不烦。至于得不得病,不在于有钱没钱、官大官小,更不是自个儿说了算的事。不过,普通百姓得病与有钱有势的人得病,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有人说,如今当领导真好,得个小病也能发一笔。此种说法不能说没有根据。因此,解剖某些“领导”得病,倒成了一门琢磨不透的学问。有比较才有鉴别。对至今还没有摆脱贫困的农民兄弟来说,得病的概念在他们心里实在太淡太淡。尽管他们当中,有的已病入膏肓,在世上的日子也没有几天了,可他们只要能走能动,就认为自己没病。他…  相似文献   

17.
行政是国家政务的管理活动。依法行政要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那些不适应依法行政要求的传统观念。“治吏”是“吏治”的基础。“吏治”与“治吏”是依法行政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且后者更为重要。治国之本在于治官,只有通过“治吏”,才能使“吏治”保持人民政府的本色,充满生机、活力和效率。“治吏”的根本是“法治”。依法行政首先是依法治官,用法律规范国家公务员的行为。加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公务员的依法监督,同时,公务员要树立公仆意识和法治观念,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自觉在法…  相似文献   

18.
时下流传一句话“为人莫作官,做官都一般”,言下之意,做了官就会身不由己,就会放松做人的原则,就有别于普通人。或者说,做了官搞点特权,犯点错误什么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谁叫咱是官呢?其实不然。传说,广州石门那地方有个“贪泉”。旧时,到广州去做官的人,喝了泉里的水未来好好的官jh竟变得贪脏枉法起来。晋朝有个吴隐之,去广州做刺史,走到“贪泉”,偏不信这个邪,说:“古人云此水,一款怀千金,试使夷齐铁,终当不易‘C”,喝了一瓢,、果然不见怎的,官做得照样清正。他在广州为官数年,卸任北归时,依然两袖清风,“装…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国家政治建设的核心在于民主制度建设。有道是“治民先治官,治国先治吏”,世界各国政治实践表明,要治好官吏,根本之道在于实行民主制度。马克思主义者早就指出,在经济上,社会主义是一个“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在政治上,社会主义是一个“人民民主”,即“权力公有制”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07,(1):73-73
在那雪域的天边,有一个闻名遐尔的唐布温泉,它由十二个能治病的泉眼组成,传说是慈悲的乌坚白玛炯乃(莲花生大师)为人们留下的甘露。当地的人们哪有病了,或哪儿不舒服了,都要到温泉里去泡泡,就连相隔不远的不丹边民也成群结队地专程来温泉洗浴,久而久之,很多有病的人闻讯赶来沐浴,沐后丢掉拐杖,载歌载舞地返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