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交通肇事罪是行政犯罪,必须以行为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为前提。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除了承担行政责任外,还需要具备其他条件。执法部门在适用刑法第133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选”规定时,必须注意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逃逸”与刑法意义的“逃逸”是两种本质不同的行为,同时不能违反“同一行为禁止重复评价”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的探讨——基于对一个案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肇事罪是行政犯罪,必须以行为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为前提。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除了承担行政责任外,还需要具备其他条件。在适用《刑法》第133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规定时,必须注意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逃逸”与《刑法》意义的“逃逸”是两种本质不同的行为,同时不能违反“同一行为禁止重复评价”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司法解释将"分清事故责任"作为交通肇事罪成立的基础要素加以规定,而以不同方式确定之事故责任在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认定中有何差异却并不明确。"推定责任"是在法律法规预设的特殊情形下,直接以推定的方式确定交通事故责任,并不以查清事故事实为必要。"推定责任"虽在行政法、民法层面有其正当化根据和实践价值,但因不符合刑事证明的要求,有悖于"分清事故责任"的规定,未满足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从刑法评价的独立性出发,应否定其定罪机能,不应将其作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认定极易出现不合理的情形,特别是在处理较为复杂的交通事故时,更易混淆罪与非罪的界限。原因在于司法实践没有明确本罪实行行为的地位,没有准确把握本罪实行行为的本质。因此,认定交通肇事罪的实行行为时,必须确立过失实行行为的独立地位,把握其违反结果回避义务的本质。只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且具备违反结果回避义务之实质内容的行为,才成立交通肇事罪的实行行为。  相似文献   

5.
交通肇事罪立法完善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型工程运输车的违法违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愈演愈烈,造成的交通事故触目惊心。适当提高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对增强驾驶员的责任心,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是有好处的。要完善相应的立法,应当从完善交通肇事罪主观罪过的认定规定、完善交通肇事罪结果的认定方法和法定罪刑配置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当前我国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机制的核心所在,其所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导致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护。交通事故认定书虽然同时具有具体行政行为和技术鉴定结论的某些特性,但并非纯粹的具体行政行为,而是一种特殊的技术鉴定结论。应当成立独立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之外的交通事故责任鉴定委员会,具体负责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以使交通事故认定书能真正发挥其特殊作用,有效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绝大多数交通过错行为没有造成交通事故是由于对方成功避让了交通过错行为造成的险情;少数交通过错行为造成交通事故是由于对方避让险情归于失败。由此,可以设计出交通事故模型:交通险情+避让失败=交通事故。致险行为和避险行为两个要素相互作用导致交通事故发生,这是交通事故形成的机理。评判致险行为和避险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作用,归根结底就是评判过错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作用。因此,通过对避让时间、避让空间、避让能力的调查认定,可以判断出交通过错行为的危险性和对方避让的可能性,从而证实这一评判标准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评判过错行为造成交通事故作用的具体的、实在的尺度。用这一标准对交通过错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作用所作的评判,不仅与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责任认定原则是一致的,而且与交通事故的形成机理也是完全吻合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当前交通道路的发达,道路交通事故屡见报端,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的损失.一旦事故发生,如何认定交通事故的责任以及如何分配这种责任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英美法系中"最后明显机会"规则的借鉴出发,当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没有利用出现的"最后明显机会"去避免损害后果发生的一方,就要承担部分或全部责任.交通肇事罪和普通的道路交通事故均可适用该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公安交警部门制作的交通事故责任书对事故当事人的刑事责任的认定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但是由于在交通事故责任书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司法推定,刑事法官不能将其作为确认交通肇事罪的直接依据,当事人的违章和事故之间有无因果关系必须查清,这一点对于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刑事责任的认定来讲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10.
《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百三十三条分别规定了自首、交通肇事罪,其核心点是对于交通肇事罪中没有逃逸者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代罪行的,能否认定为自首,目前对此行为的认定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认定为法定告知义务和认定有自首情节两种观点。对认定为有自首情节的观点进行理论论证和要件分析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正确的交通权利义务观对道路交通的秩序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人们在道路交通活动中存在的路权权力化倾向已对交通秩序和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通过对“路权”及交通活动权利义务性质的分析,阐述了交通活动个体过分强调“路权”的意识和行为的不当性,并适应现代道路交通的客观需要,提出了弱化权力思想、强化义务意识的交通权利义务观。  相似文献   

12.
“因逃逸致人死亡”法条分析——兼评交通肇事罪共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肇事罪是一种常见罪名,由于理论界长期以来对"因逃逸致人死亡"认识不一,直接影响了司法实践的统一性.虽然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1月10日出台了<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缺陷,而并不能有效肃清争论."因逃逸致人死亡"实质上是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情节,"逃逸"为非罪行为,因此,"指使逃逸"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正确定性"逃逸"行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交通拥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利用道路交通组织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排堵不失为一种解决的好方法。在对深圳市区域性道路交通堵塞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应用交通组织方法来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堵塞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交通肇事罪中几种特殊情形的损害及处理问题,认为:同一肇事人的数个肇事行为造成数个损害结果未经处理的,应当累计计算;同一肇事行为造成不同种损害的,应当综合评判;对肇事人自身造成的损害不能计入损害总额;肇事行为造成轻伤的,特定情形下,该轻伤结果应当影响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目前应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解决交通问题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经济许可条件下的地区,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有其必要性,其建设应建立在政府支持、协调、给予资金、加强内外管理和鼓励创新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调查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不同于刑事现场勘查 ,也不同于一般司法行政活动。其基本内容包括调查事件的性质、过程、原因、后果及其它相关内容 ,主要采取现场访问、现场摄影、现场测绘、现场笔录、现场检测及提取物证痕迹等重要措施。为保证现场调查的客观、公正、高效 ,应当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事故现场调查体系。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元月,公安部交管局代表团一行,专程赴美,对美国道路交通管理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先后访问了加利福尼亚高速公路巡警局、车管局、旧金山市、奥克兰市、圣塔克鲁兹市警察局以及旧金山市交通局、市法院,对美国警察的体制、警察的教育设施、交通管理与执法、机动车和驾驶员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广泛考察、交流和学习,访问期间,代表团成员还参加了加州圣塔克鲁兹分校国际部,加州高速公路巡警局、车管局、旧金山市警察局组织的警察交通管理教学培训,并参观了美国首都华盛顿市和夏威夷市交通指挥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8.
论交通安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交通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交通安全教育的成功经验,以《道路交 通安全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建立并完善交通安全教育的专职机构,从学校教育和 社会教育两方面系统地开展交通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单向交通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向交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单的交通管理措施,其在改善城市交通组织,提高道路网运行效率、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挖掘道路的交通潜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研究探讨单向交通的原理、实施条件和原则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交通管理与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加强和改进交通管理工作的关键是以人为本。管理和服务是一个统一体,服务是通过管理实现的。交通民警应当用一身正气、一张好脸、一番好话、一腔热情来树立执法权威,塑造良好服务形象。交通管理工作应当以方便群众为前提,从细微的事情做起,使之真正得民心、顺民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