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清算在实践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法律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清算法律规定不完善,出现了大量的无法可依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清算所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金融企业破产清算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而其中的职工安置问题因为政策性强,事关企业安定、社会稳定,是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最难、最复杂的工作之一。鉴于与新《破产法》相配套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尚未出台,职工安置工作在法律依据、实践操作中面临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宏 《律师世界》2002,(4):24-25
清算是公司、企业主体消灭时必经的程序,在现有法律体系中,对其规制主要是通过《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等法律来完成的。但本人  相似文献   

4.
马赛 《仲裁与法律》2004,(4):104-112
浙江调解中心近年来承办了一些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清算案件。在承办这些案件的过程中,我们对外商投资企业清算的相关法规及其程序运用进行了一些学习和实践,对以调解方式承办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清算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对清算中疑难问题有了一些粗浅认识和对策。现与同行们交流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孔明  王昕 《中国律师》2007,(4):71-73
我国《民法通则》、《公司法》、外商投资的三部法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公司清算作了一定程度的规定,但实践中,许多公司在停业、歇业、经营期满、被撤销、吊销营业执照时.往往根本不组织清算,不合法的退出市场,造成公司债权人利益被损害、公司资产无法清偿债务、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后果,不仅降低了市场的效率,而且严重危害市场交易安全。笔者以为,这一方面是由于市场主体主观上恶意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南于客观上现行制度的不完善所致。为了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构建诚信社会,应当完善公司清算制度。  相似文献   

6.
孙南申 《河北法学》2006,24(1):31-35
财产清算是外商投资企业发生解散或终止情况后一个法定程序.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外商投资企业终止或解散时,都必须依法进行财产清算,以清偿债务、处理资产,维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近年来的外资实践中,有大量外商投资企业因各种原因解散或终止后,并未能进入正常清算程序,因而面临着清算财产分配、清算主体确定、清算争议解决以及清算判决执行等问题.将从清算原因、清算组织、清算程序和司法审查等方面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到2003年底,我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达到465277个,其中中外合资企业约占40%。因此,中外合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而提前进行解散、清算的中外合资企业亦为数不少。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现商务部)根据《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对外商投资企业解散与清算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8.
清算违法责任缺失是企业逃逸现象蔓延的主要原因,完善清算法律法规,强化企业清算责任,规范企业退出秩序,保护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认为应在民事责任方面,适用企业法人人格否认,由逃逸企业的出资人或实际控制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在行政责任方面,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逃逸责任人实施财产罚与能力罚;在刑事责任方面,扩大"妨害清算罪"适用范围,加重刑罚力度,追究企业逃逸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现实中存在大量公司解散后相关人员迟迟不予清算从而逃避债务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经济秩序,对此《公司法》因未明确规定清算义务人而使这一现实难题无从解决,2008年出台的《公司法司法解释(二)》对此予以了回应和弥补,明确规定了清算义务人以及拒绝清算的损害赔偿责任。这一规定实际上使得拒绝清算责任实现了从公司法到民法上侵权责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论公司强制清算中的责任承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涛 《河北法学》2001,19(1):84-86
我国《公司法》对公司强制清算的规定过于简单而没有操作性。笔者认为,强制清算的组织应由公司法人机关负责,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不及时清算或非法清算对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由公司法人机关负责赔偿。我国应加强对公司强制清算中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1.
刘倩 《法制与社会》2010,(20):32-35
由于我国《公司法》中有关清算制度的规定尚存在不足与疏漏,如清算义务人的概念模糊、清算程序的启动设计存在缺陷、清算责任体系混乱等,给公司解散后逃避清算责任留下了可乘之机。其不仅对债权人的利益造成损害,更严重危害到市场交易的安全与秩序。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从公司清算的有关概念、程序和责任等几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规范公司的清算行为,完善我国的公司清算制度。  相似文献   

12.
清算是最终终止公司法律人格的必经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公司法》对公司清算制度之规定高度概括,造成司法实践中难以操作,以致公司清算遇到障碍。本文对公司清算障碍的成因及风险进行了分析,推导清算制度的缺陷,并从完善立法角度就如何预防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3.
引言《公司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以下简称"《公司法解释(二)》"中确立了清算义务人不当履行清算义务给公司或债权人造成损失时的民事责任,〔1〕该规定对于督促清算义务人依法组织清算,保护债权人利益,建立和规范健康、有序的法人退出机制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因不当履行清算义务而引发的诉讼日益增多,法院在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内部重组与破产清算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文章从国有企业清算注销的原因和种类出发,分析企业清算注销的主要流程,对清算决定阶段、清算过程以及产权注销的相关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并介绍了国有企业清算的主要内容和审计控制重点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公司的清算在规范与实践的层面都还存在问题。从清算公司内部而言,股东与债权人存在直接的利益冲突,股东不是公司的事务执行人,董事作为法定清算机构乃顺理成章。我国《公司法》关于股东另行成立清算组的规定有历史原因,但现已明显不合理,其忽视了非破产清算与破产清算的不同。从外部而言,清算制度涉及债权人与股东利益的权衡,而现有制度实践没有或以扭曲的方式实现这种平衡,其忽视了股东在清算程序中“责任切断”利益的实现。清算公司的或有债权人、遗漏债权人及清算程序结束后新产生的债权人只能在清算结束后的特定时间段内要求股东以“剩余财产”对公司的债务进行清偿。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清算义务人制度是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而产生的法律制度,对保护债权人利益具有重要意义。现行《公司法》及其《公司法司法解释(二)》将有限公司股东作为清算义务人,使股东责任从有限责任变为无限责任,致使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失衡,已经摧毁了我国的市场退出法律体系。基于股东、董事、监事、直接责任人等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地位、职权等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有限公司的清算义务人不是股东,只有董事才是妥当的清算义务人。现行制度根源于对公司解散效力等一系列制度的误解,已造成债权人从破产清算向非破产清算逃逸,损害了股东利益。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正道在于,继续保留清算义务人制度,增设董事的破产申请义务。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省《关于如何处理经营期限届满后不进行清算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请示》([2000]第18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限届满,应依照《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进行清算。清算报经企业权力机构确认、审批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债权人申请房地产企业破产的案件呈上升趋势。不过,由于2007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新破产法)相关规定过于原则,缺乏针对性规定,使得人民法院在审理房地产公司破产案件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笔者拟结合法院审理房地产公司破产清算案的具体实践,就此作一粗浅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外商投资企业的清算在外经贸工作中是一个较新的领域,有很多方面值得探讨。笔者在处理一些外商投资企业普通清算案时,发现外商投资企业在清算时适用法律及进行普通清算时是否应当由企业权力机构组织成立清算委员会等问题上,存在着不少分歧。笔者就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黄惠芳 《法制与社会》2011,(28):254-255,26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高速发展,企业在入市时的审批机制已经比较完善,但对于企业退市行为如何规制是回前理论界和实务界较为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刑法中增设清算不作为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在我国刑法中增设清算不作为罪的建议,以期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