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强县扩权"到"扩权强县"的一系列扩权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体制创新最具代表性的探索实践,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城市化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省将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扩权强县改革. 我省的强县扩权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1992年起,我省先后4次实施了经济强县扩权改革,极大地改善了经济强县的发展环境,激发了经济强县的发展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强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百强县我省占30强.在新的形势下,从强县扩权转向扩权强县,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3.
强县扩权与省直管县(市)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强县扩权、省直管县,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强县扩权、省直管县提供了前提条件;区域经济关系的密切,行政隶属关系的日益淡化,对强县扩权、省直管县提出了强烈要求;电子政务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强县扩权、省直管县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国外行政层级结构和治理模式,为强县扩权、省直管县提供了国际借鉴;部分省份的改革试点经验,为强县扩权、省直管县积累了宝贵经验;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为强县扩权、省直管县提供了理论基础;党政干部对改革的广泛支持,为强县扩权、省直管县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安徽等地实行的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和扩权强县改革,在创新财政体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与市管县行政体制并存也产生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继续放大财政改革和扩权改革的体制能量与制度功效,必须适时启动和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行政改革,构建扁平化的省直管县公共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5.
针对市管县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我国从1992年起开始省直管县改革试点。截止2010年末,中央批复8个省37个县进行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加上一些省份强县扩权和扩权强县的改革试点,两项合计超过1000个县。对于是否进行省直管县改革、怎样进行改革,人们有不同的认识,但多数人希望把改革推进下去,并提出加强顶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中央要求各地继续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这一年年底,全国14个省开展扩权强县改革。2010年12月,我区全面推开扩权强县工作后,全区各县(市、区)充分利用下放的权限,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人民群众也切实享受到扩权后的实惠,扩权强县正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权限下放行政效能提速容县政务服务中心,来办事的群众井然有序,工作人员忙而不乱。"现在办事可用‘多、快、好、省’来形容。"正在办理汽车入户手续的容县汽车总站的黄金海高兴地谈起他的办事经历。因为工作需要,黄金海算是容县政务服务中心的"熟客"了,"以前办个证,要往返南宁、玉林、容县三地,来回车费多不说,一个证办下来要将近一  相似文献   

7.
贺东航  刘杰 《人民论坛》2012,(35):28-30
第二期现代化的重点在于体制改革,关键在于治理思维和模式的转变,而县级政府则是这一转变的主要载体。县治改革的一个必然逻辑就是促进和实现县级行政单位的自治。当前,县域自治还很遥远,但推动扩权强县和进行省管县体制改革是目前体制的一个可替代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国县政改革的目标和基本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突破口是县政改革。县政改革的方向应是建立在行政分权和政治分权基础上的民主自治:当前各地所进行的“强县扩权”或“扩县强县”式的行政分权在加强县级政府自主权的同时,也增加了权力滥用和公共利益被损害的风险。为此,需要进行真正意义的政治分权和司法分权,通过确立民众对执政者的制约,建立真正意义的责任政府;通过强化司法制衡来制约地方的政治行为,以保证国家的政治统一有效性,维护公共利益的制度底线。  相似文献   

9.
朱文强 《小康》2010,(5):70-72
古人对县政有过经典的总结: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而今,“扩权强县”改革被舆论定位为中国最大的一次权力下放运动。 改革始自1992年,浙江、河北、江苏、河南等省份陆续推行了以“强县扩权”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  相似文献   

10.
王毅 《前沿》2012,(6):35-36
2007年7月,四川省政府发布《关于开展扩权强县试点的实施意见》,启动了首批27个县(市)扩权强县试点工作,2009年又新增32个县,赋予扩权试点县与市级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扩权强县是对现行的市管县体制所作的一种必要的调整与改革,其目的是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本文以四川省部分县(市)为载体,分析扩权强县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完善扩权强县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秦统一后,我国长期实行政府三级制。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中央、省、县、乡镇四级政府的建制,后又在省、县之间增加地级市政府而成五级。当前正在开展的省直管县改革,弊大于利,从吸取历史经验及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地方政府应实行虚省实市强县撤镇的改革。即省成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保留并充实市级政府,扩权强县,撤消乡镇政府。地方政府的改革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应充分讨论论证。  相似文献   

12.
浙江扩权强镇改革的背景、实践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权强镇是指在暂时不涉及行政区划层级调整的情况下,将一部分属于县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通过适当的途径赋予乡镇一级政府,以推进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2007年,浙江在实行强县扩权改革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推出扩权强镇改革,力图把中心镇建设成为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创新区和新农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1月,省委、省政府把义乌市作为全省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改革试点,这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实际,探索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决策。试点工作两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和金华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扩权改革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扩权事项、权限运行规范正常,扩权成效逐步显现,县域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乡音》2014,(11):20-22
县级政府是我国行政架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级政府,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扩大县(市、区)管理权限,激发县级发展活力,是打赢县域经济攻坚战的关键之举。2005年至今,我省先后五次实施扩权强县强区改革,县级政府行政效能显著提高,县域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县级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5.
"扩权强县"改革在实现了市县双重解放之后,引发了利益调整与角色重构等多方面的深层问题。本文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跳出"扩权"思维,建立"分权"基础,在政治、经济、管理、行政、伦理、法律层面上界定改革的价值取向,并通过制定战略目标、加强政治意愿和协作、强化问责制度、确保地方财源、合理分配事务性项目、确保因地制宜等措施促进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宪法虽然一般支持扩权强县的改革,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实践固化了“市管县”模式,并在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中央部门规章、地方人民政府规章中,把这种管理模式制度化,合法化。因此,为支持扩权强县,必须在层级上对全国性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规章作适当调整;在法律的事务上,对经济管理事务、社会管理事务等方面的规定作符合扩权强县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试点“扩权强县”改革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城市居民、县乡财政运行困难等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许多省份纷纷推出了“扩权强县”的改革措施,试图以此破解基层政府与“三农”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困境和开拓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浙江是我国坚持实施“省直管县”的省份,并在1992年和1997年两次出台对县级扩权政策。1992年的放权主要是针对全省13个经济强县(市)下放审批权;1997年浙江又进一步在萧山和余杭试行部分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扩权的力度有明显的提升。2002年浙江将313项审…  相似文献   

18.
强县扩权与市管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强县扩权是对市管县体制的突破,是实行省直管县体制的必要准备。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区和经济区的分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强县扩权、省直管县提出了强烈要求,它对于有效维护基层和农民利益、降低行政成本、减少行政层级、消除城市虚化泛化现象、促进城市合理布局、统筹城乡发展等等都极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放权改革激活县域经济——广西全面启动扩权强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振 《当代广西》2011,(10):8-9
扩权强县工作将按照"减放并举、能放都放、权责一致、提高效能、重心下移"的原则,将自治区、设区市的721项管理权限下放或委托县级政府管理。其中行政许可353项,非行政许可368项;下放事项565项,委托事项156项。 相比浙江等省份,广西扩权强县不经过试点,一步到位,全面铺开;政府下发的文件,不只有原则性的意见,更有具体下放权限的目录,内容很具体,事项很明确,操作落实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20.
县政,在万众瞩目中前行。中央大力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在浙江等省份,"扩权强县"已经从最初的探索和尝试,转向深入化、制度化阶段。这必将重塑中央与地方关系格局,让县再次成为国民政治、经济生活舞台上的主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