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是广西的和谐之年,“和谐建设在基层”的主旋律贯穿其中。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以“九大和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成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具体实践和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家庭的创建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战略视域和现实依据。和谐家庭在构成要素、构建核心、构建模式、构建理念和构建目标等方面有着特定的内涵。和谐家庭的创建,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为新时期家庭建设提供了新模式、体现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决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新实践。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港湾,更是幸福的发源地。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关注家庭的建设与和谐发展,关注家庭的建设与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廖建军 《当代广西》2011,(10):35-35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城市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重点。南宁市青秀区津头社区党委牢固树立"构建和谐,党建先行"的工作理念,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奏响了"党员先锋行,创先争优在社区"的主旋律,促进了津头社区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季明 《学习与实践》2007,(1):123-128
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季明认为,和谐文化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左亚文议为,和谐思维是和谐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改革时代的哲学升华。和谐思维作为一个包含了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哲学忍维,但重在应用。重在管用,重在实践。柳菊兴认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申。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和谐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国传统和谐观。孙抱弘认为:我们当今要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就应在生存现实与理性追求的接合部,通过全民的社会教育,提升国民的公共理性,构建相应的公共伦理和公共政策,从而营造有利于和谐文化孕育发展的人际氛围。李忠认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而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则以和谐精神为其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6.
蔡立 《中国妇运》2009,(10):34-37
建活动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大局中的基础地位。“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发源于湖北.在我省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已成为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工作品牌。建议从构建和谐湖北的高度,充分认识文明家庭建设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理顺“文明家庭”创建与各类家庭评选活动的关系,使“文明家庭”真正成为全省先进家庭的统一称号;  相似文献   

7.
莫文斌 《湖湘论坛》2007,20(6):72-73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建设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要明确构建"和谐家庭"的意义,分析家庭不和谐的表现及原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08,(5):16-19
省妇联发挥妇联组织贴近妇女群众、贴近家庭的优势,确立“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思路,在全省广泛深入开展了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各级妇联组织在创建工作中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中确立了妇联的优势领域和地位,为法治四川、和谐四川、平安四川、生态四川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成社会的基石。家庭和谐直接关系妇女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直接关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年来,贵州省妇联在全国妇联的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三保”大局,立足本省实际,将和谐家庭建设作为保稳定、促和谐的重要抓手,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推动和谐家庭建设蓬勃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贵州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徐惠中 《群众》2008,(2):49-5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市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富民强市作为第一责任。促进和谐作为第一目标,统筹协调作为第一方法,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统筹发展、共建共享,积极构建和谐单位、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在全市人民的携手共建下,金坛入选首届公众心目中的“中国和谐名城”,和谐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具有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作用,家校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音符,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高校应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理念,通过构建高校和谐的办学理念、和谐的管理体制、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的教师队伍、和谐的干群关系,让"知荣明耻"成为建设和谐高校的主旋律,实现高校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海涛 《协商论坛》2007,(11):54-55
和谐,是人类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建设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构建和谐的家庭和工作环境,它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女性又是家庭和谐的骨  相似文献   

14.
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季明认为,和谐文化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左亚文认为,和谐思维是和谐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改革时代的哲学升华。和谐思维作为一个包含了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思维,但重在应用,重在管用,重在实践。柳菊兴认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和谐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国传统和谐观。孙抱弘认为:我们当今要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就应在生存现实与理性追求的接合部,通过全民的社会教育,提升国民的公共理性,构建相应的公共伦理和公共政策,从而营造有利于和谐文化孕育发展的人际氛围。李忠认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而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则以和谐精神为其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5.
李忠 《学习与实践》2007,(1):141-145
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季明认为,和谐文化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左亚文认为,和谐思维是和谐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改革时代的哲学升华。和谐思维作为一个包含了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思维,但重在应用,重在管用,重在实践。柳菊兴认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和谐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国传统和谐观。孙抱弘认为:我们当今要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就应在生存现实与理性追求的接合部,通过全民的社会教育,提升国民的公共理性,构建相应的公共伦理和公共政策,从而营造有利于和谐文化孕育发展的人际氛围。李忠认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而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则以和谐精神为其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6.
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季明认为,和谐文化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左亚文认为,和谐思维是和谐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改革时代的哲学升华。和谐思维作为一个包含了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思维,但重在应用,重在管用,重在实践。柳菊兴认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和谐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国传统和谐观。孙抱弘认为:我们当今要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就应在生存现实与理性追求的接合部,通过全民的社会教育,提升国民的公共理性,构建相应的公共伦理和公共政策,从而营造有利于和谐文化孕育发展的人际氛围。李忠认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而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则以和谐精神为其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7.
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季明认为,和谐文化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左亚文认为,和谐思维是和谐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改革时代的哲学升华。和谐思维作为一个包含了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思维,但重在应用,重在管用,重在实践。柳菊兴认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和谐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国传统和谐观。孙抱弘认为:我们当今要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就应在生存现实与理性追求的接合部,通过全民的社会教育,提升国民的公共理性,构建相应的公共伦理和公共政策,从而营造有利于和谐文化孕育发展的人际氛围。李忠认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而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则以和谐精神为其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8.
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季明认为,和谐文化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左亚文认为,和谐思维是和谐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改革时代的哲学升华。和谐思维作为一个包含了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思维,但重在应用,重在管用,重在实践。柳菊兴认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和谐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国传统和谐观。孙抱弘认为:我们当今要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就应在生存现实与理性追求的接合部,通过全民的社会教育,提升国民的公共理性,构建相应的公共伦理和公共政策,从而营造有利于和谐文化孕育发展的人际氛围。李忠认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而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则以和谐精神为其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9.
翁婧楠 《传承》2012,(11):60-61
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干群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它可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步伐,衍生地区和谐、行业和谐、单位和谐、部门和谐、家庭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社会和谐的诸多具体内容,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质量;社会和谐包含了干群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是干群和谐的试金石与粘合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