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社会和谐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和谐。其中利益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基础,党群、干群、政群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关系的枢纽,劳资关系的和谐具有突出的重要性,人际关系的和谐则是和谐社会关系的"晴雨表",走向和谐与共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舆论和谐是文化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实现各种发展的和谐、建设力量的和谐、利益关系的和谐、思想观念的和谐,都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谐的舆论氛围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发展的源泉.发展是和谐的保证。企业是丰十会的经济细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构建和谐企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劳动关系的和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没有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企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将难以实现。作为厦门最大的港口企业集团.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我们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以创建和谐企业为载体,团结广大职工,同心协力拼搏奋进,  相似文献   

4.
周素珍 《前沿》2008,(3):62-63
高等院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和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支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大的建设性作用。构建和谐校园是高等院校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所以,首先正确把握和谐校园的内涵,其次充分认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再次积极探索构建和谐校园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论过程和谐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有关论述,提出用过程和谐的观点来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文章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使过程和谐显得十分重要,充分表明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律认识上的不断深化。追求过程和谐将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长期坚持的思维方法。文章还论述了过程和谐的主要特征以及过程和谐和阶段和谐的相互关系,强调了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阶段性特征的条件下应当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群体与群体的和谐。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依靠占人口一半的女性。社会和谐离不开两性和谐,而两性和谐又离不开两性平等,所以建立男女平等、和谐共处的性别关系,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桂梅 《求索》2008,(10):71-72
和谐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理念,它的提出对当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和谐,是指主体的内在条件和外在表现都能同时代和社会相适应,并能积极推动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从主体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和谐社会理念,提出主体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基,实现主体和谐既是人自身的需要,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季明 《学习与实践》2007,(1):123-128
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季明认为,和谐文化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左亚文议为,和谐思维是和谐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改革时代的哲学升华。和谐思维作为一个包含了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哲学忍维,但重在应用。重在管用,重在实践。柳菊兴认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申。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和谐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国传统和谐观。孙抱弘认为:我们当今要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就应在生存现实与理性追求的接合部,通过全民的社会教育,提升国民的公共理性,构建相应的公共伦理和公共政策,从而营造有利于和谐文化孕育发展的人际氛围。李忠认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而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则以和谐精神为其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0.
毛荣志 《新重庆》2007,(10):10-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社会活力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进步的引擎。激发社会活力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在新的改革和发展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增强构建和谐重庆的发展活力.充分激发全市人民群众构建和谐重庆的创造活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党--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民主社会里,社会和谐首先是政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党。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具有特定的内涵、特征。构建和谐政党必须在坚持特定原则的基础上寻求构建路径,从而实现以和谐政党的构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是两个全新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执政目标,构建和谐世界是社会主义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二者具有统一性。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核心都是一个“和”字,二者统一于中国的和合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两个目标,都与整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密不可分,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统一性决定了二者的密切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和谐社会是和谐世界的基础,和谐世界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中,常州纺织围资公司党委,按照“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企业进行积极的探索实践,通过推进和谐企业建设为建立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海涛 《协商论坛》2007,(11):54-55
和谐,是人类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建设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构建和谐的家庭和工作环境,它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女性又是家庭和谐的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事业全面展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和谐教育就是能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所谓和谐发展的人.其实就是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如何构建和谐教育。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是一个重大而崭新的课题。需要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万声兰 《当代广西》2007,(23):47-48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企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翁婧楠 《传承》2012,(11):60-61
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行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领域和重要基础。积极构建和谐行业,使从业人员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必将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城建公用事业,关乎民生大计,关乎社会稳定。因此,构建和谐的城建公用行业是一项重大的现实课题,探讨城建公用事业单位参与构建和谐行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其途径、方法,必将能产生现实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摆在突出位置,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提出“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警民关系和谐与否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警民和谐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动力。因此,当前公安队伍建设要加大力度,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促进警民和谐.从而实现社会安定、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