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仲志余 《世纪行》2010,(2):22-22
<正>(一)尽快制定出台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二)处理好"一个中心"与"一串珍珠"的关系1、继续增强武汉区域城市龙头带动功能。武汉是整个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也是全国沿长江经济带的一类节点城市。就湖北省而言,武汉似乎  相似文献   

2.
实现“一带两圈”协调发展,是湖北省加快武汉城市圈和湖北全省“两型社会”建设,构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战略举措。文章介绍了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战略定位,明确了湖北省长江经济带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3.
严羡兰 《世纪行》2011,(2):26-26
前不久,湖北省发布了《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提出把大力发展沿江现代物流业确定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我认为应以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湖北沿江物流产业的升级转型,为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6月14日,由湖北省社科联、华中师范大学、襄阳市政府、十堰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4湖北发展论坛"在武汉举行。来自汉江流域部分城市负责人,湖北省部分高校、社科机构的专家学者百余人参加会议。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出席并致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作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汉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与保护"这一论坛主题,从综合战略、产业开发、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层面进行了讨论交流。与会专家达成三点共识:一是汉江经济带的开发建设与保护,不仅要成为湖北省的一个重大的发展战略,而且要力争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二是汉江经济带的开发建设与保护,不仅要注重经济、生态、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也要注重对汉江经济带的自然生态、文化遗产的保护。三是要大力推动汉江生态经济的开发开放,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融合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衡量城市效率对于政府、企业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采用DEA-ESDA分析方法对2003-2015年汉江生态经济带11个地级市城市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其空间演化规律进行归纳。可以看出:汉江生态经济带城市综合效率在鄂陕豫三省39个地级市中位列中等偏上水平且呈波动上升态势;2003-2008年,鄂陕豫三省城市超效率DEA值呈现负相关态势,在2008年后呈正相关变化态势。受要素禀赋、区位交通、产业结构、区域政策等因素影响,汉江生态经济带内部空间自相关现象不显著,需要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汉江生态经济带协调、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政策》2010,(7):F0003-F0003
荆州,长江中游重要港口,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水资源和长江岸线资源居全省市州之首。荆州正积极抢抓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战略机遇,以开放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构筑大交通,培植大产业,建设大城市,推进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快形成中部地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区、先进制造业密集区、现代商贸物流区、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努力打造长江沿岸经济重镇和长江湖北段"钢腰",成为湖北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力建设交通发达、产业繁荣、人水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大城市。  相似文献   

7.
《政策》2009,(12):27-28
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是省委、省政府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统筹发展、形成“两圈一带”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举措,对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建设生态文明湖北,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更有成效地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将湖北长江经济带打造成生态文明示范带。  相似文献   

8.
郭有明 《政策》2010,(5):21-23
推进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全省“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流经宜昌230多公里,宜昌作为全省重点支持发展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在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将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以沿江开发新突破推动宜昌发展新跨越.努力把宜昌建成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宜居宜旅宜业的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9.
湖北长江经济带中段新节点城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节点城市,实现突破性发展,对整个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研究表明,洪湖、石首作为新节点城市优势明显。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节点城市需要注重四个方面:进一步扩大开放开发;高起点进行规划;构建合理的开发模式;发挥临港优势,建设区域综合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10.
齐军领  张瑜 《求索》2011,(6):50-52
美国"双岸"经济带是世界上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其突出特征是区域内各城市由开始的单独运行逐渐扩展到大城市区,并最终发展为城市群。在产业布局上采用港口与腹地联动的产业模式,使得各城市定位与产业分工协调一致。网络化的产业集群和持续创新的产业动力是"双岸"经济带长期繁荣的主要原因。这些对中国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建设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刘伟 《湖北政报》2009,(15):2-2
<正>2009年7月27日,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重大战略。标志着湖北"两圈一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总体战略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2.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汉江作为长江最大的支流,在配合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势必大有可为。孝感段处于汉江流域咽喉地带,其发展特别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汉江生态经济带联动效应的发挥。目前,孝感段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运优势未能充分体现且缺乏与其它城市的协同发展;水质污染严重;水资源分布不均。可行的对策是:搭建水运交通新平台,建立沿江工业带;加强河流治理,保护水生态环境;利用水资源优势,发展沿江旅游和水产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向纵深推进,小城镇经济社会也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长江经济带地区小城镇还承载着长江经济带各大中城市诸多非绿色化产业的转移,这也加剧了该地区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然而目前长江经济带小城镇生态治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生态治理机制体制不健全、生态治理方式落后、制度缺位、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不足等现实困境与挑战,不仅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实践,也影响着该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进程。通过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及其治理制度等各方面的现代化,破解长江经济带小城镇生态治理困境,最终实现该地区小城镇生态的善治及其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政策》2010,(9):F0003-F0003
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北省西南部,位于三峡腹地、武陵山区,素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天然植物园”、“世界硒都”等美誉。恩施州抢抓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实施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绿色产业基地;发展资源型工业,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和矿产工业基地;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和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努力把恩施建设成为全国先进自治州。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不仅给丝绸之路沿线西部省区带来特有机遇,也给湖北带来千载良机。湖北省应该充分利用援疆平台,借助阿拉山口地缘优势,以新疆阿拉山口、武汉东湖两个综合保税区和汉新欧铁路专列大通道"两区一道"为载体,加快产业转移,促进企业"走出去",深度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湖北社会经济的腾飞发挥助推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梅 《长江论坛》2012,(1):37-40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方式、居民生活状况、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的过程。研究城镇化不仅要关注城镇人口的数量增加,更要测度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复合效应。本文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空间集约、统筹城乡指标七个方面构建区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湖北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城镇化质量及各自的短板,以期针对差距采取对策促进各市城镇化数量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政策》2009,(5):11-13
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强调指出,要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这是继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之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构想。湖北长江经济带西起恩施州巴东县,东至黄冈市黄梅县,涵盖武汉、宜昌、荆州、黄石、黄冈、鄂州、咸宁、恩施等8个市州的25个县市,地域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5,2008年创造的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占全省67.5%和60.7%,  相似文献   

18.
宁江畔 《群众》2022,(6):8-9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南京是江苏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长江南京段全长97公里,长江岸线总长280多公里。近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讲话精神,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推动南京市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典范城市建设增加了更为靓丽的底色,书写了让一江碧水两岸新的南京篇章。  相似文献   

19.
郭印 《求索》2010,(12):45-46
20世纪以来产业集群始终是推动现代化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许多国家都积累了丰富的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其中美国"双岸"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尤为突出而鲜明。近年来我国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蓬勃兴起,产业集群发展成为促进沿海经济带开发的重要力量。学习和借鉴美国"双岸"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对推动我国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洋  毕军 《中国发展》2015,(1):15-20
完善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机制,是避免污染转移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从局地和跨界两个层面上建立了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机制框架,论述了各自的补偿主体和客体,可采取的补偿方式和途径及确定补偿标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保障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