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告别了“十一五”,迈进了“十二五”门槛。梳理“十一五”的点点滴滴,我们既承受着民生之多艰的冲击,也体味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它为已经到来的“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度的海南省“两会”在这万物更新之刻如约而至。它与往届一样,依旧是一个充满着交融与碰撞、激情与梦想的大平台,也依旧在海南发展历程中扮演着承上肩下、谋划蓝图的重要角色。但它同时也与往届有着明显的不一样.如果要将这种“不一样”用一个形容词米为定义的话,那就是:“精简务实”。  相似文献   

3.
杨曙明  牛文祥 《春秋》2013,(1):54-55
历下区是省城济南的中心城区.辖区面积100.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41万人,辖13个街道办事处、19个行政村。历下古城即济南老城区所在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乃是历下古城的绰约风姿。  相似文献   

4.
杨曙明 《春秋》2012,(5):46-47
大凡到过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人都会知道马迭尔宾馆。近日我到哈尔滨,就住在马迭尔宾馆。虽然“马迭尔”的设施较为陈旧.但我从心里还是非常愿意感受它那种浓郁的历史气息。  相似文献   

5.
钱财物质.是人们生活之依靠,正当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是,这种追求不能是无限度无节制的,而是要符合道德原则.做到“欲而不贪”,正如孔子所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以义为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还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相似文献   

6.
周琦 《思想工作》2006,(10):15-15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正反对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荣辱观是既古老又新鲜的道德话题。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八荣八耻”呢?我们知道.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世界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崇尚文明、崇尚礼仪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人“礼仪廉耻,国之四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不知耻则无所不为.国家其有不亡者乎?”.到近现代遭受外强欺凌多少仁人志士发出“勿忘国耻”的呐喊……可见,知耻之心从古至今有之.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历下素食谭     
张稚庐 《春秋》2010,(2):34-35
历下菜肴固然以鸡鸭鱼肉、海干珍味为主.但素菜也不同凡响,有的已载人《中国名菜谱》。素菜亦称素食。“素”字本义原指白色的绢.后引申为“质朴”、“不华丽”、“清白”等义。素食,中国古代最早是指与熟食相对的生食而言。《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饮食时,素食而分处。”  相似文献   

8.
“国进民退”近年来成为描述中国宏观经济特征的一句流行语,但是否真的存在“国进民退”.如何界定“国进民退”,在理论界并没有明确定义和普遍共识,很多论断仅仅来自于感觉和传说,缺乏客观统计数据的支撑和专业化的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9.
火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原始人类茹毛饮血的生活、加快了人类与文明的发展。但是火既可以服从人们的意志、造福于人类.也会违反人们的意志、造成很大的危害。古人说得好“火善用之则为福,否之则为祸。”要做好消防工作.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这一方针就是要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预防和扑救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对于有效杜绝各类火灾事故发生、减少火灾损失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刘旭涛 《传承》2012,(23):59-59
“低调”也有高尚和低俗之分,关键是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低调”。人不是活在自我的真空之中,在中国大多数的职场上,过分张扬往往并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学会如何驾驭“低调”、培养高尚的“低调”境界应该也是所有职场人士尤其是官员的一门必修课。  相似文献   

11.
"隐性欠薪"社会之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至岁末,关于工人工资低、农民工真苦等有关话题成为各媒体关注的焦点。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陈双蓉  归青 《求索》2013,(9):147-149
辞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独有文体,它滥觞于先秦,发展繁荣于两汉,一直延续到清朝,历时二千多年。辞赋艺术自身的演进发展,又不仅契合于中国古代文学思潮,而且与辞赋所表现之文化气象,以及历史上“献赋”“考赋”制度关系甚密,并由此显示出辞赋在各个时代既相承又异趣的艺术风貌。本文从辞赋的源流与艺术智慧入手.着重研究了两宋辞赋特质及其文学精神的重塑.结果显示审美与致用这两大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左右了辞赋观念在两宋时期演进的大部分行程,而当其全部行程结束时,占据支配地位的则是美与表现力.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小津公司是一家有300多年历史的造纸公司,这两年,它不造纸改种菜了。原来,由于传统行业不太景气,公司看好高科技农业的发展前景,转而将厂房改造为“植物工厂”的车间。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信息网络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它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化也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和必然趋势。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各级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理应在信息化建设上走在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中明确提出“党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的重要手段”;《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提出“加强网络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满足干部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到2012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备、资源共享、规范高效的干部网络培训体系”。由此可见,党校信息化工作已不是简单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而是以网络为依托的各种信息化平台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它对干部培训方式和党校未来发展都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各级党校应当大力加强和推进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培养党员的标准意识。我们常说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特殊材料”也就是“特殊标准”,这是当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标准。党员应做到“五个不一样”:工作姿态不一样.应具备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敢于负责的主人翁精神;  相似文献   

16.
庄三舵 《前沿》2005,3(3):6-9
剥削是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种历史现象, 它的存在具有历史合理性和历史进步性。由于非劳动力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 其所有者占有相应的剩余价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剥削, 或者只是“合理的剥削”。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既存在这种“合理的剥削”, 也存在“不合理的剥削”。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消灭剥削”, 应该是消灭这种“不合理的剥削”。当前, 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并消灭劳动者劳动条件恶劣、工资被克扣拖欠、养老保险未给办理, 以及劳动者“剩余价值分享权”被剥夺或部分剥夺的剥削形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文化积淀厚重.既闪烁着许多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精华,也不乏阻碍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糟粕。今天.虽然有人常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砺己励人,但同时“枪打出头鸟,棒打愣头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禁忌”仍不绝于耳。于是.敢于冒尖者被视为“冒失”,打破常规者被看作“异类”,  相似文献   

18.
奢侈淫糜.败家毁国。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时常回响的警钟。历览前朝兴衰事,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道理.但就是这样一个既富有深刻哲理.又得到历史验证的道理,许多帝皇、官吏以及一些豪门望族。在取得成功和辉煌之后都把它置之脑后,以致在中华民族的舞台上反复上演一幕幕“奢侈淫糜.败家毁国”几近相似的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19.
鬱林石又名“廉石”,是我国历史文物中与玉林历史相关之物,也是著名的历史典故中惟一与玉林相关之典。它的由来和它所具有的人文历史价值,均与历史人物陆绩分不开。  相似文献   

20.
《决定》将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提升为“决定性”作用.使得“市场”的作用得以强化。但在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同时,也需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一要授权。为了营造安全健康的市场交易环境、维护充分有序的市场竞争状态、保证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必须利用政府之手对经济实行必要的干预。当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