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婚恋问题作为社会思想、动态的“晴雨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进城务工青年的状态.根据2013年济南市不同行业的1000名进城务工青年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新生代进城务工青年的婚恋观基本上是健康、向上的,择偶条件重人品性格,恋爱渠道由亲缘、地缘为主向业缘为主转变,多数人恪守婚姻道德,对网恋和婚外情的看法传统与现代并存.同时,进城务工青年不健康的婚恋观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正确婚恋观的引导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青年务工群体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中产生了诸多问题.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进城务工青年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心理现状、产生的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进城务工青年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现实化趋势,同时也面临城市归属感缺乏、心理需求和维权需求受阻等社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进城务工青年进行全方位的道德关怀,是解决进城务工青年的生活和工作处境的有效举措。分析进城务工青年的概念和主要特征,从劳动法律、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媒体宣传、社区管理、教育培训、成立协会等方面提供道德关怀,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制度、观念、管理和政策法规等几个方面。解决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应打破城乡体制和政策分割,调整社会结构,实现社会结构的一元化。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尽快把农民进城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和健全对农民工的法律保护和管理。加快建立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资金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适合其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打工文化是随着进城务工青年这一特殊群体的产生而同时问世的。它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联,真实地反映进城务工青年“诚实劳动、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的一种特殊的亚文化,具有重要而独特的经济、文化等功能。当前打工文化还没有引起社会的充分重视,其生存和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加强培育。  相似文献   

6.
浙中地区进城务工青年需求状况调查及服务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自从1985年中央1号文件打开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大门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对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讲,进城务工青年在城市社区中的行为方式所带来的种种社会现象,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体制转型和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7.
<正>4月30日,由共青团武汉市委员会等12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九届武汉市杰出(优秀)进城务工青年表彰大会上,我院后勤服务中心厨师长罗利强同志荣获"优秀进城务工青年"称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城镇化的进程,进城务工人员在数量上不断增加,然而部分地区却出现了普工荒现象,这与外来务工青年所体现出的特征与其在进城务工人员总体中的比例构成中的变化相关,为缓解这一问题需引起重视并针对性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但是在进城就业的过程中,农民工受到了许多方面的歧视,没有享受到政府良好的就业服务。可见,政府在对农民工的就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从政府对农民工的就业管理入手,重点论述政府应如何改进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帮助社区边缘青少年,区公安分局团委推出了“青春无悔“--边缘青少年教育活动;为了帮助社区特殊家庭的儿童活跃身心,区体育团工委设计开展“爱心护花朵“社区游戏节;为了帮助社区网瘾青少年,区市政团工委发起“携手托起朝阳“萤火虫义工社团行动;为了帮助进城务工青年更好地融入城市,区建交、环建、卫生、经济系统团组织联合开展“我在上海“--进城务工青年沙龙…………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响应中共浙江省委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务工青年发展计划“三送一助”活动的通知精神,共青团浙江省委组织召开了“打工文化”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地的20多名团干部、专家学者、企业家及进城务工青年等社会各界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团省委副书记陈浩在会上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12.
由团市委主办、嘉定团区委承办的Young.风采show上海市进城务工青年书画、摄影大赛评审工作于2006年11月29日在嘉定区陆俨少艺术院举行.……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就业的边缘化指一部分人因为种种内在和外在的原因被排除在主导就业领域的现象,由此带来自身生存和发展处境日益相对恶化、偏离主流生活、处于弱势地位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释放,必将会大量涌入城市。因此进城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边缘化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打工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共青团组织贯彻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进城务工青年素质,宏扬先进文化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对现代打工文化的发展方向的分析,我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目前农民市民化的进展状况 ,要积极排除农民市民化的思想障碍、政策障碍、体制障碍、信息障碍 ,让进城农民在就业、权利保障、福利待遇、子女上学以及其他方面与市民享有平等待遇。为此必须克服农民变市民的种种认识误区 ,从城乡统一的立场出发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 ,逐步实现进城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16.
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报告同时指出"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2003年年初,国务院针对进城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又发出了《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认识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重大意义,把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强化政策引导,切实搞好服务。笔者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上述精神,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做一些粗浅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旨在统一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寻求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民工进城犯罪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需要长期关注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教育、法制、文化、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应积极采取措施矫正社会结构、权利、财富的失衡,减少民工犯罪,实现社会长久和谐。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可是 ,许多城市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倾向于实行阻碍农民进城打工的“抑制政策”。这种抑制政策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所以 ,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的关键角色———政府 ,应努力消除一切阻碍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因素 ,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19.
社会和谐发展与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和就业问题关乎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全局,增加就业,必须统筹城乡新增加劳动力,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民工进城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推进改革,都有利于扩大就业。  相似文献   

20.
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农民进城务工面临种种问题,如就业信息渠道不畅,务工技术与技能欠缺,待遇差、地位低等,有必要认真调查了解广大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调整现有城乡二元结构,完善有关法律制度,健全农民工就业管理服务机制,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使之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