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的老家在黑龙江省穆棱县。父亲18岁时从哈尔滨市第一中学考入国立北平大学俄文法政学院。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正在大学读书的父亲积极寻求抗日救国的道路。这时,有人向他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唯物史观》,一本是《中国向何处去》。读了这两本书以后,革命的火种就在他心中点燃了。父亲加入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后,几位共产党员发现他做事踏实、忠诚可靠,几次传送秘密文  相似文献   

2.
《新视野》1985,(6)
中央党校出版社最近将出版一本崭新的理论著作—《城市管理学原理》。这本书是由我校国民经济教研室根据全国党校科研工作座谈会的要求编写的。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编辑的《科研简讯》在介绍这本书时说:“它以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的形态,向全国提供了第一本城市管理学专著,从而正式宣告了城市管理学在我国的诞生。”这本书是在调查研  相似文献   

3.
对于某些人来说,这本书的名字可能不那么吸引人,《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我们不就是共产党吗?自己向自己学什么呀?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其实正在读一本叫做《烽火生活——美军战地记者伊拉克战争亲历记》的书。作者埃文·赖特是一名战地记者,在美军对伊拉克发动闪击战时,赖特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侦察营尖刀排23名陆战队队员共同生活了两个月,亲眼目睹了频繁的战斗,从来没有离开这个冲锋陷阵的群体半步。  相似文献   

4.
2012年春节前夕,一本名为《二战被掳劳工百人访谈录》的新书出版了. 在河南省襄城县为这本新书举行的首发仪式上,这本书的作者、73岁的襄城县政协退休干部王留柱,手捧这本35万字、500多页的书,慢慢翻动着说:"这本书记录了119名被掳日本劳工当时的悲惨遭遇,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又一个铁证呀!"  相似文献   

5.
灿灿 《当代党员》2006,(3):66-66
近日。从一朋友处偶然借到森村诚一的小说《人性的证明》,兴奋不已,一口气读完。其实,这本书,以及由这本书改编的日本电影《人证》对我的震撼,远远超过了它本身所具备的力量。它牢固地连着我的一段儿时记忆。  相似文献   

6.
早些年我出过两本书,一本《两副面孔》,一本《拎出新闻眼》,凡读过这两本书的朋友,一定会发现我与梁衡先生有过一段交往。《两副面孔》的序是由梁衡先生作的,许多刊物都登了,有些影响。《拎出新闻眼》里有我撰写的长篇文章《梁衡:愚溪桥畔与柳子对话》,该文被收进好几本集子,读者也爱看。梁衡是著名的大记者、大作家,还是一个大官儿,能...  相似文献   

7.
<正>塘约道路——中国农村新时期变革进程中的成功探索实践之路。今年4月份,我与几位作家到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徐圩乡采访调研"一户一块田"经营模式时,乡干部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塘约道路》,说这本书值得一读和借鉴。当我来到该乡黄园村采访时,发现村支书的办公桌上也放着这本书,而且他最近正在阅读,和我谈话时还读出书中的句子。于是,我利用采访间隙读了这本书。这真是一本好书,一本对"三农"问题有着深深思  相似文献   

8.
读了《情系热土——新时期归国留学生的心路历程》(《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人受益匪浅。这是一部讴歌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好书,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讴歌了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这本书通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向国外大量派遣留学人员取得卓著成果这一侧面,  相似文献   

9.
早些年我出过两本书,一本《两副面孔》,一本《拎出新闻眼》,凡读过这两本书的朋友,一定会发现我与梁衡先生有过一段交往。《两副面孔》的序是由梁衡先生作的,许多刊物都登了,有些影响。《拎出新闻眼》里有我撰写的长篇文章《梁衡:愚溪桥畔与柳子对话》,该文被收进好几本集子,读者也爱看。梁衡是著名的大记者、大作家,还是一个大官儿,能得到他的鼓励,确实颇感荣幸。  相似文献   

10.
信仰人民     
<正>2015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一本名为《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的新书。出人意料的是,这本书上市一周,即在三大网店全部售空;上市一年多,加印31次,热销40万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解放军报》等中央级媒体纷纷报道或推介。很多人想不明白:一本谈共产党与社会主义的理论书籍,为何"热爆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潘维读后毫不吝惜赞美之词,他为这本书撰写  相似文献   

11.
夕岩 《新湘评论》2020,(6):55-56
1904年春天,18岁的林伯渠告别家人和师友,与湖南数十名官费留日学生由长沙乘船出发,经武汉、上海,转乘海轮东渡日本。置身于碧波无际的大海之上,林伯渠无暇欣赏美丽的海景,手捧着一本《近世社会主义》,津津有味地阅读。该书由日本学者福井准造著,这本十几万字的书第一次比较系统详细地向中国读者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及其学说,书的附录部分介绍的15篇重要参考书目中,还提到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这本书使他第一次知道了世界上有个伟大人物叫马克思,是主张共产主义的。  相似文献   

12.
叶梅 《实践》2011,(1):41-41
去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曾举办过《丁新民与他的民工兄弟》这本书的研讨会,在京的许多著名评论家给予了认真的评介。最近,内蒙的诸位朋友又向我推荐了《好人丁新民》和《门前一卜槐》这两本书。实话实说,鉴于在这之前对于丁新民老总的了解,我觉得对他的描写已经达到了一个深度,这两本书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阅读空间,我既报有期待,也存有疑虑,疑虑作者还能否有什么新的挖掘。  相似文献   

13.
杨怡 《党建文汇》2002,(1):25-25
近日,记者在图书批发市场看到,《千万别管孩子》、《孩子不能不管》两本书在书摊上并肩叫卖,与此同时,书市上还有一本《管还是不管孩子?》卖得也挺火爆。这三本书把热切盼望孩子成才的家长给弄糊涂了。他们质问:孩子到底该不该管?  相似文献   

14.
刘果 《共产党人》2006,(5):46-47
一天,同事向我推荐了一本名为《再渡银河》的小说,让我有空看看。闲暇之余,顺手拿起了这本书。读后我才了解到写书的人是一位普通的乡村妇女,并且就生活在宁夏盐池县的花马池镇。这部作品是她在经过了几年的酝酿,一年多的创作耕耘后自费出版的。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我决定要去采访一下这位不同寻常的乡村妇女。  相似文献   

15.
陈仲丹 《唯实》2013,(1):90-92
最近,一本原本是在学界流传的史学著作获得了各方面的关注。这本书就是19世纪的法国学者亚历克西·托克维尔的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3012年11月30日,新任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座谈会上向专家们推荐:“我们现在很多的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看一下前期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  相似文献   

16.
彭德怀批注小说《欧阳海之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编辑《彭德怀自传》的过程中,笔者看到了一本很特别的书——彭德怀阅读批注的《欧阳海之歌》。由于这本书是由笔者所供职的出版社出版的,因而彭德怀批注的《欧阳海之歌》,自然引起了笔者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7.
刘晓霞 《共产党人》2006,(15):55-55
早年母亲去世后,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财产。唯一留下了一本书。这本书,伴随我有半个世纪了。母亲的高贵品格,是我的精神食粮,看到这本书,如同看到了母亲。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是母亲的精神在激励我,使我永往直前,使我看到光明,使我奋斗到今天。这是一本1938年由陕甘宁边区教育局出版的由董纯才老先生主编的教育课本《常识》,书中的内容是针对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的革命者进行政治、社会、战时科学、人类进化、医学常识教育的通俗课本。  相似文献   

18.
刘家国同志著的《浴血奋战——抗日英雄八路军》一书问世了。笔者读后,受益匪浅,深感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史书。 刘家国自1986年以来,一直从事《八路军》资料丛书的编写工作。他长期“泡”在中央档案馆和中央军委档案馆,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撰写这本书打下坚实的基础。翻阅这本书,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资料翔实。笔者粗略统计一下,该书仅重要文电和文献,就引用一百余处。特别是八路军的战略方针、重  相似文献   

19.
李瑞宁 《湘潮》2023,(10):57-59
<正>《阶级斗争》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介绍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的中文译本,对毛泽东等中国早期共产党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1936年,他在延安会见埃德加·斯诺时提及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印在自己的脑海中,并因此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这三本书是: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以及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正是由于这三本书,  相似文献   

20.
《大山深处——一个青年志愿者的手记》的责任编辑把书稿送交给我时,一再叮咛:这是一本好书,你务必认真看一看。果不其然,我在逐字逐句审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深深地被李广宇讲述的故事打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