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动力中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前有 《唯实》2003,(4):80-83
社会的需要是推动创新活动的最根本的动力。同样有需要的民族为什么有的民族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而另一些却没有呢 ?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动力中介。只有完善的市场才能把广泛的社会需求和技术创新紧密地联系起来 ,并使它们之间相互激活 ,从而使技术创新活动获得需求的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试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本文从内部支撑体系和外部支撑体系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因素。其中,内部支撑体系主要包括研究开发子系统、激励子系统、投入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决策子系统等。外部支撑体系主要包括技术支撑子系统、金融支撑子系统、中介服务子系统、政策支撑子系统。  相似文献   

3.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卢夏慧 《学习论坛》2004,(11):32-33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须在企业内部建立灵活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并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科研单位要积极面向市场 ,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4.
秦水介 《当代贵州》2009,(22):65-65
我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千分之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源在于创新动力的缺失。如何鼓励和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5.
李晓红 《求是》2021,(1):53-56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重点和方向,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6.
潘峰  谢吕元 《学习月刊》2014,(22):65-66
一、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动力模型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知识资本密集、技术创新密集、新兴成长密集的特点,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截至2013年,湖北省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00家。2013年,湖北高新技术企业获得的发明专利数、成果登记数分别占全省企业同期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雪华  孔凡义 《探索》2006,(3):56-60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与西方国家不同。政治现代化的动力,在中国源于外部西方的冲击,而在西方则源于内部的压力;政治现代化的动力主体,在中国主要是政党和国家,而在西方则主要是公民社会;中国传统社会缺乏政治现代化的动力资源,而西方则较充足。从激进主义革命模式转变到渐进主义改革模式,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完成了从单一动力到复合动力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企业并购与知识联盟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外部获取方式,通过整合一方面可以直接快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网络寡占型市场结构的形成,间接促进技术创新。知识的成熟程度与互补程度、双方的规模实力、产权市场与资本市场完善程度、企业文化等是企业并购与知识联盟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杨永忠  唐小多 《探索》2007,(1):89-93
以极化效应为背景,分析和比较了边缘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二种组织模式:技术极化模式和柔性比较优势模式。分析认为,边缘地区技术创新的二种组织模式各具特色,企业作为边缘地区的技术创新主体,应根据自身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威胁,灵活选择而不拘泥。在此基础上,就促进边缘地区技术创新在组织建设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问题在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需要相应的制度匹配。我国技术创新还面临着生产的制度结构向技术创新型转变缓慢、企业内部R&D建设缺乏制度支撑、创新成果保护与激励制度体系不健全、政府对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缺乏有效制度安排等问题。这需要积极推进生产的制度结构向技术创新型转变、以制度匹配推进企业内部R&D活动、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完善创新型企业家精英培育制度、建立有利于人才、技术和资源向企业集聚的制度保证等。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其主要特征在于体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技术创新企业与其它企业相比往往更具有竞争优势。而我国现行企业制度及不完善的市场环境,阻碍了创新资源的合理流动,不利于充分发挥创新者的积极性。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大力深化企业改革,使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相似文献   

12.
土地流转动力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是影响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探讨土地流转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规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土地流转问题,更好地指导当前的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讨论了影响土地流转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及其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孙焕泉 《求是》2012,(15):53-54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作为我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多年来深入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充分发挥文化作为企业创造力重要源泉的作用,以不懈的创新精神攻克了勘探开发的世界级难题,保证了油田持续高产稳产,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科学发展。国有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胜利油田一直都在大力弘扬"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时期胜利精神,把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兴油和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政治优势,把技术创新作为发挥职  相似文献   

14.
从内外因的角度来看,推动一个地方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那么,具体到一个地方发展资源上来看,主要是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内部资源)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就一个地方而言,内部资源就是指该地方已经具备的有利于地方发展的所有要素的总和,从自然和文化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文化资  相似文献   

15.
土地流转动力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是影响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探讨土地流转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规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土地流转问题,更好地指导当前的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讨论了影响土地流转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及其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6.
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定溶 《探索》2001,(1):98-99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从中小企业内、外部两个方面着手.本文着重分析研究如何从外部着手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7.
“九五”以来,凌源钢铁集团公司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加入WTO等一系列挑战,深化企业改革,推进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战胜了企业外部和内部各种困难,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年年都上新台阶。1996年,凌钢年产钢5l万吨,铁52万吨,钢材48万吨,实现利税1.25亿元,利润4911  相似文献   

18.
县域政治生态作为政治系统中的子系统,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其形成规律可以从影响县域政治生态的地域文化、经济发展、外部政治环境、政治主体状况等因素去分析。加强县域政治生态建设,首先应分析县域政治生态中的动力盲区;其次要抓住优化县域政治生态的核心,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的内部动力;第三要建立县域政治生态系统与外部系统的良性互动,形成政治生态建设的外部推动力;第四要加强制度建设,改造县域政治生态建设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强弱。可现在一些企业都觉得技术创新难,那么技术创新究竟难在哪?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型动力研究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型研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型的动力包括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型的动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