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计算机犯罪是一种新型犯罪案件,其犯罪现场是不可见的,具有潜在性、后发性的特点。计算机案件现场勘查不同于其他案件的勘查,要做好此类犯罪的现场勘查,必须充分掌握其现场的保护方法、勘查方法、证据的收集等。  相似文献   

2.
犯罪现场勘查是侦破刑事案件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刑事案件侦查的起点和基础,是收集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的重要措施,对刑事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通过现场勘查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明确案件性质,查明犯罪事实,发现犯罪侦查线索,收集犯罪证据,为侦查破案、查获犯罪嫌疑人提供各方面的犯罪信息。但是,近年来,现场勘查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只片面重视现场勘查而忽略现场保护;现场勘查的组织与指挥不当,侦查指挥员的勘查指挥能力有待提高;现场勘查技术和设备不够完善等。  相似文献   

3.
犯罪现场勘查是刑事侦查人员,在刑事案件发生后,为查清犯罪事实,收集犯罪证据,揭露证实犯罪人,而依法对与犯罪有关的人和事以及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的现场调查和勘验检查工作;物证鉴定是指具有鉴定权的鉴定机构内鉴定人员,受指派或接受委托,利用科学技术方法,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或者判断的一种活动。二者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现场勘查是物证鉴定的基础,物证鉴定是现场勘查的深化,现场勘查与物证鉴定的  相似文献   

4.
现场勘查失误不但会使现场上的痕迹、物证被遗漏、灭失,导致犯罪信息获取匮乏,还可能将无关的痕迹、物品引入侦查工作,以致干扰、妨碍案件事实的认定,诱发冤案。因此,从侦查阶段现场勘查入手,提高勘查人员从现场挖掘有效犯罪信息的能力,提升对勘查中无关、虚假信息甄别、排除的水平,是降低现场勘查失误率,遏制冤案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5.
加强对现场勘查中犯罪信息的综合运用,必须提高现场勘查质量,保证犯罪现场信息来源的基础;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各种渠道综合分析现场犯罪信息,从而发现多种犯罪信息和信息的多方面特征;加强现场勘查后期信息的科学管理,组建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6.
作为侦查活动的起点和基础,现场勘查失误不但会使现场上的痕迹、物证被遗漏、灭失,导致犯罪信息的获取匮乏,还可能将无关的痕迹、物品引入侦查工作,以致干扰、影响整个案件事实的认定,诱发冤案。因此,从侦查阶段现场勘查入手,提高勘查人员从现场挖掘有效犯罪信息的能力,同时提升对勘查中无关、虚假信息甄别、排除的水平,是降低现场勘查失误率,遏制冤案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犯罪物证的确定是现场勘查中关键的一环,正确确定犯罪物证是利用物证的前提。实际勘查中我们可以通过直接判断法、分析判断法、比较排除法、实验论证法来确定犯罪物证。  相似文献   

8.
浅谈现场勘查中犯罪信息的综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现场勘查中犯罪信息的综合运用,必须提高现场勘查质量,保证犯罪现场信息来源的基础;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各种渠道综合分析现场犯罪信息,从而发现多种犯罪信息和信息的多方面特征;加强现场勘查后期信息的科学管理,组建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9.
盗抢机动车辆犯罪比较突出,尤其是盗抢机轾车案件与某些严重的暴力犯罪的牵联,有的机动车辆乱为抢劫、凶杀等犯罪的交通工具,有的机动车辆本身即为犯罪现场,因此,应加强对盗抢机动车弃车现场的勘查。本文主要介绍对盗抢机动车弃车现场的勘查程序和拍照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场勘查是在刑事案件发生以后,侦查人员为了发现侦查线索,收集犯罪证据,查明犯罪事实,依照法律规定,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勘验、检查,对事主、被害人、知情群众进行的调查访问。文章从法律和事实的角度提出衡量现场勘查质量的标准。前者主要从刑事诉讼法证据理论和现场勘查服务于侦查的角度进行总结阐述;后者主要以刑法的犯罪构成要件为视角进行论述归纳;最后从无罪推定的角度论述提出衡量现场勘查质量标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犯罪现场重建研究已成为侦查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从本质内涵来讲,重建、再现、模拟都是对犯罪现场重建的正确认识和见解,只是由于所涵盖的犯罪现场认识的本质内容有所偏重而存在差异。犯罪现场的认识过程包括了对现场的重建、行为的再现及场景的模拟,同时也包括对犯罪现场重建起纽带作用的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总体而言,犯罪现场重建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科学界定犯罪现场的概念。对于完善现场勘查理论和深化侦查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服务和指导当今侦查工作有着现实意义。在对现有各种犯罪现场概念进行审视、反思的基础上,将犯罪现场概念重构为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的地点.  相似文献   

13.
犯罪现场是一个与其他系统不同的有着自身特质的系统。研究系统的构成是认识系统的必经之路,对犯罪现场构成加以研究可以推动人们对犯罪现场这一系统认识的深入,因此,犯罪现场构成理论是犯罪现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犯罪现场构成理论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对于后来者在此领域拓展和进一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犯罪现场的概念是犯罪现场勘查理论研究的起点,如何研究和把握犯罪现场的概念,是犯罪现场勘查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准确把握犯罪现场的概念对于侦查实践中确定现场的范围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为此,有必要对关于犯罪现场概念的主流观点和新兴观点作一综述,找到学者问的共识和争鸣之处,以便后来者在此领域拓展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研究犯罪现场的定义,既是进一步深化侦查学研究的必要,同时对指导侦查实践也有实际意义。对犯罪现场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犯罪现场,为勘查服务。对犯罪现场的勘查既是侦查人员的权利,也是侦查人员的义务。  相似文献   

16.
视频监控技术是公安机关打击和防控违法犯罪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在刑事现场勘查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运用视频监控技术,可以明确现场勘查取证重点,可以有效采取现场紧急措施,可以快速甄别现场痕迹物证,可以提高侦查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犯罪现场在形成的过程中直至形成以后,由于人为或自然等方面的因素,使现场及其犯罪痕迹物证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给犯罪现场勘查工作进而对犯罪痕迹物证的认识和案情的分析带来种种困难,甚至产生偏差。在已经发生形态变化的犯罪现场上提取的痕迹物证或是提取的已经发生形态变化的痕迹物证,在诉讼时,其证据的可信性也会受到质疑。正确认识导致犯罪现场形态变化的各种因素,无疑对犯罪现场勘查和案件的侦破乃至诉讼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场勘查是侦破刑事案件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刑事侦查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现场勘查的主体是侦查人员。为了提高现场勘查的质量和效率,技术人员也应该成为现场勘查的主体,以发挥侦技结合的优势,同时技术人员和检验鉴定人员应有一个明显的界限,避免自侦自鉴带来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伪装犯罪现场具有较强的迷惑性,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犯罪行为事实在现场上的表现,给现场勘查工作造成了困难.根据伪装现场的特点分析犯罪现场的种种伪装形式,以期从辩证法的角度提出现场勘查过程中应采用的勘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