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鞋内底浸渍痕迹的形成 鞋内底浸渍痕迹是指鞋在穿用过程中,由于脚的蹬踩与汗液的浸渍,形成在鞋内底或鞋垫上的印痕。这种印痕与赤足足底具有对应性,在足迹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根据运动力学和生理学的原理,每个人的生理特点和运动能力的差异,形成的运动特征也各不相同,在鞋内底及鞋垫上会形成深浅、虚实不一的赤足形象特征,这就给我们的检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鞋内底不同部位接触DNA提取检出率。方法取100名20-30岁的志愿者,将其穿用过的运动鞋和皮鞋鞋垫设置成不同穿用时间组、不同材料鞋垫组、穿用后不同放置时间组,根据脚的形态学及运动力学特点,将鞋垫分成8个区域进行脱落细胞提取,并进行DNA进行检验。结果鞋垫上8个不同区域提取到的脱落细胞DNA分型检验效果不同。足弓外侧区(足引折弓除外)的接触DNA检出率最高;足弓内侧、第1趾骨区、第1跖骨区及足跟区次之;第2~5趾骨区、第2~3跖骨区、第4~5跖骨区不容易成功提取到接触DNA。结论鞋内底接触DNA检出率与接触时间、放置时间、鞋垫材质均相关,分区提取检验DNA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鞋内底足迹的显出情况及可能影响显现效果的因素,寻找有效的鞋内底足迹显现方法。方法收集PU材质的皮鞋鞋垫、EVA材质的运动鞋鞋垫、解放牌胶鞋鞋垫共144只,用多波段光源法、茚二酮法、茚三酮法三种方法分别对穿用时间为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的鞋内底足迹进行显现,按照显现方法、材质、穿用时间进行分类讨论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采用多波段光源法、茚二酮法、茚三酮法分别成功显出15、14、19例,有效显出率分别为31.25%、29.17%、39.58%,PU材质、EVA材质、解放牌胶鞋三种材质分别成功显出15、23、10例,有效显出率分别为31.25%、47.92%、20.83%,穿用时间为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的检材分别成功显出3、6、13、26例,有效显出率分别为8.33%、16.67%、36.11%、72.22%。多波段光源法、茚二酮法、茚三酮法对鞋内底足迹显出率的影响,其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EVA材质运动鞋鞋内底足迹显出率高于PU材质皮鞋鞋内底足迹显出率,高于解放牌胶鞋鞋内底足迹显出率,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穿用时间长的检材显出率高于穿用时间短的检材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鞋内底足迹的显现效果与鞋内底材质、穿用时间因素有关,多波段光源法、茚二酮法、茚三酮法均能对鞋内底足迹有效显出。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案件现场中,常常遇到一些弱反差痕迹,如镀铬体上的汗液手印、浅色油漆面上薄层灰尘足迹,等等,这类痕迹由于其形成条件和承受客体不同,拍照提取后反差较小,不利于检验鉴定。虽然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调整配光角度、选用强反差胶片、改变冲洗条件或用特种照相方法等,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对于那些已采取措施而又已形成的弱反差痕迹负片,能否运用辅助手段提高原负片的反差,乃是刑事照相技术人员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用印刷制版胶片复制弱反差痕迹负片技术,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鉴定猎用枪支和猎枪弹壳,具有一定难度.由于猎枪构造简单,因此在其发射弹壳上痕迹较少,一般只有击针痕迹和不明显的弹底窝或膛内壁痕迹.然而,有时猎枪的构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和使用时更换构件或形成的构件磨损等,能够在发射的弹壳上反映出质量较好的特征为检验鉴定创造了条件.1995年10月29日某市发生一起持枪伤害致死人命案,技术人员在现场提取到一枚猎枪弹壳.而后侦查人员从犯罪嫌疑人处搜取立式双管猎枪一支,要求鉴定现场弹壳是否该枪发射.  相似文献   

6.
现代生活中玻璃制品随处可见,在案件现场中玻璃也是一种常规的载痕体,如入室盗窃案中的门窗上、汽车盗窃案中的车窗上均容易留下潜在或可见的指印痕迹。现代犯罪分子一般都具备一定的反侦查意识,进入中心现场后往往戴有手套,很少留下指印痕迹;而在攀爬和撬窗中,由于外围性和戴手套的不方便,往往不戴手套,较容易留下指印痕迹。因此如何提取玻璃上的指印痕迹,往往成为勘查和侦破案件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用综合提取方法,有效提取一枚玻璃载体上汗液、油脂的混合指印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猎枪枪弹痕迹鉴定在其发射弹壳上一般只有击针痕迹和不明显的弹底窝或膛内壁痕迹,检验鉴定具有一定难度。然而,有时猎枪的构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和使用时更换构件或形成的构件磨损等,能够在发射的弹壳上反映出质量较好的特征为检验鉴定创造了条件。1995年10月29日河南省新乡市新辉路上发生一起持枪伤害致死人命案,技术人员在现场提取到一枚猎枪弹壳。而后侦查人员从嫌疑人处搜取立式双管猎枪一支,要求鉴定现场弹壳是否为该枪发射。现场弹壳是圆柱形的纸制12#猫枪子弹弹壳,下端套有金属管座。在现场弹壳靠近弹底缘的管…  相似文献   

8.
弹底窝边缘撞擦痕是子弹在进膛过程中形成的痕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国产56或半自动步枪射击弹壳上该痕的出现率较高,笔者对痕迹的形成、稳定性、及鉴定价值进行了研究,以达到在检验中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显现痕迹的实践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不够检验条件的手印痕迹。笔者就补救这种痕迹的4种方法介绍如下:1粉末显现糊涂手印的原因和补救1.1糊涂原因(1)粉末多。在用毛刷沾粉末显现指纹时,未做弹抖处理,未用毛尖部分顺纹线轻匀刷显,造成纹线犁沟部分填入粉末。(2)汗液多。汗腺发达、挤压动作使各条乳突纹线之间拼接在一起呈片状。(3)空气、载体、粉末潮湿。因为汗液与粉末机械吸附和静电吸附的原理,痕迹汗液多,空气、客体、粉末潮湿显现时易出现糊涂不匀的现象。1.2补救方法(1)干燥法。因刷粉末多而显现模糊的痕迹,在载体上用…  相似文献   

10.
刑事案件中对足迹的发现、提取、利用是很寻常的事,人们已习惯了运用各种检验技术对鞋外底遗留足迹特征检验、运用。而本文则是作者在总结实际办案的经验和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以鞋内底足迹为切入口,重点谈谈鞋内底足迹的概念、形成机理、特征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1痕迹的形成原因痕迹是造痕体在力的作用下在承痕体上留下的反映形象,痕迹的具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作案人实施犯罪活动时的具体作案行为方式,从而也就可以分析出现场痕迹是否为犯罪痕迹。2痕迹的遗留位置犯罪痕迹的形成或遗留,与作案人的犯罪过程是密不可分的。足迹、手印等现场痕迹常常是犯罪活动的记录,从现场痕迹所在部位、方向与分布可分析出犯罪活动的具体方式和范围。作案人为完成犯罪活动,就必然对犯罪障碍物进行破坏,对犯罪目的物进行触摸和翻动,因而在障碍物被破坏部位、目的物被翻动部位遗留下多种痕迹物证,据此…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注意区分在犯罪现场提取到的指纹,足迹等痕迹是犯罪痕迹还是非犯罪痕迹,认真做好剔除。剔除和认定同一,在痕迹检验中同样重要,两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认定同一的前提,首先是做好剔除;而剔除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犯罪痕迹,进行认定同一。实践中,一般是先剔除当事人、被害人及家属,以及可能接触过现场而留有痕迹但与犯罪无关的人,而后确定犯罪痕迹。但要注意,有些痕迹即使是事主或其他平时可能接触的人所留,亦不该笼统地排除其嫌疑,而应对现场痕迹进行仔细观察研究和综合分析。不但要研究痕迹本身,研究痕迹在现场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还要结合研究现场访问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符合实际的最后判断。一、认真做好现场勘验,是痕迹剔除的关键所在。1.研究痕迹的形成过程。痕迹的形成与作案人的心理、动作习惯、入侵方式,作案的目的动机,障碍物的高低,物体的形状等紧密联系。在勘查中要注意研究痕迹的形成过程,这样对分析案情,确定案件性质,确定犯罪痕迹和非犯罪痕迹具有非常重  相似文献   

13.
铝粉对人体的危害及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和物证处理中,用于显现痕迹的化学药品多种多样,但其中许多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例如,醋酸铀酰锌中的“铀”是一种放射性元素;8-羟基喹啉、宁西特林、联苯胺等均有一定的毒性,其中长期接触联苯胺的人,膀胱癌的发病率就很高。在诸药品中,显现汗液手印用的铝粉用量最大,因为铝粉对显现痕迹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方便、实用,而被广大技术人员认为是勘查现场的必备品之一。铝粉质轻、粒小,在现场勘查或物证处理中使用时,随毛刷的摆动纷纷从刷毛上脱落,其中相当一部分在空中扬起,随空气流动,大量的铝粉被全神贯注忙于工作的技术人员吸入体内。同样,铝粉具有一定的毒性,吸入人体后会对身体造成  相似文献   

14.
近轴光摄影仪对拍照提取遗留在平面光滑或比较光滑物体表面上的疑难痕迹物证(特别是带有汗液成份的指掌纹)有很好的效果,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对遗留在这类客体上的痕迹物证在拍摄时需配近垂直光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在痕迹检验中,常遇到一些残缺的手掌印或足掌印,它们多属掌纹的某一小块,纹线不多、特征较少,既无花纹中心,又无花纹三角。因此,这类掌纹定位不易,检验鉴定难度较大。笔者通过对3起杀人案件现场残缺掌印的检验鉴定,有以下几点体会。1确定残缺掌印是否罪犯遗留是检验鉴定的重要环节现场上的痕迹包括残缺掌印,可能是作案分子遗留,也可能是事主或其它无关人员所留。只有确定现场上的痕迹是罪犯遗留,检验鉴定才有实际意义。因此,作为检验鉴定人,首先要向送检人特别是痕迹的提取人了解有关情况,弄清手印遗留的情况。一是要分析留有残缺掌印的客体…  相似文献   

16.
1案情简介2002年5月4日凌晨,某镇火车站内停放的两辆小轿车被带有汽油的棉纱布点燃严重焚烧。经技术人员对案件现场的仔细勘查,在现场及现场外围各发现一只胶底布鞋,正好是一双鞋,其中现场遗留的一只左脚鞋的鞋帮被完全烧毁。2分析经过对现场遗留胶底布鞋的观察,发现右脚鞋的鞋内侧围条在弓部呈重度磨损,跟部有显著磨损;左脚鞋的鞋内侧围条在跟部、掌部有显著磨损。确定以上特征系长期磨损形成,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应经常驾驶摩托车。在摩托车发动时,开车人的右脚鞋内侧围条的弓部、根部与摩托车打火棍的立杆产生摩擦,由于弓部与打火棍摩擦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专门为法学犯罪现场勘查而设计的ST55型手提式氙灯多波段光源,可提供14个不同的输出波段光以供选择,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打击犯罪提供了有力帮助。其显现痕迹物证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据形成痕迹中的某些物质(如汗液手印中的汗液)在某波段输出光源的照射下,  相似文献   

18.
1案件简介1998年2月6日,湖南省某医院于某在家属区里被杀,现场提取“51”式手枪弹头、弹壳各一枚,由于现场提取“51”式手枪弹头没有线膛痕迹,需区分是制式“54”式还是仿“54”式手枪发射。检验发现:弹头没有线膛痕迹,弹头表面的擦划线条与弹头中心轴平行,线条没有明显旋转方向,未发现坡膛痕迹。弹壳上有击针痕迹、抛壳挺痕迹、弹底窝痕迹。笔者从枪的结构上寻找区分是否为制式手枪发射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1993年5月27日,公安部第二研究所与芜湖光学仪器厂联合研制的“XZJ—Ⅰ型弹底、弹底槽痕迹检测仪”在芜湖市通过部级技术鉴定。该仪器可将弹壳底部的痕迹和弹底槽内的痕迹直接客观地反映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观察、测量、拍照和检测弹头来复线的宽度;可以准确标定弹底痕迹特征,进行标准化检验。该检测仪是枪弹痕迹建档最理想的仪器。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仪器解决了枪弹痕迹检验中长期存在的弹底和弹底槽痕迹不能同时观察、测量、拍照与检验的难题,是一种新型的枪弹痕迹检测工具,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不仅是国内首创,在国际上也未见报道。该仪器现已投入小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79式微型冲锋枪发射子弹的排序。方法对已知顺序实弹射击取样,扩大观察弹头、弹壳上发射过程中形成的痕迹,通过统计、归纳,从中发现与排序有关的痕迹特征。结果壳体肩部圆点痕,弹底边缘压擦痕、拉壳钩痕与发射顺序有关。结论壳体肩部圆点痕、弹底边缘压擦痕等痕迹的有无、位置及轻重程度,对判断79式微型冲锋枪弹壳发射顺序有较可靠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