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徐振强 《群众》2017,(16):52-54
城市的发展、演进与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适应。当前,正处在信息社会,并将进入智能社会阶段,智慧城市战略已成为世界多数国家城市建设的主导方向和核心策略。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互联网+”、无人驾驶、共享单车和“智慧+”等为代表的智慧科技,迅猛发展。如何运用好它们使之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建构,甚至带来加速度效应呢?我们需要解决好理论支撑、体制保障、机制创新、技术应用跨界、顶层设计与规划革新、政策法规培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投融资等八大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样八个字确实是公众对于北京文化和历史解读的结果,也是社会对于北京期望和要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2013,(7):1
随着信息技术进步与公众生活品质需求提升,北京、上海、宁波等城市陆续发布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或行动纲要,提出"全面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迈向信息社会"。2013年1月;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正式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新一轮智慧城市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2013,(6):1
随着信息技术进步与公众生活品质需求提升,北京、上海、宁波等城市陆续发布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或行动纲要,提出"全面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迈向信息社会"。2013年1月,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正式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新一轮智慧城市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城管部门积极探索基于创新2.0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新模式,努力打造市民参与和社会协同共建、共享、共治的城市管理服务体系。本文介绍了北京城管利用维基开放文档管理技术,探索维基政府合作民主模式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政务维基的业务流程,介绍了"我爱北京"城管政务维基系统的概况和内容。政务维基作为一种新型的公众参与技术,通过开放的政府知识管理平台建设,有助于激发并汇聚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提升公共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6.
<正>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具体体现。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智能北京行动纲要》明确指出,北京要形成覆盖全市的物联基础网络,要在智能交  相似文献   

7.
从创新2.0理论沿革和模式探索的角度,分析了在知识社会中城市管理领域公共服务创新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述了创新2.0与城管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介绍了北京市城管执法局从城市管理实际问题出发进行的面向创新2.0城管地图公众参与平台建设的探索,并对市民参与、社会协同、“共建、共享、共治”的面向创新2.0的“城管地图”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在城市生活,有71.4%的女性、50.5%的男性选择“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就武汉硚口而言,在汉正、长丰地区的个案访谈中,60%的受访对象有“在武汉长期生活”的意愿,10%的受访对象有“去更大城市发展”的意愿.本文对此拥有融入城市愿望的新生代农民生活方式现状,社会融人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社会融入利益诉求的实现等问题作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如何既能享受到城市的美好,又能克服“城市病”?这就需要智慧.所谓“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即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的科学管理运行,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创建智慧城市,就是让城市“不得病”“少得病”,有了病之后“快治病”,让城市更加便民、利民和惠民,让市民与城市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高耸 《公安研究》2013,(12):16-19,34
科技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警务运作与管理,正逐步由数字化、信息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所主导,“智慧警务”正在悄悄改变传统的警务模式。“智慧警务”包括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两方面。目前实现“智慧警务”的障碍,主要是对“智慧警务”的认识和理念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规划与领导,技术与保障的力量和机制还没能形成支撑。构建“智慧警务”要把握四个关键词:创新、人才、数据、安全。通过构建“智慧警务”有效地提高城市社会化管理的水平,促进智慧城市和平安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法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昕  向敏 《长江论坛》2010,(1):31-35,39
法制创新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路径。法制视野中的“两型社会”强调以最少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通过法律来最大限度地控制环境污染,避免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法制创新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评价作用、保障促进作用和社会整合作用。应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加快立法步伐;创新执法体制,建立环境资源监管执法的长效机制;完善环保信息公开机制与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全社会的环境资源法治观念,坚持以法制创新为先导,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中,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是作为首都的天然属性。科技创新中心则属于城市的战略布局,有“三城一区”作为平台和抓手,目标明确。而文化中心是一个城市的追求品位和高度。相对而言,如何建设文化中心,需要大智慧和更多的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调查结果公众对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改革发展密切关注,并表示城乡发展、经济转型、法治建设、党风廉政、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推进速度、发展成效超过他们的预期。在个人生存发展现状层面,超过半数受访公众表示生活条件、健康状况、创业就业、发展机会、社会地位和文娱生活等方面的变化超出自己的预期。不同群体对于改革成效的评价有所差异,"80后"和生活在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的受  相似文献   

14.
位于北京长安街延长线玉泉路西南侧的北京国际雕塑园随着“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的开幕而正式开园了。140件雕塑作品错落有致地放置在绿地中。 本次艺术展以“交流、融合、超越”为主题,目的在于通过此次艺术展扩大国内外同行在城市雕塑及相关门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城市雕塑与公众生存空间相“融合”,求得“超越”民族与地域性的局限,并能有所开拓与创新,使北京在和其他国际大都市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中实现对以往城币建设观念的超越,从而实现本次艺术展的国际性、艺术性、包容性和前瞻性的定位,真正达到公众与艺术的互动,中国与世界的对话。 这次国际雕塑盛会为北京城市景点和2008年奥运场馆留下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作品,提升了北京城市文化品位,提高了雕塑在城币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为古老的北京增添了现代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15.
开放政府的本质和核心是通过透明、参与和合作的系列举措实现政府变革和转型,以更好的服务和绩效重塑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对政府的信任,优化政府与公众等的关系,进而增加政府合法性和深化民主建设。开放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都是为优化生态系统内各个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各系统的效用均衡,并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开放政府与智慧城市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开放政府视角下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透明性不足、参与性不足和合作性不足的缺陷,这也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趋同性严重、模仿导向和顶层设计缺乏的本质原因。智慧城市建设应当采取透明式建设、参与式建设和合作式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胡小明 《电子政务》2012,(10):65-73
从智慧城市的概念是否有创新论及智慧城市的新思维,从手机的普及谈到通信、组织与城市的效率,进一步引入组织资源的概念,指出通信、智能设施、标准、秩序、信用环境等要素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积累的组织资源;阐释了自组织和他组织的特点,论证了自组织体系建设在智慧城市创新中的重要性,指出智慧城市规划的思维方式要转到以自组织环境促进城市创新上来;论述了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创造城市的智慧积累机制而减少控制,应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创新能力;对全球化格局中的智慧城市定位进行了全方位解读,指出特色化是竞争力之源,城市发展速度取决于社会组织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上海将在“十二五”期间积极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所谓“智慧城市”,是指在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网络的多样化组合为基础,更加高效、广泛地推进基础性与应用型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形成的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应用深度整合的互联化、感知化、智能化的城市。  相似文献   

18.
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环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强烈的“两型社会”试验区意识,充分认识金融工作在“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事关“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大局的高度,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和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9.
《大连干部学刊》2013,(1):58-58
世界各国提出的“智慧国家”新理念,标志着国家信息化开始由“数字国家”迈向“智慧国家”建设新阶段。“智慧中国”是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和3G(4G)等传输网络,利用云计算、数据处理、智能决策等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乡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政务、民生、环保、公安、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并对智能楼宇、智能家居、  相似文献   

20.
公共危机事关公众权益和国家的和谐稳定,既要求政府全力以赴处置危机事件,同时也需要公众、社会组织等多元化的参与和合作。当前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多数是政府主导,公众及其它参与较少,公众及社会组织多是充当“评判员”或“观察员”的角色。这样,不但无助于危机治理,甚至还会影响政府危机治理效果。因此,要顺应危机治理的趋势,激发公众及其它社会组织的热情,促进协同治理,使危机治理达到各方联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