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精辟论断发展了马克思“科技是生产力”的论点,强调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已由从属地位变为主导地位.随着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兴起,更加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正确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知识经济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文化生产力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形态,其实质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文化创造力。从社会发展的维度来看,文化生产力的提出是人类社会从现代化进入后现代化和"新竞争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现实写照;从生产力理论发展的维度来看,文化生产力的提出映射了人们对生产力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不仅是社会进步的标尺,而且也诠释着人类全面发展和获得解放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柯亨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 一个辩护》一书开启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先河。作者运用分析哲学的语义分析法、语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生产力首要性命题进行了说明。首先他认为生产力是指生产能力, 而非生产的力量, 因此劳动力是确切的生产能力, 劳动过程不是生产力,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不能归入生产力。生产关系是一种所有权关系, 也未必有法律上的关系。其次他认为生产力首要性命题是指一种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明的, 而且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也是单项的而非对称的。另外柯亨过分强调了人性稳定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和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两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这一理论主要从两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一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结构理论;二是概括了现  相似文献   

5.
从生产力发展视角来研究五四运动,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视角来探讨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发展的起源;二是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生产力发展对于五四爱国运动的作用是显性的,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状况是导致爱国运动爆发的经济根源,而五四爱国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论述总是同发展生产力结合起来,始终把生产力问题当成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索的焦点。因此,解放、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观的关键。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突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高光教授主编的《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一书,即将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七五”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的系列产品之一。这是一部探索性的生产力理论专著,它对生产力理论前沿的许多重大问题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 “导言”部分回顾了生产力理论研究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提出了生产力理论前沿有待深入研究的十个理论问题。第一章研究生产力的系统结构、发展动力和运动规律。在这一章中,作者认为生产力系统由六大功能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者是主体性要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实体性要素,管理是运筹性要素,科学技术是主导性要素,教育是媒介  相似文献   

8.
1988年,邓小平同志总结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第一次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界和学术界一致认为,邓小平同志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大贡献。但在研讨“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依据方面,理论界则有许多不同的表述。 第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一、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部人类社会史,也就是一部生产力发展史,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也是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而在生产力的要素中,科学技术又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早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技人才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由于科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质的跃迁,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推动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从理论上厘清其特征和形成机制,从而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1.新质生产力的一般性特征。一是颠覆性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驱动的产业发展降低了自然资源和能源投入,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要实现超越资本主义的更大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生产力,优先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更加巩固、完善,进而促进生产力的更快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一、无产阶级政权与资产阶级政权的物质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快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各种社会形态的替代更新,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众所周知,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历经文艺复兴、宗教革命、商业革命、政治革命,特别是工业革命等一系列的大变革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政权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工业化、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央党校理论部最近召开了研究生理论研讨年会。这次研讨会涉及科社、哲学、政经、党史、党建等众多领域。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社会生产力三要素新论。有人提出并详细论述了社会生产力的三要素即生产力大小、生产力方向和生产力结构。生产力大小是指生产力系统的量的规定性,可分为:①硬因素。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资金等因素,以及能源、交通、通讯等硬环境困素;  相似文献   

13.
理论信息     
论生产力的人文性 胡伟在《理论前沿》2002年第10期撰文对生产力的人文性进行了剖析。(一)生产力人本属性的客观性:首先是生产力形成的人文历史性,作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并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是人类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劳动者世世代代继承和积累起来的生产经验的总结;其  相似文献   

14.
目前,学术界在生产力标准的讨论中,对生产力标准的基本属性进行了探讨。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五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观点认为,生产力标准具有如下属性:①客观性。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主要由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和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构成。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统一战线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是社会生产力历史发展中的阶段性产物。它是人类适应自然与社会的能动反应,具有科学性、规律性和阶段性。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也是生产力的产物。它顺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也从中实现着自身的巩固与壮大、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论述 ,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涵丰富、特征鲜明。“三个代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 ,是对我党近 80年历史经验的新总结 ,是对新时期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 ,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一、“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有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生产力观点 ,一是群众观点。生产力观点揭示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观点有两个基本认识 ,第一 ,生产力不仅是生产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最革命的因素 ,而且是社会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有关科学技术作用的著名论断。它是根据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作出的适时判断,是建立在对现代化生产力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这一论断发展了马克思的“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思想,为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展生产力找到了最合理的途径。该论断自打提出以来,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必将为新世纪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巨大支持。  相似文献   

18.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黄学玖一、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部人类社会史,也就是一部生产力发展史,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也是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而在生产力的要素中,科学技术又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早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发展先进生产力是执政兴国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这一主题,从三个方面做了较为详尽地论述,指出,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第一要旨,是党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任务的根本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展先进生产力,就要全力构筑全党动手、全民参与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理论上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和不彻底性,一方面他承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存在着矛盾,并且看到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积极的推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他却认为只有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时才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忽视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阻碍作用的另外一种现象,即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时,同样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