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谈乐炎 《小康》2010,(3):38-40
很多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其背后的真相往往触目惊心 "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是有人故意投毒;以自由恋爱闻名的"小二黑"是因"乱搞男女关系"而死;当年救助"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另有其人;"周扒皮半夜鸡叫"只是文学虚构……很多文学作品所记述的历史事件,其背后的真相往往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2.
今天"非虚构写作"已经成为新世纪文学的一大重镇,它在文学观、美学观、价值观、历史观上表现出来的新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说叙事范式的当代转型。今天的"非虚构写作"主要分为"非虚构"的历史叙事和"非虚构"的现实题材文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文学/历史、文学性/历史性、虚构/真实的处理方式上,去发现"非虚构"历史叙事表现出来的新理念、新方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文学的"在场"与底层发声等方面发现现实题材"非虚构写作"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谢美清  应颖 《求索》2010,(6):209-211
文学本质上都是虚构的,写实文学却不断地给人以真实的感觉。原因在于写实文学是以接近现实的方式表现人与现实的正常关系,受众可以借助写实文学还原现实。而这个过程往往被感性的读者当成是发现真理的过程。于是,写实文学也被当成是建构真理的某种方式。以"建构真理"的者自居正是写实文学隐藏虚构的重要方式。笔者认为客观叙述,线性叙事和情境再现的表达方式是写实文学"建构真理"的主要途径,因此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揭示写实文学的虚构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王小平 《求索》2011,(8):197-199
从接受美学转向了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沃尔夫冈.伊瑟尔的理论迁移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一贯性,同时也体现出理论视野由微观的阅读反应的审美分析到宏观探究文学的人类学本性的显著变化。经由对文学存在的人类学动因的追问,文学人类学强调虚构化作为人类自我呈现和超越的重要意义,在"文本游戏"与"人类学展演"中,文学拓展了人类超凡的可塑性。伊瑟尔的"文学人类学"思想在欧美批评理论界远未赢得比肩接受美学的赞誉,需要进行理论上的反思和检讨。  相似文献   

5.
方亭  王昌凤 《求索》2011,(7):185-187
中国文学自五四以来就保持着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在过去近一百年的文学发展中,作家、评论家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就是强调真实排斥虚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现实语境,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环境使当时的文学不得不关注与现实人生的联系;其二是传统因素,如受集权政治、实用主义文学观、实录精神和载道传统、形而下的思维惯例等影响使得我们无法从文学本体的角度来重视和发挥文学虚构。于是,重写实而轻虚构的写实主义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6.
正以色列历史教授尤瓦尔·赫拉利的一本畅销著作《人类简史》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叫做"虚构",或叫"想象"。想象赋予人类前所未有的能力,让智人成为彼此分享合作的共同体。通过想象,人们发明了神话、宗教、文字、艺术,创设了制度、律法、共同体、国家,最终建构起了恢弘壮丽的文明大厦。虚构也好,想象也好,对这些词语,我们本不陌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思维反映存在,思维工具可以改造现实。虚构与  相似文献   

7.
2008年以来,中国创意写作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学科理念和实践方向逐渐清晰,形成了面向文学教育、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新三个重要的路径。文学教育改革是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奠基的逻辑起点,文化产业发展是创意写作中国本土创生的重点方向,而文化创新则是中国创意写作在当前至为关键的总体面向,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创意写作的整体图景。其中,创意为本位的文学教育解决了虚构与非虚构类写作的二元对立,产业为导向的写作实践贯通了艺术性与商品性的一体关系,以创新为旨归的学科理念则突出了文学想象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明确了从文学想象到文化创新的通路,中国创意写作发展过程中的诸多模式和理念,都可以在这个视域中加以观察和考量。  相似文献   

8.
王峰 《求索》2011,(3):214-216
中国诗对美国诗歌创作的影响绝不仅仅止于意象派,在诗歌题材、诗歌形式、中国诗的化用以及诗歌意境等诸多方面,中国诗都给美国诗人提供了无穷的文学想象空间。作为"他者"的美国诗人对中国诗的异国文学构建和创造性的文学想象,极大地丰富了美国诗歌创作,其诗意的呈现更加多元多彩。  相似文献   

9.
李婷 《求索》2013,(6):166-168
新民主主义时期,在泛政治化语境下进行现代民族国家想象成为时代主流话语.个性化和自由主义的文学审美诉求遭到排斥。而后期浪漫派代表作家徐訏却不赞同主流文学思潮中关于民族国家想象的方式,在《荒谬的英法海峡》等作品中,他对“和平、自由、平等、快乐”的理想中国进行了浪漫虚构,展现了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另一种民族国家想象方式。  相似文献   

10.
周山  覃建军 《求索》2010,(7):207-208,26
在西方文学史上,文学批评理论历经了实证主义、形式主义、解构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几个理论形态。在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之前,西方文学批评几次转折,始终没有摆脱文本分析的泥沼,新历史主义则通过"话语权力"与"意识形态"概念促成了文学批评从释解文本转向观照历史。于是,"历史是什么"的问题便成了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问题。在新历史主义看来,历史是可以被构建的。构建历史的过程是一个历史文本化与文学虚构性相联系的过程。通过文本将文学与历史联结起来,这正是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于是,通过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的互文性考察、并注重文化的话语权研究就可以解决"新历史主义文学何以实现"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金华 《求索》2010,(6):190-192
晚明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值得关注的时代,李贽是这个时代文学与文化转型的轴心人物,其《童心说》为晚明思想之自由及文学文化之转型建立了一种无人替代的参照体系。正是李贽那种桀骜不驯的人格和嬉笑怒骂的文风,才把中国几千年来奉为"至圣"的"偶像"文人所谓的"仁义道德"批驳得体无完肤,也因此为晚明浪漫主义思想开了先河。明代文学的后续学派在李贽"童心说""离经叛道"思想影响下,产生了诸多"变通"的文学观念。正是这种"变通"和务实的关注社会现实的思想,为中国文学及文化研究的后来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甚至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准备。  相似文献   

12.
权雅宁 《思想战线》2013,39(5):40-44
沟通神话与历史、重构上古文明,可以说是文学人类学这一学派的特殊立场所在。立足文学本位,通过辨析虚构、真实与文学、历史的关系,重审所谓文学疆界的当代扩张现象和"文学终结论",发现在神话历史重构中,需要警惕仅仅将神话视为真实历史之部分反映这一表层理解,更不能将神话与历史混为一谈。把文学视为一个动态开放性的、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的符号体系,探讨其所表征的特殊的文化编码系统,在历史—神话的动态关系中发现新的知识秩序,是20余年来蓬勃发展的文学人类学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文学"这一全然晚近的词在诞生之初,便与虚构有着某种密切而又复杂的联系。这种联系并非现今大众观念中根深蒂固的"文学虚构即虚假"——将自然真实与文学艺术所含有的虚构进行简单化的二元对立——的观念,而是一个更加值得深思与探讨的话题。因此,可以通过探讨文学本质同虚构间的联系来摈弃精神锈斑,在粗略的真假对立之外,尝试追寻属于文学与虚构的另一种答案。  相似文献   

14.
正统是人类文化历史中潜在的力量,它占据历史主导地位,可以从历史和现实双重结构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同时这种权力来自于某种虚构。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在论证正在进行的文学革命的合法性时,一方面在中国文学的历史流变中寻找依据,另一方面对正统进行颠覆和重构。  相似文献   

15.
张霞 《求索》2013,(4):156-158
民国"自由撰稿人"作家是不隶属于任何政治权力机构或商业组织,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主靠稿费为生的作家。民国"自由撰稿人"作家不仅彰显了现代作家的知识分子立场,促进了文学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造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元风格和雅俗并存,甚至直接影响着新中国文学体制的建构。首先,从主体精神层面而言,民国"自由撰稿人"作家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批判立场,成为社会责任和良心的担当者;其次,就文学本体层面而言,民国"自由撰稿人"作家的大量出现,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再次,就文学发展层面而言,分属新文学阵营和通俗文学阵营的民国"自由撰稿人"作家,促进了新文学和通俗文学两种文学类型的发展,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学雅俗共存的历史格局。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中,民国"自由撰稿人"作家的存在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在当今社会文化语境下,研究民国"自由撰稿人"作家,对于把握当今文学现状与作家生存状况、理解当前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生产机制、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等具有重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林林 《求索》2013,(4):168-170
"9·11"是美国历史上继"珍珠港事件"之后遭受的最为严重的袭击事件,也被看作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它留下的创伤和阴影是深刻的。文学是现实的写照和揭示,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9·11文学在美国如此兴盛,这与美国文化密切相关。恐怖主义的凶残为9·11文学提供了材质,却并不能决定它的兴盛。从根本上来看,9·11文学的兴盛,是与美国的社会心理需和读者群体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本文试图就9·11文学在美国的兴起及其接受学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黎芳  覃建军 《求索》2011,(4):218-219
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略萨,对世界文学的最重大贡献在于他的对"立体"叙事文学结构的创见。略萨小说不仅在文学形式上独具一格,而且其作品大都"根植于现实",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性特质。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拉美作家,略萨担负起了"介入政治"、"介入生活"的时代责任,他揭露现实、反对独裁,他一贯呼吁与倡行着作家与文学应以反抗精神立世的历史文学观。所以,"世界结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是对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最为妥贴的称赞。  相似文献   

18.
许军娥 《理论月刊》2010,(10):141-143,166
本文从文学审美的维度入手,认为文学审美是现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经典生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文学经典的生成是"内部"要素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实践形态、知识建构和价值指向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综合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体现和凝聚着审美主体对于审美活动的主体性,凝聚着作为审美客体与对象的经典文本的审美经验、社会历史和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9.
王佳 《求索》2008,(4):106-108
虚构理论贯穿于边沁证据哲学论述的始终,是他论证的核心与归宿。边沁为了说明实在与虚构之间的过渡关系,将事物划分了三种层次。虚构是人类智力想象活动的产物。边沁认为,盖然性不过是一种存在于人脑中的虚构话语。盖然性以及与盖然性相关联的可能性、必然性、确定性、不确定性等概念从本体论上讲都是虚构的,只不过它们涉及的是关于事实存在与否的虚构而已。  相似文献   

20.
于文夫  代安楠 《求索》2013,(1):156-158
莫言是中国百年诺贝尔奖的圆梦者。诺贝尔委员会的颁奖词强调: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据此,本文探讨了魔幻现实主义及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探讨魔幻现实主义对莫言文学的促动和激励,并从莫言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中西方不同文化角度进行了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