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洪潮 《法制与社会》2010,(30):117-117,124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保障司法公正和保护基本人权极其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还有很多弊端,缺乏完整的援助体系,作者认为要扩大刑事法律援助对象范围、提前法律援助律师介入诉讼的时间、落实法律援助资金、构建起公检法司等机构衔接机制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在修正后的刑诉法和律师法中规定的,属于我国刑诉史上的首创。但是程序法其他诉讼制度相比,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任然是不完整和不健全的,法律援助的许多问题都无人探讨。本文以刑事法律援助的概念和性质为出发点,将国内与国外的法律援助制度进行分析和比较,论述了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主要特征和其改革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刑事法律援助是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援助制度也是基于刑事法律援助发展起来的.一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发达程度往往反映了该国法治建设的发展状况.国外刑事法律援助的发展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并有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我国刑事法律援助虽然起步较晚,近些年也有了较快的发展.然毕竟时间不长,在实践工作中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刑事法律援助的制度价值:其次在指出诸多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修正后的刑诉法和律师法规定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新中国刑诉史上的首创。与程序法其他诉讼制度相比,在理论上对法律援助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法律援助的许多基本问题尚无人探讨。对其认识亦缺乏开阔的眼界,尽管人们已注意国外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但缺乏深入与消化,为使它的设计更为科学、可行,同时避免实施中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实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本文试图在对国内外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比较研究中,将刑事法律援助置于诉讼动态运行中认识和把握。着眼于诉讼程序乃至社会保障制度和总体功能机制,同时又立足于实施中的具体技术性问题,以期发掘我国刑事法律援助运作规律  相似文献   

5.
保障经济困难的被追诉人充分享有和行使辩护权是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核心任务。对被追诉人提供有效的刑事法律援助,是基于国家对公民的平等保护义务、保障人权,实现正当程序与公平审判价值的要求。我国被追诉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着法律援助责任分配不合理、主体定位不明确等问题,需要在法律援助的范围、条件、程序等诸多方面加以限制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得到了较快发展,成效显著,但总体上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在援助制度内容、律师队伍畸形发展、审判阶段法律援助人员介入案件时间过慢、法律援助工作的物质保障能力低、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思想观念认识不够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针对性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潘金贵 《法学杂志》2022,43(2):83-94
《法律援助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符合现实国情的法律援助制度体系。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历程对于《法律援助法》的施行有启示意义。《法律援助法》在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设计中既有突破性的亮点,也存在一些缺憾。在《法律援助法》实施以后,仍然应当加强对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研究,并从立法推进和配套机制建设两个方面继续对其加以完善。必须加强法律援助的国家保障,确保《法律援助法》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8.
新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订对法律援助制度给予了进一步的完善与修正,使法律援助制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法律援助制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下就对新刑事诉讼法下法律援助制度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和进步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下刑事诉讼法下法律援助制度所面临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将大幅增长、法律援助所需经费投入增大、刑事法律援助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大、需加大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力度以及援助机构与公检法之间的衔接有待完善等挑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促进法律援助工作公平、公正、正确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曙  方方 《法学杂志》2003,24(2):59-60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在许多国家适用并不断得到完善。它的价值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从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法律规范和实施情况看 ,还存在一些不足 ,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立法。这包括需要制定《法律援助法》 ,在制度上 ,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美国法律援助制度概况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美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  美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分为刑事法律援助和民事法律援助两大体系,刑事法律援助主要由公设辩护人机构负责,民事法律援助则主要由政府出资通过法律援助公司,按各州贫困人口数量发放法律援助经费,选定各个独立的法律援助组织具体提供民事法律援助。美国刑事法律援助体系  (一)发展历程。美国刑事法律援助在很多年中都是律师义务提供法律援助。1932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规定任何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都要有律师辩护。50年代,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规定任何可能被判监禁1年的人都要有律师辩护;1967年,美…  相似文献   

11.
论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涛 《行政与法》2007,(2):36-37
法律援助制度是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援助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条件,我国非常有必要建立农村法律援助制度,而且在当前形势下有很大的可行性;尽快构建农村法律援助制度是目前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佩玉 《政法学刊》2001,18(6):23-24
我国现阶段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着适应范围和对象过窄、援助主体不多、援助基金不明确和对援助的质量缺乏监管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对我国现阶段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应适当扩大援助的案件范围和对象,扩大援助的主体,明确规定和切实保障援助的基金,加强对援助质量的监管。  相似文献   

13.
吴羽 《北方法学》2014,8(5):105-112
公设辩护人制度是美国刑事法律援助的主要实施机制。从实际运作来看,公设辩护人组织多设置于人口稠密地区,建构在联邦和州(县)两个层次上,主要隶属于行政分支,运作经费以州(县)政府拨款为主。公设辩护人的任用、薪水及兼职问题都富有争议。公设辩护人制度受案范围由贫困与案件性质双重标准确定,服务于所有刑事程序阶段,常采纵向代理方式。公设辩护人应遵守律师职业行为规范。从运作机理上分析,保证辩护质量、维护独立性、控制成本、实现司法正义等因素,构建了美国公设辩护人制度运作机制的多元模式。  相似文献   

14.
建立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制度有助于减轻困难群体的经济负担,有效保障其诉讼权,还能加强对司法鉴定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促进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进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司法公正.通过对我国部分地方制定的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制度的规范分析来看,主要是对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的主体、方式、类别、程序、经费补贴进行了规定.但现有的司法鉴定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15.
朱昆  郭婕 《行政与法》2013,(8):21-25
目前,我国法律援助机构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法律援助机构性质不统一、职能不统一以及在同一层次上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管理机构并行.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办法,认为名称应为法律援助机构、政府性质、单一系统模式即可.  相似文献   

16.
现代法律援助制度中的国家责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责任的有无是现代法律援助制度与传统法律援助制度相区别的主要标志。现代法律援助制度作为法治社会的一项人权保障制度 ,已经在许多国家的法律甚至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中加以确立。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也被规定在一系列国际文件中。我国目前已建立法律援助制度 ,但并未形成现代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向现代法律援助制度方向发展的过程中 ,确立我国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尤显必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各地不但设立了法律援助机构,而且还拥有了一批素质较高的法律援助队伍。本文以地方建设法治化政府的实践为例,分析了苏州市法律援助的特点,认为地方政府应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这一政府职能,为社会提供积极有效的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有效援助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浩鹏 《时代法学》2009,7(3):33-40
法律援助制度运行成功与否,以其所提供的法律援助是否有效为衡量依据,而有效援助的实现应以法律援助质量保障体系为后盾。在借鉴各国有效援助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不断完善法律援助的质量保障体系,即确立有效援助的标准,以高素质的法律援助提供者为依托,在法律援助监督机制的保障下,充分利用法律援助的经费。  相似文献   

19.
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仁伟 《河北法学》2003,21(5):98-101
加入WTO使我国刚刚起步的法律援助事业面临更大的挑战,要将中国法律援助制度构建成为既 能适应WTO规则的要求,又切合我国的国情实际的人权法律保障制度,应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 政府的财政预算,建立法律援助公职律师制度,并通过制定统一的《法律援助法》对法律援助的相 关问题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focusses on the specific impact of the cuts in legal aid funding on the charitable sector. The sector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advice giving. Some charities have the provision of legal advice as their sole purpose, whilst the work of other charities includes the giving of legal advice. Funding comes via a number of sources including legal aid, local authorities and charitable trusts. Whilst this volume highlights the legal aid reforms that will lead to significant cuts in funding, this article notes that charitable providers of legal advice have also suffered major cuts from their other traditional funding sources.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e article considers the serious and often unforeseen consequences for charities of the legal aid reforms, which go far beyond the impact on the high street law firm and access to justice for claim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