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能源需求的迅猛增长以及对能源进口的高度依赖,要求东北亚各国必须在能源市场加紧合作以确保能源安全。东北亚各国在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领域进行合作,可以增强购买力和协商力,提高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力,有效化解油价大幅度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加速东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东北亚各国能源合作进展很慢,但是其合作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东北亚各国可以在许多重要的领域开展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2.
东北亚地区蕴藏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和水能资源,其它能源如核能、潮汐能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但其能源生产与消费具有资源分布不均衡、能源消费品种和数量差异较大的特点。进入1980年代以来,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该地区的中、日、韩三国尤为引人注目。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以强大的能源发展作为基础和推动力。目前,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均不同程度地面临严峻的能源问题,亟需各国之间的合作。东北亚区域各国的能源合作是从双边起步的,多边合作将是东北亚能源国际合作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东北亚各国在油气资源等方面有很多互补之处,合作潜力很大。其地区油气合作的必要性主要从“供需利益、安全保障、合作潜力”三方面来考量。目前,东北亚六国已通过不同方式为石油合作机制的建立进行了初步尝试,逐渐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广支点、官民并举的合作态势。该地区下一步的油气合作可以在东北亚石油共同市场、东北亚石油合作机制、东北亚国家环保合作等重点领域展开。  相似文献   

4.
中俄先后提出两国东部毗邻地区经济振兴与开发战略,为双方通过互动合作实现振兴与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尤其是2009年9月中俄两国正式批准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以下简称《中俄地区合作纲要》),为两国东部毗邻地区开展经济合作及相互投资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所指东北亚经济区是指我国东北经济区和本区周边的俄罗斯(主要所指俄罗斯与黑龙江省毗邻的赤塔州、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南端和滨海边区)、蒙古、朝鲜、韩国、日本五国。一、东北亚各国的矿产资源 (一)俄罗斯联邦的矿产资源丰富,堪称资源大国。  相似文献   

6.
随着东北亚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区域内对能源的需求也开始急剧增长,因此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在逐渐提高。现阶段,东北亚地区还存在能源开发成本高、制度不完备等障碍,东北亚的能源供给条件较为薄弱,主要依赖于中东地区通过海路进行运输,而俄罗斯远东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将是确保东北亚地区能源供需稳定的重要突破口,由此需要东北亚各国通过政府间的合作与协商共同构筑有利于地区能源投资稳定和能源流动的多边能源合作机制,针对能源共同利用、运输、环保、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际最重要的资源和最有力的竞争资本。目前,东北亚各国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都存在着较大差别,各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合作存在着经济不发达国家技术人才外流、对引进外国劳动力存有疑虑、合作方式仍处于初级阶段等问题。因此,应采取由初级劳务合作向更高层次的合作发展、有目标分步骤地促进东北亚地区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合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东北亚各国间的政治关系日益改善,为经济合作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发图们江、进一步扩大区域内各国间的经贸合作、促进本区域的经济繁荣与发展已成为东北亚各国的共识。东北亚各国根据本国实际制定了参与区域经济开发与合作的基本策略。今后,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力将会不断增大,合作前景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因此拥有吸引外资的资源优势,但由于存在不利于外商投资的诸多因素.吸引外资工作遇到困难。对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投资的主要是东北亚各国。从投资规模、投资项目来看,日本在远东地区的投资堪称第一。韩国同俄罗斯的经贸合作M1991年起一直呈上升态势,两国计划在纳霍德卡自由经济区建L业园区。中国在远东地区有很多中资企业。但规模都比较小,且大多从事贸易。对世纪由于远东地区的自然资源具有独特的价值。东北亚各国将会以更高的热情开发它。  相似文献   

10.
为营造一个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东北亚相关各国必须增强法律意识,明晰法律在营造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完善立法工作,建构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协调执法活动,切实保障法律在营造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蒙两国开展经济合作的几个问题李靖宇,马书芳东北亚区域内各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巨大合作潜力,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蒙两国经济合作,作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理应受到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全面了解蒙古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制约东北亚经济合作的一些因素出现了松动的迹象,出现了许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新因素。东北亚各国在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上的互补性,为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东北亚经济合作具有松散性与开放性并存、契约型与功能型并存、开发性与渐进性并存的特点。分析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环境及相关动向,对探索朝鲜半岛经济合作及统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城市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东北亚地区的城市发展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相互合作互补关系,强化城市的中心作用,发挥城市网络结点的枢纽功能,加强城市自身的建设。东北亚各国政府要为本地区创造和平稳定的睦邻友好的国际环境以及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苦练内功”加强城市自身的建设,从而达到东北亚各国共同繁荣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蒙古政府为了尽快摆脱其国内经济困境,制定了大力引进外资、发展采矿业,振兴经济的战略。这为中蒙两个邻国在矿产资源领域的广泛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可能。面对蒙古丰富的资源和宽松的政策,以美国为首的各有关国家纷纷进入蒙古,对投资开发蒙古矿产资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国在蒙古投资开发矿产资源有得天独厚的、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中蒙合作开发蒙古国矿产资源是双方的需要,利益的共同性和需求的互补性决定其长远的发展前景,可成为2l世纪中蒙经贸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步入区域经济合作时代,东北亚地区要想加快发展,实现共赢,必须积极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近年来,东北亚各国贸易关系不断加深,合作愿望日益增强,合作条件趋向成熟,只要进一步加强各国政治上的互信和经济上的互利,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备现实可操作性。当然,考虑到中俄日韩朝和蒙古在经济发展、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可从成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发展论坛入手,沿着中俄自由贸易区一中俄韩自由贸易区一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路线图分步实施、逐次推进。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东部开发及其与我国东北振兴互动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俄罗斯政府2008年开始实施的东部开发战略,引起了我国国内和国际的高度关注。俄罗斯东部开发的第一阶段(2008—2013年)可以概括为:政府的财政补贴向东部地区倾斜;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紧向该地区迁入外来移民;开展强强区域主体合并工程;在国家的干预下重点开发油气资源带动东部地区发展。可以认为,俄罗斯东部开发的时机已经成熟。俄罗斯东部与我国东北具有良好的经贸合作基础,俄罗斯东部开发与中国东北振兴战略为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跨国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要务实思考俄罗斯东部开发与中国东北振兴的互动发展,研究和探索提升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通过扩大同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区域林业经贸合作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刚 《东北亚论坛》2006,15(4):58-62
东北亚区域林业经贸合作是区域内各国可以先行的和最有潜力的合作领域。东北亚区域林业经贸合作应当走“区域发展、梯度重点推进”的实施战略,要以中俄森林资源合作开发利用作为推动整个区域林业经贸合作的切入点,以林业直接投资合作的启动为现实起点,以中俄林业经贸合作作为整个东北亚区域林业经贸合作的突破口来带动东北亚区域林业经贸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成为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经济区域化又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在现阶段的突出表现。在这一潮流的影响下,东北亚也出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回顾东北亚经济,90年代上半期,发展速度较快,资金流动空前活跃,贸易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展望90年代后半期,东北亚经济区域化的步伐将明显加快,东北亚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高技术产业将步入"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9.
东北亚(中国东北三省,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及日本海沿岸地区)的经济合作构想始于80年代中期。关于该构想的框架,较普遍的看法是:日本、南朝鲜的资金、技术、管理及销售渠道,中国、朝鲜的劳动力、市场,俄罗斯的资源、科技人才,三者结合,互助互利,结成合理的经贸分工体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东北亚经济圈”。1990年7月在中国长春举行了“东北亚经济开发合作国际讨论会”;1991年3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图们江下游地区的开发列入其工作范围,同年10月,该署在平壤召开协商会议,  相似文献   

20.
一、《东北亚大国关系》内容概要 《东北亚大国关系》一书的作者罗伯特·A·斯卡拉皮诺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终身教授,美国人文社科学术委员会成员,美国美中关系国家委员会的创始者、第一任主席。他的研究集中于中国、日本、政府治理及日本对华政策,共发表文章500多篇,出版著作38部。除了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杰出贡献奖外,斯氏还获得中国、日本、韩国、蒙古等亚洲各国的学术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