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1988年到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化、农地保护以及城市用地效率等指标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近年来农地占用的放缓主要是由耕地管理和土地出让制度变迁的短期作用所致,而不是由城市化带来的用地效率的提高所推动的。中国的农地保护应该重视"城市化—用地效率提高—农地保护"的作用机制;应根据城市用地效率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农地保护政策,以激励城市化的集约用地;在机制设计上,可以在土地的中央宏观管理中引入城市用地效率指标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通过扩大对外开放获取更多的国际经济资源,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由之路。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周围有日本、韩国两个先发展起来的国家,也有俄罗斯这样有巨大潜力和影响的大国,还有朝鲜、蒙古两个经济开始起步的国家。这些国家所形成的周边环境对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直接投资,进而对整个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是决定东北老工业基地能否振兴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加强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 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当前我国能源特别是石油进口持续增加 ,能源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存在来源风险、运输风险和市场风险 ,需要通过区域能源合作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东北亚区域除我国外 ,既包括油气资源丰富的俄罗斯 ,又有缺乏油气资源但资金雄厚的日本和韩国 ,发挥各国优势加强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 ,是防范我国和区域内其他国家能源风险、避免对能源资源恶性竞争的有效途径。在参与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中 ,我国应建立一种整体的、相互协调的战略思路 ,寻找各方的利益共同点以促进区域内能源合作 ,同时还必须增加与区域外的联系 ,实现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由吉林大学主办,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与东北振兴创新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研究中心、哈萨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共同承办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能源与交通合作"国际研讨会,于2007年6月30日在长春召开.  相似文献   
5.
跨境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我国中西部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而沿边地方政府又是其主要推动力量。目前,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是我国跨境次区域合作的主要模式。但由于地方利益的强化,沿边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利益和目标上会有所偏差。这导致了沿边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采取对内竞争和对外合作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这两种不同行为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研究对进一步揭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制度安排,提升我国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开发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天籽  孙佩铭 《求索》2014,(2):10-14
很多研究证实腐败和寻租是导致资源诅咒的主要传导机制,制度质量的高低是决定一国和地区是否发生资源诅咒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1987—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自然资源丰裕度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重点考察腐败等制度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较高的自然资源丰裕度会降低地区制度质量,从而阻碍地区经济增长,制度弱化是中国地区层面上产生“资源诅咒”的重要原因。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和管理制度、加快所有制制度改革的深化发展、降低政府对地区经济的干预程度、完善政府官员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避免自然资源丰裕地区陷入资源诅咒。  相似文献   
7.
对内地方保护与对外开放合作是我国地方政府行为的两个显著特征。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说明,晋升激励结构是决定中国地方政府在对内和对外行为选择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的条件下,中央政府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晋升锦标激励机制,导致地方政府实施地方保护和分割市场行为。而由于在对外合作中不存在晋升竞争的影响,使得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本文还进一步揭示了地方政府对内竞争与对外合作的动机、表现、后果,以及两种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东部开发及其与我国东北振兴互动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俄罗斯政府2008年开始实施的东部开发战略,引起了我国国内和国际的高度关注。俄罗斯东部开发的第一阶段(2008—2013年)可以概括为:政府的财政补贴向东部地区倾斜;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紧向该地区迁入外来移民;开展强强区域主体合并工程;在国家的干预下重点开发油气资源带动东部地区发展。可以认为,俄罗斯东部开发的时机已经成熟。俄罗斯东部与我国东北具有良好的经贸合作基础,俄罗斯东部开发与中国东北振兴战略为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跨国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要务实思考俄罗斯东部开发与中国东北振兴的互动发展,研究和探索提升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通过扩大同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研究我国沿边地区参与跨境次区域合作面临的边界效应,可对我国沿边地区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体化程度进行正确评估。针对沿边城市大多是内陆城市、对外运输基本靠陆路运输的特点,除了直线距离,还通过引入实际陆路距离和实际海运距离变量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研究发现,各个距离变量中,以实际陆路距离衡量的边界效应值最高,不同跨境次区域间边界效应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另外,国内外GDP、城市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便利度、城市行政级别也是影响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以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为例具体探讨沿边地区对周边国家开展跨境次区域合作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经济结构表现出较明显的资源依赖特征。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能源和原材料的国际价格大幅下跌,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为了稳定经济,俄政府出台了多项救援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计划,俄罗斯政府发展东部的决心并没有动摇。新形势为俄罗斯东部发展与中国东北振兴的互动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双方在技术合作、产业合作、油气合作、传统贸易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此,迫切需要建立长期跟踪研究机制,成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机构以排解双方合作的制度性障碍,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中俄相互理解和信任,深入推进中俄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