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发生有很多原因如封建腐朽思想作祟,法制不发达不健全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引起的价值失范和制度缺陷,民主政治传统的脆弱和双重道德标准的社会心理等.权力资源、腐败动机、腐败机会是腐败的构成要件.有权力的岗位都有可能产生腐败,这就是廉政风险.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其本质是对权力的规范和制约.要排查廉政风险点和评定风险等级,完善权力运行机制,防止“过密化”,从而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论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腐败的滋生蔓延,从根本上说还在于制度上的缺陷.因此,加强惩治和预防制度体系的建设是防腐于未然的根本途径.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构建抑制腐败诱因、严格权力运作程序、及时有效监督、增大腐败成本等相关制度,切实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力度,以期从源头上堵塞腐败发生的制度漏洞.  相似文献   

3.
腐败机理与腐败风险防控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利心是产生腐败的根源,价值观和权力运行规范交互作用的情形,决定着腐败发生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腐败的发生发展具有规律性,因此是可控的。所以,应该科学构建腐败风险防范控制体系治理腐败,在该体系中应该包括确立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战略和对反腐败工作进行系统化的理论设计,构建腐败风险防范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4.
张振县 《中国监察》2012,(10):44-45
建立制度廉政风险评审机制,在具体操作层面,主要看是否符合反腐倡廉任务要求,是否体现将预防腐败贯穿于制度建设之中的精神,是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制度廉政风险评审机制,是通过建立组织、健全体制、明确责任、制订流程、完善程序、评估审查等措施,查找制度在设计和执行等方面存在的,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和不符合廉洁性要求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以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的一项工作机制。建立制度廉政风险评审机制,从制度层面铲除腐败滋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是我国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新确立的一项制度,这既是对国际成功食品安全治理经验的借鉴,也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社会共治原则的具体体现.但是,这一制度的落实还需要更为完备的规范设计和更为积极的实践探索.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实践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明确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内涵,丰富风险交流的内容;二是扩大风险交流主体,赋予不同主体平等的交流地位;三是注重风险交流的及时性,突出交流方法的针对性;四是强调风险交流的互动性;五是充分发挥媒体在风险交流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腐败测量:基于腐败、反腐败与风险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测量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建立科学的腐败测量指标体系是目前腐败问题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反腐败机构十分关注的问题。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国际组织和国内外一些政府的实践探索,论证了腐败测量的理论背景,分析了其中涉及的关键问题,提出从腐败状况、反腐败绩效、腐败风险三个维度测量腐败的框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腐败测量指标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构建了具有系统性的指标体系,为腐败测量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工具。  相似文献   

7.
刘黎明 《中国监察》2010,(19):50-5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2010年8月,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国有企业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及5个配套制度,初步形成了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以查找风险点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全覆盖为目标的腐败预警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安徽省全椒县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易发多发的现状,紧紧抓住水利、房建、交通、市政和土地整治五个重点领域,按照"流程图程序规范、排查风险点全面准确、防控措施针对性强、责任主体落实到位"的思路,全面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建立工程廉政风险排查制度。在  相似文献   

9.
预防政府腐败,制度是最根本的保障。目前预防政府腐败的制度体系还不十分健全,不能有效地减少和控制政府腐败现象的发生。当前,需要完善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构建预防政府腐败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王茜 《行政与法》2012,(10):72-75
党政秘书腐败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热议。预防党政秘书腐败,必须抓好根本,形成预防党政秘书腐败的内在自律机制;规范秘书制度建设,构建预防党政秘书腐败的外在约束机制,从而使党政秘书回归到辅助领导决策和处理日常事务的正轨上来。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95年暂住证制度实施以来,到目前为止对于暂住证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针对暂住证制度存在的争议,从法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其合法性、合理性,从而证明的命题是:应该继续实施暂住证制度,但还需要在立法上对证件名称、颁发范围、收费制度、查验制度等问题进一步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2.
王广军 《法制与社会》2010,(34):198-19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实效性,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命题。动机、权力和机会是腐败生成的三个必要因素。要从根本上防治腐败,必须根据腐败生成机理,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从动机、权力和机会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筑牢三道防线,隔离三个必要因素,消除腐败生成的必要争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和实效性,才能达到从根本上防治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制度     
《中国监察》2010,(7):32-32
山东省肥城市建立“1+4”廉政风险动态监控新机制 为进一步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该市在实行岗位廉政风险等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近年又建立了领导干部“廉洁指数”、单位重大事项报告和廉政提醒、廉政风险三级预警机制以及监察建议四项制度,主动跟踪廉政风险变化情况,形成事前防范与事中预警、事后处置相结合的“1+4”廉政风险动态监控新机制,在实践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商红日 《中国监察》2009,(14):41-41
启示一:必须通过制度创新途径,将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落到实处。这里的制度创新,是指对反腐倡廉制度向实际运行和操作方向作出的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测评化安排,也是非法律制度解决反腐倡廉问题的制度安排,其具体体现在:权力运行被纳入风险控制范围内,通过一系列具体制度安排,使可能发生腐败的领域、环节等明示出来,便于警醒,也便于监督,有助于权力行使者的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大大降低了权力腐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何涛 《犯罪研究》2016,(2):88-92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反腐工作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严厉打击腐败行为的同时,通过完善法律制度、管理制度、经济制度等进行制度反腐、预防腐败犯罪也愈发成为共识.纵观我国当前的情况,大额现金消费的管理制度缺乏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建立一套大额现金消费的审查与备案制度对于及时洞察腐败行为的存在,提高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遏制腐败势头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到文化对腐败的影响,文化因素说越来越为众人所认可和接受。纵观腐败的发展史,现代社会诸多腐败大案与历史上发生过的腐败大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之间存在太多共性的东西。这说明,腐败不仅是现有制度的问题,还与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司法》2013,(2):4-4
社会矛盾的积累、腐败的蔓延与制度建设正在进行一个赛跑。留给改革的时间越来越短,我们必须在民众对现在的政治和政府还抱有期待和信心的情况下,继续推动改革,否则的话,腐败就会不可收拾了。目前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是推动体制的改革,尤其是法治的建设。不论是中国的政治特色、传统文化,还是目前的风险社会,都不能成为阻碍法治发展的理由,我们应该认识到发展法治是当下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刑事诉讼法》(2012年)规定的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对于准确认定案件事实,促进我国刑事庭审方式改革,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该制度不仅本身存在适用范围过窄,未出庭证人审前陈述证据效力未明确等缺憾,而且在我国目前的制度环境下,还存在可能导致诉讼成本激增、控诉方取证难之风险.如何控制这些风险,关键在于还法律制度功能性产物之本来面目,以一种整体性思维分析域外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完善我国的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并建立诸如合理的证人出庭例外、规范的证人出庭变通措施、可行的刑事诉讼费用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9.
正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各级党委承担着主体责任,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做好部署、落实和检查;各级纪委承担着监督责任,应协助党委抓好各项任务分解,搞好组织协调,加强检查监督,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是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源头治理腐败的有力举措。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治本之策,廉政风险防控则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主要载体,它通过构建防控体系把宣传教育、制度规范、监督警示等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使之相互依托、共同发挥作用,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措施真正落地,有效增强预防腐败的效果。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  相似文献   

20.
庄约义 《中国监察》2012,(10):54-55
"铁路系统党风建设的重点问题、关键领域是工程建设、客货运输、物资采购、多元经营。我们每一个领导人员在涉及履行这些方面权力的时候,要严守制度规范,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健全和完善相关防控机制。"这是近日召开的郑州铁路局物资系统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推进会提出的要求。2011年以来,位于全国铁路"心脏"部位的郑州铁路局,把做好廉洁风险防控管理作为一道抵御腐败的高压防线,以重点领域为切入点和突破点,辐射全局反腐倡廉工作,增强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综合效能。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腐败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