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治安管理系在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中狠抓实战模拟教学,通过多年来的模拟实战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理论联系实际不足的教学方法。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战模拟教学已见成效。在今年的毕业实习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强、上手快。特别是在方案制作上表现尤为明显,深受基层公安机关的好评。学院按照治安学学科建设发展要求,结合治安实战模拟教学的成功经验,率先在治安系成立治安实战教研室,加强治安实战教学和理论研究。治安实战教研室根据多年在基层调研的情况,针对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加强学生分析能…  相似文献   

2.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环节之一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课堂理论教学成果应用于实践的重要手段。社区警务是公安院校治安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而社区治安防范作为社区警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既有深厚的国内外理论基础,又与社区治安实践密切相关,其开设的方式和方法,对于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也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因此倡导社区治安防范实训化教学模式,提高社区治安防范教学实际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设置多样化的实训教学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完成治安学专业培养目标、适应社区民警岗位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3.
治安专业教学贴近实战,科学前瞻和指导实践,是现阶段治安管理实践的紧迫需要.必须在掌握丰富的治安管理实践经验及其规律特点、发展趋势基础上,应用多学科成果,培养造就高素质、强能力治安管理人才,推动治安管理向科学完善的方向发展.要培养造就一流的治安专业师资人才,发展治安学科理论,改革课程设置,提高教材编写质量.  相似文献   

4.
《治安案件调查与处理》是治安学专业的专业骨干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教与学的关系,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实行重在培养学生的实战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对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办案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办案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云南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自学院升本以来,一直严格按照学院本科建设的要求加快自身发展建设,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培养、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开拓创新,坚持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在干中提高、在学中发展。在教学中,治安系以抓教学改革为中心,抓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为依托,抓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为重点,促进、提高教学质量;以教学质量改善、促进学风建设。治安学专业、交通管理专业等专业课程教学积极开展模拟实战教学,效果明显,深受学生欢迎和基层公安机关好评。在科研方面,治安系根据有的学科缺少教材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论治安管理模拟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治安管理模拟教学正是将治安实践内容搬进课堂,注入教学环节,通过增强学员的实际体验,培养独创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治安管理模拟教学是一个系统整体工程,涉及到专业师资、听课学员和教学辅助设备设施三大要素;内容设计包括治安专业手段、场所行业管理、治安案件查处等专业知识;实施步骤分为理论讲解、实际操作和总结改进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治安管理课程教学应顺应新时期治安形势的变化而调整教学模式 ,完善课程结构体系 ,更新教学方式方法 ,加强实践性教学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使治安理论在生动的教学中更好地融于实践 ,指导实践 ,为社会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8.
《保卫学》是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应用性、操作性很强。加强《保卫学》实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公安部门满意的专门人才。《保卫学》实训教学思路是通过现场教学和模拟实训的方式,组织学生按照既定的实训步骤和环节完成实训内容,实现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9.
治安专业实践实训课程考核作为对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科学评价的一种重要导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治安实践实训课程未能形成相对独立的考核体系,并且在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技能三个层面上的界限不清晰,制约了治安实践实训课程考核的导向功能的发挥。因此,构建治安实践实训技能课程考核已经成为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地方大学治安学专业实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学专业是培养高素质、综合型警察人才的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经验性,其实践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通过对地方大学治安学专业实训教学现状的调研,分析了地方大学治安学专业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对完善实训教学模式提出了构想,以期提高实训效果,培养合格的治安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公安院校教育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治安专业作为公安院校的骨干专业,担负着培养基层一线实战型应用人才的重任。治安专业学生面临着社会发展对职业能力更高要求的挑战。治安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师团队建设对于深化公安警察类院校教学改革,强化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治安秩序管理”课程属于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该课程涵盖了公共复杂场所管理、特种行业管理、社会突出治安问题管理、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等重要业务内容.这些业务属于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秩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模拟演练”实践教学法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进,充分发挥实践性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由于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够紧密、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实践、职业能力提升受到影响等问题,借鉴美国费里斯州立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及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提出采用DACUM课程设置法调整课程体系,加大专业核心技能课学分、学时比例,制定《专业实践指导手册》,实施全程实践教学指导与监控,提高行业参与度,切实实现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4.
社会治安关系到国家安危和社会稳定,而基层社会治安治理是社会治安的基础。基层社会治安治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关乎党的社会治理目标的实现,需要设计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基层社会治安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评估的层面应定位在社区治理;基层社会治安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要以中国特色治安治理理论为指导并贯彻党关于社区治理的政策要求;基层社会治安治理指标体系由治安治理体系、治安治理过程和治安治理结果三个维度的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15.
公安学增设为一级学科,使治安学学科建设变为现实。由于二十多年治安学学科的归属问题,导致治安学学科定位不准,学科建设异化,学科方向不明,体系混乱,术语不精,学科研究散、浅、偏,专业设置无创新等问题的出现。在公安学框架下,加快治安学学科建设,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提炼研究成果、凝聚研究力量、营造学术氛围、构筑研究平台,来解决治安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地位、研究方向、力量分散、学术生态、学术交锋等问题。同时,正确处理治安学学科建设中的诸多关系,包括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教学与科研、专业课程设置与专项业务课程设置、治安学学科教育与治安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治安管理措施的分类多出现在治安学专业《治安管理学》教材中,从一些代表性的教材看,目前关于治安管理措施的分类存在标准不一致、治安管理措施的分措施以及分措施之下的具体措施概念混淆、逻辑关系混乱问题。治安管理措施的科学分类关系到专业学生的理论建构、治安执法监督、法律救济甚至基层公安民警的规范执法。应当以“治安管理”这一核心概念为切入点,依据治安管理的性质、范围、目的进行分类划分,不同的分类标准亦存在挑战,依据目的划分出的治安预防措施、治安控制措施、治安处置措施、治安重建措施是符合理论与时代要求的。  相似文献   

17.
秦珑 《工会论坛》2011,(5):120-121
市场营销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就业压力激增的环境下,高职高专类院校应该从本专业教学及学生自身特色入手,对理论课程进行整合改革,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引入ERP沙盘模拟,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模拟现实企业面临的各种营销环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治安学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学是研究治安理论、技术及发展规律的学科,是治安管理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治安基本理论是治安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它包括治安的性质、职能、任务、方针、原则.应该加强治安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治安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9.
目前 ,治安专业安全技术防范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生学习安防目的不明确 ;二是教师安防实践能力不足 ;三是技防实验设备较落后。针对这些问题 ,提高安防技术教学质量 ,一是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二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三是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模拟情景训练是提高综合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情景教学法(SLT)源于20世纪20年代,警察模拟情景实战训练是一种更加贴近公安实战的教学训练模式,在公安机关广泛开展模拟情景实战训练,可迅速提高警察临战处置,尤其是基层一线民警应对突发治安、刑事乃至规模性危害群众、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