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论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目标的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京 《前沿》2010,(18):4-6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政治理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因此,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建立起社会全过程公正的制度机制,必须健全通畅多元的利益表达机制,必须坚守住“共同富裕”的社会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2.
于晨 《创造》2010,(6):52-53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讲到,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今年两会把公平正义问题提到很高的位置,说明这一届政府对解决好民生问题、分配问题、公平问题等的决心。我们都知道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衡量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每个公民都有追求公平的愿望和权力,公平正义是协调社会各方利益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胡岳鹏  倪大伟 《前沿》2008,(7):64-6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在表现是政治认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公平正义,而公平正义的主要体现就是利益的合理表达。政治认同和利益表达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关系。从理论上说,他们分别和政治文化、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这些变量有关系;从实践上看,政治认同和利益表达同这些变量存在着复杂的互动,从而导致政治认同和利益表达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在所有的社会公正中,政治的公正是最重要、最关键、最具决定性的核心因素。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政治文明的最高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一定社会机制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利益相系、各得其所、和衷共济、协调发展的一种社会状态。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法律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追求和谐社会秩序、倡导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有效而不可或缺的作用。应当看到,我国目前法律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它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6.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之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锦涛同志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归纳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要素。我认为,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性要素。和谐社会是一个有序的、富裕的社会,同时,和谐社会必然要以公平正义作为社会最高价值目标。公平正义同时也是用以处理和解决社会利益矛盾和对立的最高的、根本的指导原则。但是,公平正义原则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由于社会利益主体是多样的,社会利益涉及的客体、对象是多样的,社会利益矛盾本身也是多样的,所以,公平正义要相对地具体化,要成为人们处理具体的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7.
刘文芳 《山西政报》2009,(12):38-38
社会和谐,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闻道 《创造》2011,(1):70-71
在时下农民工还不是很被城市接受,排斥与歧视还普遍存在,奋斗与结果还不是对等的现实背景下,一些现象引发的舆论风向,足以让人们反思。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和谐利益,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论促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的公共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阶层流动是现代化的一个趋向。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将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值,增强人们奋斗的信心,促进社会的进步。良性流动的标志包括:阶层流动机制合乎公平正义、阶层流动路径开放有序、阶层流动的自致因素占主导地位、阶层流动过程理性平和。促进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需要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进行适当的调整,防止社会流动中贫困群体的固化问题,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使社会阶层的流动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制度是规范人们和社会组织活动的规则和习惯。制度产生于协调人类社会的利益关系的需要,是规范社会利益的生产和分配、协调社会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以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孙建 《群众》2012,(3):52-53
通常认为,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既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维护司法公正的方法有很多,但司法公开无疑是最直接、最基础、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阮直 《当代广西》2006,(22):28-28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中,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被放在了重要位置,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还有针对性地提出“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其实,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的一种价值取向。孔子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综合孔子这段话的意思“,不患寡而患不均”意为“不患贫而患不均”;由于“不均”会导致人…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社会和谐,离不开公平正义的维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公平正义应当体现为社会成员普遍地享有公平的权利、以法律至上和机会平等为基本社会准则以及必要的社会合作和社会协调;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在于,公平正义既是各种利益机制建立的依据,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防范、消除和化解各种利益矛盾;从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视角出发,建立健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机制,应当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备机制;对社会弱者提供必要的社会扶助,既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同时政府应当更多地主动承担起弱者扶助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都业明 《长白学刊》2008,(4):98-101
公平正义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从社会流动的理论视角看待公平正义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社会流动体现、促进、考验公平正义。而社会流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藉由不同社会阶层在资源占有上的差异表现出来,分析这些差异性表现,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县域群体性事件特征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者要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绝不能把自身的利益和某个社会群体特别是强势群体捆绑在一起,而必须从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去平衡和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尽可能地创造社会关系的和谐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区域和县域地方都发生了一些群体性事件,但相比之下,二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有特点。县域群体性事件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一个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制度则是实现这一基本条件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在分析利益分配制度中公平价值应有之义的同时把公平作为利益分配制度首要价值原则,以形成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为核心,以民主政治与"以人为本"法律制度的完善、公正而和谐的社会构建为配套措施,从而为社会各种利益的公正分配提供制度性前提与保障。  相似文献   

17.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卢先明 《湖湘论坛》2009,22(6):37-39
对弱势群体实行公益救助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按照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过上合乎人类尊严的生活,这构成了对弱势群体实行公益救助的基本理据。就中国目前的社会现实而言,对弱势群体实行公益救助,帮助弱势群体过上合乎人类尊严的生活,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民间组织:和谐社会的“活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金霞 《半月谈》2005,(7):9-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套.关键在落实,这就要求各个部门必须努力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  相似文献   

20.
宋桂祝 《长白学刊》2010,(4):96-100
形式上的权利均衡并不一定能够带来社会公平和公正的结果,在保障权利的具体制度设计和调节机制未能消除或缩减实际的社会结构差异的条件下,权利均衡更多的是一种价值理念或准则。在现代民主国家的政治框架内,要实现社会普遍的公平正义,就要通过一系列制度性措施,对社会利益结构进行规范、协调和机制性调整,实现从权利均衡到机会均衡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