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周琼 《思想战线》2002,28(5):101-104
吏治的整顿是中国古代贤明的封建君主采取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不同的帝王和官吏 ,其思想、措施及效果各不相同。作为多民族边疆地区的云南 ,从汉唐以来 ,就采取不同于内地的羁縻统治 ,元明清王朝实行土流并治的政策 ,从而造成了两套不同的官吏体系 ,不仅中央王朝形成了一套管理流官和土官的不同措施 ,历代治滇的最高官员也在施政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吏治思想。在清代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做出了积极贡献的云贵总督高其倬治滇的吏治思想在其中较有典型性 ,对云南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书讯     
《小康》2006,(5)
《美丽与政治:乌克兰女政治家季莫申科》乌克兰前美女总理季莫申科是位传奇人物:集年轻、美貌、智慧、财富、权力、时尚于一身。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描述了她的成长、成功的故事。自幼丧父,和贫穷的母亲相依为命。凭靠着勤奋和天赋,她先后成为经济控制学专家、企业家、政治家。她还两度登上时尚杂志的封面,引领时尚风潮。作者:廖生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29.00元《中国古代吏治札记》该书对古代吏治进行研究和阐述,提出了研究古代封建吏治,要重视研究儒家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人才思想。还要注重研究治吏的策略、措施。该书不仅为深化当…  相似文献   

3.
亲属特权制度比较研究——刑事诉讼视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亲属特权制度源自中国古代先秦儒家“父子相隐”的理论学说。随着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其最终成为一项正式的法律制度,持续至清末民初。本文通过考察其思想的源起、历代的立法以及西方法律中的亲属特权制度,以探讨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建立适合国情的现代亲属特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创立、发展、成熟和强化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这一制度不断完善,但成熟的监察制度并没有让中国历代王朝的吏治得以澄清,弄权、贪污、腐败的现象依然是屡禁不止。监察制度的失效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分散和地方割据,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调节国家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法律的推行,防止由于官吏的擅权谋私、违法失职而加剧与广大人民的矛盾,维护符合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法律秩序。这不但对君主的集权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维护国家统一,改善吏治,保障社会安定起了积极的作用,因而为历代封建王朝所重视,历二千余年之久而不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作为一种封建的监察制度,其形成、发展基本上与中国封建社会特定的历史过程相适应,或者说是基本上同步发展。在春秋战国时…  相似文献   

6.
对依法治国的几点认识□骆亻全一、依法治国是“民治”而不是“吏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权”是一切国家机关权力的根本和源泉。依法治国的主体应该是人民群众。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凌驾于人民之上,凌驾于法律之上,超越于法律之外行使职权。二、依法治国是实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惩处和预防贪腐职务犯罪的法律制度比较丰富,监察制度比较发达,注重权力对权力的制约,严惩官吏"受财枉法"和"监守自盗"的职务犯罪。研究古代贪腐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惩处,对我国预防职务犯罪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清朝官员任职回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代政乱之由,吏治败坏当居祸首。清朝以此为戒,力图从明亡中寻找教训,不断整饬吏治。其中,关于官员任职回避的种种规定,即是其防治吏治败坏的有效措施之一。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给我们的启发也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9.
就精神蕴涵而言,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当中的"民本思想"里确实有着某种程度的"契约"意义。首先,民本思想隐含着"民众是天下主人"、"君主权力来自民众的授予"的意义。其次,民本思想隐含着君民之间的契约关系:是否信守"民本"是中国古代评价一切王朝及其君主的最高法则。再次,民本思想隐含着相关的惩罚机制:君主如果不履行君民之间的"契约",就会因失信天下而被民众抛弃。因为畏惧民众的实际力量能够将其"易位",君主亦不得不收敛锋芒、慎用手中的权力。  相似文献   

10.
包家新 《人民论坛》2014,(9):180-182
我国古代惩处和预防贪腐职务犯罪的法律制度比较丰富,监察制度比较发达,注重权力对权力的制约,严惩官吏“受财枉法”和“监守自盗”的职务犯罪。研究古代贪腐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惩处,对我国预防职务犯罪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烁  虞振威 《理论月刊》2007,(2):125-128
《历代刑法志》是研究重要古代法律的重要文本,其叙事传递出古人对法律规则控制的基本想法。本文通过对刑法志的叙事特征等方面的细致解剖,认为这种法律叙事史是专制性语境的产物。对它的研究应该成为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法律至上,人人平等,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尊重人的基本权利,都属于墨子的法律思想。墨子的法律思想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晋藩教授在为该书撰写的《序》中说:“林乾的《中国古代权力与法律》一书,是系统全面阐述中国历史上专制权力与法律关系的第一部专著。该书从‘法与天下共’对君主擅法的限制,以及法司的职守对君主守法的约束等方面,研究了君主权力的法律制约机制问题;同时也从历史的时间序列上研究了尊君抑臣之法的生成及其演变。作者认为,唐代是中国古代权法关系处理得最好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如何实现依法治国这一战略目标呢?笔者认为,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权、治官,“吏治清则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依法治国,实质上是国家权力与法律的一种配置和关系。操作国家机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吏治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深受中国传统吏治文化的影响,与毛泽东个人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密切的联系,有毛泽东个人品质的影响。毛泽东吏治思想的目的在于为中国共产党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既是毛泽东吏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又是其吏治思想的目标,反映了在行动和目标上保持高度一致的特性,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高度统一。毛泽东对于吏治基本方法是强调通过社会主义民主,通过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让人民监督政府,人人负责,以保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16.
纵观历代腐败现象,最严重的莫过于吏治的腐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75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  相似文献   

17.
列宁依法治国思想是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并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结合而形成和发展的。列宁依法治国思想主要包括依法保障人民民主、实施宪政、完善法律体系、严格执行法律、加强权力监督和处理党法关系等。对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的启示是:要坚持人民民主,完善法律体系,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和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确保依法治国战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8.
刘维民 《人民论坛》2014,(8):188-190
左宗棠吏治能力超越时流,强调"民为邦本",体恤民力,讲求官民相得;选官择吏,不拘成法,以"操守为重"。在其吏治思想形成和发展中,传统儒家文化构成了其吏治思想的知识系谱,随着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势转移,特殊环境和身份又使其对吏治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刘维民 《人民论坛》2014,(3):188-190
左宗棠吏治能力超越时流,强调“民为邦本”,体恤民力,讲求官民相得;选官择吏,不拘成法,以“操守为重”.在其吏治思想形成和发展中,传统儒家文化构成了其吏治思想的知识系谱,随着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势转移,特殊环境和身份又使其对吏治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权力制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对革命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权力制约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制度制约、法律制约、监督制约。邓小平权力制约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