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损伤与疾病并存的死因分析6例李树山(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公安局;黑龙江154600)在法医尸检中经常遇到损伤与疾病并存的案例,究竟孰为主要原因,孰为辅因,甚至与死因无关,有时可争执不下,故引起死因争议。这就要求法医必须明确分析损伤与疾病有无联系,鉴于目前...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通过法医病理学尸检来进一步探讨损伤、死因分布规律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4例存有争议或死因不明的尸体进行系统的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明确其死亡原因。结果:134例尸检中,130例能够确定死因,4例未能发现明显死因。而在96例病理性死亡报告中,以心血管疾病居首,其他疾病致死依次为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产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34例外力致死报告中,24例为机械性损伤,6例机械性窒息,4例其他。结论:系统的病理学尸检,既有利于相关部门处理、调解医疗纠纷;也利于刑事、民事等案件解决、处理的公正性;同时,还可以为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发挥出其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拳击头面部致脑干损伤迅速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头面部受力后伤者迅速死亡的案件时可遇到,当系统解剖肉眼未见有损伤改变时,其死因的焦点不是心脏就是脑干,故针对性的取材镜检便成了查明死因的关键。笔者检验一例,现报道如下。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 2001年11月7日1时许,蔡某(男,16岁)与人在房间内发生争吵,相互殴打,其头面部被拳击伤后倒地,并出现四肢抽搐、双眼凝视、口唇紫绀,约5min后呼吸、心跳停止死亡。根据了解,死者生前身体健康,未发现任何严重疾病。  相似文献   

4.
损伤伴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42例法医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血管系统疾病伴外伤死亡案例法医病理学特点,并从伤病的角度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42例心血管系统疾病伴损伤死亡案例均接受系统病理学解剖和组织学观察,且死因明确。结果42例中40岁以上者占到64.28%,男性较女性死者多。擦伤和挫伤在损伤中比例最大共占到80.95%,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死亡者各占45.24%、16.67%。损伤和疾病共存死亡案例共20例。结论在死因分析中年龄、性别、损伤类型、疾病分布有其规律性,死者中年龄偏老年化,损伤多为钝器、摔跌所致擦伤、挫伤。疾病中冠心病、高血压为最多。损伤和疾病对死因共同起作用的案例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损伤与疾病关系案例的特点。方法对本教研室近20年的219例涉及损伤与疾病关系的尸检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①219例中,20~59岁青壮年占71.7%;伤后<24h死亡占48.9%。②损伤以拳、足等钝器伤为主,以擦伤和挫伤多见,主要位于头、胸部。③疾病以心血管疾病最多,CNS疾病次之。④损伤与疾病相关的案例占71.2%,最常见的是“疾病为主、损伤为辅”。结论损伤与疾病关系案例的死者多为男性青壮年,冠心病和病理性脑出血是两个主要的疾病;将损伤与疾病关系分为“单纯损伤致死、单纯疾病致死、损伤为主疾病为辅和疾病为主损伤为辅”四类简单而实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血管系统疾病伴外伤死亡案例法医病理学特点,并从伤病的角度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 42例心血管系统疾病伴损伤死亡案例均接受系统病理学解剖和组织学观察,且死因明确。结果 42例中40岁以上者占到64.28%,男性较女性死者多。擦伤和挫伤在损伤中比例最大共占到80.95%,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死亡者各占45.24%、16.67%。损伤和疾病共存死亡案例共20例。结论 在死因分析中年龄、性别、损伤类型、疾病分布有其规律性,死者中年龄偏老年化,损伤多为钝器、摔跌所致擦伤、挫伤。疾病中冠心病、高血压为最多。损伤和疾病对死因共同起作用的案例主。  相似文献   

7.
以法医学有关死因鉴定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按照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国际疾病分类>(ICD)中死亡原因的定义和疾病统计采用根本死因的单一选定原则,结合典型案例探讨死因鉴定思路和死因辨析问题,以期规范死因鉴定,提高鉴定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 李某,男,45岁。1988年4月1日上午8时,因“感冒”到某医院诊治。查体见扁桃体肿大,给予青霉素肌注等治疗。上午9时左右按常规“皮试”后,肌注了80万单位的青霉素钾盐,李某骑自行车回家,无不良反应。下午3时李某骑自行车到医院,又肌注了80万单位的青霉素钾盐,回家后一小时感胸闷,呼吸困难,急送当地卫生所抢救,因抢救无效于下午5时死亡。家属对死因有疑议,要求检验尸体,查明死因。  相似文献   

9.
在法医学实践中,损伤和疾病共存的死亡案例时有发生,正确判定损伤和疾病的关系及确定死亡死因,是法医工作者面临和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司法诉讼中判决的主要直接依据,另外还涉及到刑事责任的法律诉讼、裁定和民事赔偿,往往会成为死者家属和当事人关注的焦点,故对这类案件的检验鉴定要格外慎重[1]。笔者在实际检案中曾遇到一例外伤合并心脏疾病死亡的案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疾病、损伤与死亡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与疾病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绝对健康的,毫无疾病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在医疗和法医实践中,经常遇到受伤者患有某些疾病,有时病变还相当严重,因此必须明确损伤与疾病或病变的相关性。这不仅涉及到刑事责任的法律诉讼和裁定,还关系到民事赔偿,劳保待遇及医源性损伤和医疗事故等问题的处理’‘’。如何判定伤与病的关系及两者哪个是主要死因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法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曾遇到一例身患肝硬化腹水被刀刺胸腹等处,又经医院治疗两个多月后死亡。因此公安机关委托我们通过尸体解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查明死因…  相似文献   

11.
<正> 本文总结了丹春市、地、县、乡级医院在收治病人时确诊疾病死亡后,其亲属等认为死因不明,要求公安机关法医对尸体进行检验查明死因的案件。经尸体检验、毒物分析和破案证实,现已发现24例医院确诊疾病死亡者,实为投毒谋害致死。一、材料来源本文24例均系我科检案中积累。二、误诊医疗机构分布本文24例误诊的医疗机构,乡医院17例占70.83%,地区级医院3例占12.5%,县级医院3例占12.5%,市级医院1例占4.17%。  相似文献   

12.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闵某,女,30岁。5月10日13时许,因纠纷与他人吵架后回屋睡觉,18时许被发现已死亡,家属对其死因有疑议报警要求查明死因。经查闵某是癫痫患者,病史10余年,不规律服用卡马西平治疗,每两月发作一次。1.2法医学检验尸表检验全身多处瘀血紫绀,以头面部、颈部及上胸部明显,双侧睑球结膜斑片状出血,鼻腔见蕈样泡沫(图1)。体表未检见机械性损伤表现。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法医尸检中曾遇到5例猝死,经全面尸体解剖检验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死因均为脂肪心、心力衰竭,现就其脂肪心死因的确定、脂肪心的成因和机制及外力损伤与死亡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1 案例资料案例1:1995年9月23日下午13时许,龙口市城关镇某村村民陈某(男,68岁)因琐事与人打斗中突然倒地死亡.尸检:身长173cm,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双  相似文献   

14.
作者通过总结我室法医尸检复核鉴定案件,结合有关文献复习,对目前法医尸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鉴于我国法医机构重叠,发展亦不平衡,本文窥见一斑提出一些看法。 1 损伤与疾病、医源性因素共存的鉴定 绝对致命伤与条件致命伤的鉴别,在法医病理诊断中常被忽视。损伤与死因的因果关系研究是法医学鉴定中最重要的课题,亦是审判人员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鱼骨刺破食道血管大失血伪装车辆撞击致死1例孙自堂在处理交通事故的实际工作中,需要鉴别车祸与死因、疾病和其他损伤的关系,才能作出正确结论。笔者检验一例被行进中车辆撞击致轻微伤后,在进食时不慎将鱼骨卡入食道,为索取补偿费,隐瞒致伤原因,延误治疗,终因食道...  相似文献   

16.
袁洲 《法制与社会》2013,(19):260-261
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问题是法医病理鉴定实践中的一个重难点的问题,但是又是必须掌握和探讨的问题,它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法医学死因的理论更加的完善,对于法医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能够正确的辨明各种疾病以及损伤和其他因为外界的原因而引起的死亡,这对于死因能够及时做出科学正确的鉴定起到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同时为公安机关的办案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能够辅助和帮助公安机关即使了解死者死亡的原因,并找到破案的证据;同时能够为司法机关的审判量刑一起赔偿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人民提供有力的保障。所以法医人员要重视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探讨,结合法医学死因鉴定的实践经验,对法医学的死因及其各类死因的相互关系,各类死因参与度划分规范上来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来将法医学死因在法医学内达成统一规范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152例火场尸体的法医学检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火场尸体的法医学检验特点及其鉴定。方法 对86起火场中152例尸体的相关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52例火场尸体,生前烧死109例,纵火焚尸38例,无明显高温作用的尸体5例。主要死因有“烧死综合征”100例,火场有毒气体中毒8例,机械性损伤32例(含高坠死4例),机械性窒息5例,电击、服毒各1例;不能确定死因5例。自杀5例,他杀40例,意外107例。在生前烧死尸体,87例呼吸道内有炭末沉着,71例皮肤局部烧伤边缘组织有红肿,46例检见水泡,17例有“闭眼反应”征象,大部分尸体血中HbCO浓度超过20%;纵火焚尸少见或不见上述改变。结论 检验火场尸体,根据烧死尸体征象和血中HbCO浓度检测,并结合火场勘验资料综合分析,其死因鉴定和死亡方式推断结论方能准确。  相似文献   

18.
英国与法医学有关的三种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国,与法医学有关的职业有三种,即死因裁判官(Coroner)、法医病理学家(ForensicPathologist)和警察外科医生(PoliceSur回eon)。为了帮助读者对英国的法医学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对这三种职业的基本情况作一个介绍。一、死因茨判官“死因裁判官”,由英文Coroner翻译而来,以前曾译为“验尸官”,但根据其工作内容和性质,译为“死因裁判官”更为合适。英国是死因裁判官制度(CoronerSystem)的发源地,至今在英格兰和威尔士仍在施行这种制度。按照法律规定,死因裁判官应由执业5年以上的医生或律师担任。大多数死因裁判官是…  相似文献   

19.
他杀后伪造交通肇事逃逸案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 2002年4月6日22时许,在一乡村公路上发现一具男尸。交警支队以交通肇事逃逸案,将尸体送我中心,要求进行尸表检验,确定死因。经尸表检验发现头、双上肢部分损伤有疑,随后要求复查现场,对尸体进行解剖检验。  相似文献   

20.
书讯     
正《损伤与疾病》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范利华与吴军等主编,于今年5月出版。该书从医学及法医临床学角度,针对损伤性疾病、损伤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在鉴定工作中的难点与疑点,为法医学鉴定工作者系统地介绍人体各系统损伤后/时疾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损伤与疾病的因果关系判定以及损伤和伤残鉴定标准的适用,每个系统附有实际鉴定案例及评析。内容主要涉及损伤与内科疾病,损伤与外科疾病,损伤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损伤与皮肤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