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罗卫东 《党史文苑》2011,(20):64-66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与经济利益相关的矛盾和问题也在不断的暴露,并经常出现激化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群体性事件的增多。科学预测当前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其发展动向,全面分析当前这类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完善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预案,有利于提高公安机关的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2.
群体性事件具有群体性、利益性、组织性、复杂性、过激性、公开性等特点。处置群体性事件,需要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规范公共参与行为;完善司法保障机制,使冲突在司法渠道内解决;完善应急处理机制,使群体性事件处置法治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受经济和各国社会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国外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出现许多新的类型与特点,如何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从理论上看,国外学界主要运用社会冲突、集体行动、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提出了制度化建议;从实践经验看,国外社会主要从法律基础、组织建设、警察制度、媒体管治等方面采取多元化措施加强对群体性事件的调控以及事后政府公信力的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维稳工作的重要任务.为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群体性事件维稳工作应重点建立六大机制,即利益公平分配机制、诉求回应解决机制、风险预防预警机制、危机妥善处置机制、舆论正确引导机制和事后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5.
法治是预防和处置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治本之策,必须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预防和处置农村群体性事件:一是树立依法执政观念,提高基层政府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二是完善农民诉求表达机制,把农民诉求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渠道;三是推进农村民主化管理,在广大农村地区体现党和政府民主执政的要求;四是把握我国农村民情,正确处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面对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压力和挑战在不断增加。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着实际权限相对明确性与政府行为选择空间有限性之间的角色困境。走出这种角色困境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指导思想,在保证改革的公正性的基础上推进整体改革,注重在改革中形成合理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改革发展必须以建立相关的制度作为保障,培育社会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7.
涂玲 《党史文苑》2007,(12):67-68
法治是预防和处置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治本之策,必须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预防和处置农村群体性事件:一是树立依法执政观念,提高基层政府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二是完善农民诉求表达机制,把农民诉求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渠道;三是推进农村民主化管理,在广大农村地区体现党和政府民主执政的要求;四是把握我国农村民情,正确处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及预防处置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对群体性突发事件采取事前调控、事发控制和事后处理的策略,以期构筑起适应我国当前形势并行之有效的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实现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的美好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社会发生的群体性事件逐渐呈现出数量大、影响范围广、利益问题突出、破坏性严重等特点,给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仍主要关注于群体性事件的预警、调解等问题上,而对于现场处置机制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主要从指挥协调、制定预案和分类处置三个角度着手,为高效的现场处置机制的构建寻找新路径,从而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涉警群体性事件作了概念界定;分析了涉警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并提出涉警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社会生活深刻变革,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害着社会政治稳定,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机制,使其在未发生时能有效预防,刚萌生时能有效化解,发生后能快速有效、合法地处置。掌握和研究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原则,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结构深度变迁和利益格局的多元化,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高发频发的趋势,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成因复杂,其根源在于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民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不畅、基层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薄弱、政府治理机制不健全以及政府官僚主义作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严重等。客观公正地看待群体性事件、创新政府治理机制、全面提升公务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依法处置群体性事件等,是政府有效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因社会矛盾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转型时期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之一。面对群体性事件,相关部门仍习惯以追求社会的"刚性稳定"为目标,采用政府"压制型模式"予以应对,导致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政府的公信力面临严峻的考验。为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应该明确群体性事件社会控制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努力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优化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手段和对策,建构相对人有序参与群体性事件处理过程的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14.
汶川"5.12"特大地震造成的不仅是灾区现实的重大损失,更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因一些灾情处置不当而引发灾后区域性的群体性事件.现阶段,地方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垮塌校舍质量、遇难人员遗体和群众住房利益保障等三类矛盾问题的排解和处置,以防范和避免地震灾区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有效预防和处置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考验。  相似文献   

16.
突发性群体事件是危害我国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矛盾。以社会心理学为分析视角,适当结合我军心理战战法,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措施进行具体分析,以期对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政府公信力与群众工作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构成预防和治理我国当前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子.政府公信力事关稳定大局,做好群众工作,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让底层民众重拾信心,恢复社会信任感,这是政府合法执政、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的基础.从治本与治标两个层面治理群体性事件,推进社会管理的创新,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徐玉 《理论导报》2011,(11):50-51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影响高校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原因以及心理分析,笔者认为妥善处置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重在预防,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科学的处置方法,将网络群体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9.
史明和 《求贤》2010,(9):23-24
群体事件.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群体因某些特殊诱因或自身利益需求.突发的公开干扰社会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甚至危及社会稳定的群体行为。实践证明.此类事件无论在何时何地发生.处置的重点是控制事态,处置的关键在于组织指挥。警备区系统加强对处置群体性事件组织指挥问题的研究.是民兵预备役教育训练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处置群体性事件组织指挥上着重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审视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就是群体性事件。政府要依法应对群体性事件,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改进和完善现有诉求表达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处理群体性事件,建立"以群众诉求为中心"的新机制,要慎用警力,并采取切实措施,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要加强政府应对机制的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现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做好善后处置工作。还要加强政府官员的执政能力建设,主动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