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美国的法律体系来源于英国,但它又经过了不断的改革创新而有别于英国,它的法学院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19世纪美国哈佛法学院的院长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决定要改革美国法学院的教育。他认为律师所需要的执业素养和法律技能必须经过严格、系统的训练,而当时美国已有的法学本科皿LB)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非洲裔黑人巴拉克·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44届总统.对于曾经有奴隶制和种族歧视盛行的美国来说,是件划时代的大事.但是,美国的种族壁垒仍然厚重,许多黑人仍然饱受贫困和生活差距大的折磨.虽说奥巴马的父亲是肯尼亚人,但母亲却是地道的美国白人.所以,尽管他将自己视为黑人,而且美国社会也将他融入黑人领域,但他却不是祖先是奴隶的典型的非洲黑人.  相似文献   

3.
美国法学教育模式利弊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意义上的美国法学院始于哈佛法学院院长兰戴尔的法律教育改革,他在教育层次、教育方法、师资等方面为大学法学院设立了标准,法学教育也由此从实务界独立出来.但在法学院追求卓越的过程中,矛盾也日益突出.法学院作为大学专业学院不得不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寻求平衡,以兼顾教授的学术自由、学生的现实要求与实务界的压力.总的来说,美国法学院在学院定位、教学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深层次的矛盾,值得做出认真检讨.  相似文献   

4.
"理性宣布:一切违背人的自然感情的法律都是无益的,最终也是有害的".--贝卡里亚 前不久的一天晚上,台湾澎湖地检署检察官吴巡龙教授受邀到人大法学院德恒诉讼法论坛做了一场关于刑事证明责任的讲座.其间,他讲了一个案子,以说明在美国,警察通过欺骗的手段所取得的嫌疑人供认是否具有证据资格.  相似文献   

5.
Change, we can!     
《中国法律》2009,(1):1-1,55
经过了2008年的冬天,这个世界,以及中国,正迎来春天的万物生机。 在美国,非洲裔的平民黑人奥巴马,终于把他的奋斗传奇推向高潮。奥巴马走马上任,给金融危机肆虐下的美国人带来绿色希望。奥巴马对贪婪的一再指责,对复苏计划的强力推动,泄了公众的火,也给了公众新的期待。  相似文献   

6.
书讯     
《哈佛新鲜人:我在法学院的故事》作者:史考特·杜罗(美国)译者:傅士哲定价:28元出版:2012年6月史考特·杜罗是斯坦福大学英文讲师,教授文学创作。他进入哈佛法学院深造,第一年课业结束旋即完成本书。本书一出版就引起轰动,不仅成为全美畅销书,也成了法学院学生必读的圣经。书中对教育本质的探讨值得关心教育的人深思。  相似文献   

7.
书讯     
《哈佛新鲜人:我在法学院的故事》作者:史考特·杜罗(美国)译者:傅士哲定价:28元出版:2012年6月史考特·杜罗是斯坦福大学英文讲师,教授文学创作。他进入哈佛法学院深造,第一年课业结束旋即完成本书。本书一出版就引起轰动,不仅成为全美畅销书,也成了法学院学生必读的圣经。书中对教育本质的探讨值得关心教育的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塞耶(James Bradley Thayer,1831-1902)在美国历史上深深影响了包括霍姆斯、布兰代斯、法兰克福特等一批大法官,影响了美国宪法学、法学乃至法治的进程。这种影响不在于他多年的律师执业经验,而更多地在于他在哈佛法学院从事科学教研时在法学教育以及法学研究上的卓越建树,  相似文献   

9.
奥巴马所提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Sonia Sotomayor的听证会正在参议院展开.如果她最终成为大法官,那么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中就有八位是常春藤的毕业生.而这八位大法官仅来自三所法学院:哈佛、耶鲁、哥伦比亚.  相似文献   

10.
拉姆塞耶教授是美国哈佛法学院东亚法律研究中心的成员之一,他的研究方向是日本法。基于对日本法的兴趣,当我在课程表上看到他主持的日本法研讨班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旁听这门课程。我给拉姆塞耶教授发了邮件,表示了我想旁听他的课程的强烈意愿。教授迅速回了邮件,  相似文献   

11.
德肖微茨先生又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作为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终身教授,作为在纽约私人执业的美国当代名律师, 21年前,德肖微茨先生曾应邀来我国参加有关立法的咨询工作。   在美国,他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曾因成功办理辛普森案、泰森案、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克林顿总统弹劾案和美国总统大选案等著名案件而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刑事辩护律师"。同时,他又是一位颇具争议的风云人物。因为他专门受理那些没人愿意、也没人敢接受的案件,并打赢了 1000多件案件。他办案着眼于跟美国政府"对着干",采取"以攻代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尔曼教授在《法律与宗教》中谈到,在学理上分析了法律与信仰之间的"内在的"、"深层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候选人奥巴马6月3日打败希拉里,成功夺取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大党黑人总统候选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47岁的奥巴马从默默无闻的参议员成为众望所  相似文献   

14.
在2008年美国大选中,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历史性地成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并于2009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职,美国从此进入"奥巴马执政时代"。奥巴马执政于世界经济危机不断深化之时,国内国际对于经济改革呼声越来越高。可以说,经济问题的解决程度关乎奥巴马政权的稳定乃至四年后能否继续蝉联美国总统的大局。在错综复杂的内外形势下,奥巴马主张以"灵活智慧"策略开展国际多层次外交是明智的,但依然无法摆脱美国外交固有的霸权逻辑和国内外问题的掣肘。  相似文献   

15.
中外领导人见面后谈什么?是否像《新闻联播》报道的那样?其实不然. 针锋相对的直接"喊话" 在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温家宝为了捍卫中国立场,也曾有过一番"硬气"表现.媒体评价为:这是奥巴马与温家宝前所未见的直接较劲. 当时美国主张中国承诺的碳减排要接受国际监督,奥巴马发言称:"(否则),任何协议将只是纸上空谈." 温家宝当时"愤而离开会议中心",为了还美国以"脸色",温家宝派遣低级别代表替他出席会谈.  相似文献   

16.
邓联繁 《时代法学》2009,7(5):14-19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曾有长达十年以上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宪法教师的经历,研究其宪法观有多方面的意义。奥巴马对宪法的讨论集中在他的大作《无畏的希望》第三章“我们的宪法”中,其核心观点是:宪法既是有用的,也是有限的。奥巴马的宪法观启示我们不要疏远宪法、不要迷信宪法、不要苛求宪法。  相似文献   

17.
"我研究黑社会15年了,在这次重庆打黑之前,并没有引起媒体太大的关注.但这次不同,目前已经有几十家境内外媒体记者采访了我."10月27日,西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汪力告诉笔者,他刚刚领受了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和其他专家教授一起,从理论和法律上对这次重庆打黑进行总结,包括研究如何建立一套预防和惩治黑社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人物点评     
嘉义 《法律与生活》2014,(15):27-27
正米歇尔·霍华德:女性的骄傲2014年7月1日,米歇尔·霍华德被美国海军授予四星上将军衔,成为美国海军建军230多年来的首位女性四星上将,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成为四星上将的黑人女性。"海军的历史被创造了"几乎成为所有美国媒体描述这一历史时刻的文字。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政府法制》2012,(20):18-18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女儿虽然在白宫长大,但这并不代表她会错过美国女孩儿成长的重要一步:当小保姆打工赚钱。奥巴马在2010年7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正在努力培养两个女儿开源节流的观念。按理说,奥巴马不缺钱,他的女儿也不会因为缺钱而需要打工来养活自己。这其实是奥巴马培养女儿理财的第一步——学会自己挣钱。  相似文献   

20.
奥巴马赢得2008年美国大选,成为首位黑人总统,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让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美国黑人,重新审视其自我及种族身份问题。有网评说:"美国梦实现了";有报道称:"导致美国人选出首位黑人总统是种族意识在起作用,不过这种种族意识不再是种族歧视,而是美国全民族的种族融合意识。"本论文将通过对美国黑人文学作品的解读,对作品塑造的黑人形象的自我及种族身份进行梳理与总结,进而得出全球化下各民族应持一种包容的、和谐的又具主体性的民族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