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张敏 《前沿》2014,(21):74-75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内在根据。大学精神最为鲜活也最为本真地体现在大学学人的身上,即大学师生之间的精神交流以及内在生命的成长。大学学人是大学精神的营造者和守望者,应持守“为学术而学术”的独立精神、“兼容并包”的自由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及“以真理为友”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2.
大学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所知名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这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大学魅力之所在,更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李耀曦 《春秋》2010,(2):19-22
济南历史上有个齐鲁大学,是一所教会大学。齐鲁大学的女生多是名门闺秀。彼时济南的年轻女孩子,要讲漂亮和洋气,既有知识又有风度,则非齐鲁大学女生莫属。齐大女生泛舟大明湖,乃是往昔一道靓丽的风景。但只可惜,我们谁都没见过。  相似文献   

4.
我一生与大学相伴,即便浪迹海外多年,依然到处以大学为家。在我心目中,一座座大学都是有生命的,有人格的,有个性的,各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各有自己的历史沧桑。或许也可以说,每座大学都是一本厚重的大书,永远难以读懂,读通。  相似文献   

5.
永不言弃     
王芳 《现代领导》2008,(7):44-44
小的时候,我很喜欢吃淡水鱼和米饭,但我的家乡是一个北方小城,上世纪70年代商品比较匮乏,所以淡水鱼和大米是很稀缺的。爸爸就鼓动我说:你将来去江南上大学吧,那里是鱼米之乡。从此,来上海读大学就成为我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大学的理论与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冬林 《求索》2007,(5):115-117
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的价值理论、经济学的投资理论、政治学的公民权利理论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学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和谐大学应该是以人为本,学术自由;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诚信友爱,公平正义;民主理校,依法治校;内和外顺,和谐共进的大学。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单晓娜  涂耀威 《求索》2011,(11):245-247
《大学》作为儒家经典其意蕴本有内圣和外王两种向度。“大学模式”,其所提供的修己到治人,内圣到外王,由修身到经世,由个人到国家的成德成王的基本模式,是经世思想的结穴所在。《大学》模式意蕴的重提与重视,由经世思想出发讨论制度安排的《大学衍义补》与《经世文编》系列文本的不断出现,借“大学模式”安放实用性和知识性内容的格致之学的兴起,都表明“大学模式”在晚清得到高扬,充分反映《大学》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对传统中国社会精英及大众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是大学的血脉,是推动教育进步与发展的源泉,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国内、国际局势发展的深刻变化,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目标以来,国家和人民对大学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大学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应对挑战,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以新的视角认识大学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新的姿态担当起大学文化建设的重大责任,以新的思路和举措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本文通过对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的分析,来探索特色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尹方 《青年论坛》2011,27(1):1-3
学报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是学术创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高地,也是彰显大学精神的一面旗帜。大学是学术的殿堂,办好学报既是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学术品位的必要条件,也是塑造现代大学精神的客观需要。一所有追求的大学,需要一份高水平的学报作为主要的学术阵地,来表明学术立场,阐发学术观点,传达学术声音,实现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张洪 《人民论坛》2014,(6):135-137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版”,其蕴含着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前进指南,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时代主旋律。高校要以中国梦为指引,通过实施同心筑梦、立德树人、文明校园、美丽大学、凝心聚智等五大工程,推进新时期大学文化升级版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相似文献   

11.
董丽君 《人民公安》2012,(20):44-45
我,是众人羡慕的特警。也是情场滞销的“剩女”。 咱虽谈不上倾国倾城,却也算得上眉清目秀、落落大方。要说起是怎么被“剩”下来的,就得从情窦牵刀开的大学时代说起啦。  相似文献   

12.
试用期是一个双向考察磨合的过程,用人单位可以考察新进人员并决定辞留,新进人员也可以考察用人单位并选择辞留。那么,新进用人单位的大学毕业生,如何考察用人单位呢?  相似文献   

13.
关于自费上大学承受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费上大学是当前家庭消费的热点问题之一,根据调查,各类家庭对自费上大学的承受能力不尽相同,但普遍持肯定态度。实行教育成本分担是发展教育事业和实施全民素质教育的治本良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活,在大多数人眼中是轻松、自在、多姿多彩的.但是在一对河北保定80后“姐妹花”的眼中,大学生活却多了一丝沉重,因为她们在求学的同时,还要照顾因脑淤血而半身不遂的母亲。  相似文献   

15.
大学是社会的良知,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具有引领文化的重要功能。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文化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大学理所当然地肩负起引领和谐文化的责任。大学在文化选择中引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履行建设和谐文化的使命,在大学精神建设中促进和谐文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吴松荣 《公安教育》2013,(12):46-49
“建设世界一流警官大学”是一个响亮的口号,更是一个明确的目标;是一种宏观的构想,更是一种具体的行动。建设世界一流警官大学,应该如何“行动”,这是摆在公安现役院校,也是公安现役部队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急切,弄清“行动”的逻辑起点是首要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的大学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圆了他们的大学梦。无数人因此受益,插上了理想的翅膀,用他们在大学中学到的知识和智慧去创造自己无比辉煌的未来。这本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场景,可是随着大学毕业生的逐年猛增,大学生起薪的一降再降,亦很难找到一份自己愿意从事的工作。岁末年初本是学生择业最繁忙的时间,但是天之骄子们普遍不乐观的心态让人担忧,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难道真的变成了失落的季节?  相似文献   

18.
顶风作案     
章云 《人民公安》2011,(22):40-42
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也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身为大学教师,他却当起了不为人知的“黑客”。这位电脑天才是如何与公安机关“斗法”,如何走向深渊的呢?  相似文献   

19.
胡柯 《小康》2014,(5):62-65
目前中国创业者的数量已经占到大学毕业生数量的27%,但是真正成功的不到5%,这是个残酷的现实,是每一个创业者都不得不面对的。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使用语言的技能,达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是英语教学的指导性原则。但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在听说方面有很大的困难。教师的听说教学应结合实际情况,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