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娟 《公民导刊》2008,(2):54-55
人不是一部机器,心理咨询师也不是维修工,心理干预的过程不是修理一个零部件,而是一次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流,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帮助和鼓励。  相似文献   

2.
方方 《世纪行》2009,(4):20-22,27-36
汉口租界就这样开始 第一个来中国开辟租界的是英国人,第一个来汉口开辟租界的也是英国人。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是又霸道又牛气。让中国连续惨败两次的鸦片战争的主角就是他们。  相似文献   

3.
成为你自己     
每个人的自我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每个人都理应在唯一的一次人生中实现这个自我的价值。谈论人生的意义,这应该是一个基本出发点。尼采也作如是观。他强调天才在文化创造上的决定作用,那是另一个问题,与此完全不矛盾的是,他同时也确认,人与人之间在自我的唯一性、独特性价值上是平等的。  相似文献   

4.
赵吉坤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人好脾气。是啊,你看他,眼睛总是笑成弯弯的月牙状,说话也总是不紧不慢。和和气气的。赵吉坤的确好脾气。在贵州省人事厅从事专职信访工作十五年,接待朱信来访4万多人次,老赵从未跟人急过一次,没吵过一次,尽管他办公桌上的玻璃板被激愤的上访者的拳头震裂这一次又一次。老赵有个绝招儿:不管是谁,不管是负着多大的委曲和怨愤而未,只要一经他解释、疏导,在马气也消了,心也顺了。虽然问题并不一定马上得到解决。而要做到这些,又怎是一个“好脾气”了得!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是政府机制得以正常有效运…  相似文献   

5.
薛梅艳 《新东方》2007,(12):9-11
1978年到2007年的29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艰难前行的29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29年。29年,世景变迁的幅度之大让人恍如隔世,中国人用29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奇迹。29年问中国共产党召开了6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42次中央全会,做出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和重大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6.
九妹     
九妹贾辉九妹没当过警察,但有许多警察朋友。我也是其中一个。九妹说她的“警缘”多亏了我,听着这话,我心里挺感动。我知道,一个人能影响另一个人的好恶,这是不容易的。认识九妹是7年前夏季一次文学笔会上。那时她还是一个单纯、活泼的小女孩。小巧的身材,瓷娃娃般...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某某“忘本”,也许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因为父亲早年离家参加革命,我也就成了一个对家乡最没有概念的人。事实亦如此。我是壮家人,却不会说半句壮话;直到20岁,我才第一次回了趟老家,而且才待了三天。老家没什么亲人了,所以我从此没再特意回去过,工作以后的采访,也没让我有重返家乡的机会。我想自己定是一个与家乡无缘的人了,这样的人这世上也许不多。清楚地记得,在我还没回过一次老家时,我有多么的向往。家乡是养大父亲的地方,可母亲与父亲结婚多年,直到她因病去世,竟也没能去一回。这不得不让我联想到父亲骨子里深…  相似文献   

8.
文化,往往是一种寂寞的事业。寂寞是一个陷阱,也是一个熔炉,有人在寂寞中离去,有人在寂寞中升华。在连续两次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后,很多人认为他扛不住了。但是直到今天,又快5年了,他仍在寂寞坚守,且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9.
吴沛峰 《传承》2012,(23):62-63
精神是维持生命活力的阳光,如果只有生命而没有了活力,人的精神也就死了,而精神死了,生命的阳光也就灭了。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精神,也便没了灵魂。而一个没有了精神、没了灵魂的人,一个没有了精神、没了灵魂的团队,一个没有了精神、没了灵魂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精神是支撑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人类历史不断前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孙晓青 《小康》2010,(6):108-110
这是历届世博会中第一次将城市作为参展的主题,面对时代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城市病,城市最佳实践区提供了一个未来生活的试验场。这里不仅是展示,也是竞争,每个人都在探究“Better City Better Life”的理想命题  相似文献   

11.
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上海人高兴,中国人高兴,全世界也都高兴。 世博会已经办了一个半世纪了,功不可没。许多新技术的萌芽第一次在世博会展示,以后发展成参天大树;许多新产品第一次在世博会出现,世人惊艳,并且从此走向世界。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在这里互相交流,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友谊,这是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大事。  相似文献   

12.
张晓玲 《人权》2012,(6):16-18
人权是根源于每一个人的尊严而产生的权利。追求幸福和有尊严的生活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比如,2012年3月,全国人大高票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一次明确写入了这部重要的基本法律之中,这是中国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人权快速发展和进步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3.
对犹太民族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犹太人不仅在经商、治学等方面很成功,其凝聚力也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这也是犹太民族历经磨难而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那一次记者随团访问以色列,看到了这种凝聚力产生的原动力之一——传统教育,对青少年来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德育。  相似文献   

14.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是国际社会为了提高全球妇女地位、实现两性平等进行的努力的一个里程碑。北京会议以及在怀柔同时举办的非政府组织论坛吸引了将近47000人与会,是当时也是到目前为止聚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代表人数最多的一次联合国会议。  相似文献   

15.
借着采访的机会,笔者去了两次。一次是上午十点。这个时间,刚刚营业的“尚和堂”显得静悄悄的,只有姚觉如一个人在整理桌上凋谢了的水仙花。这家位于福州三坊七巷里的吞品店是在“香”上做足了功夫,各个角落里点放着的香炉里传达出来的气息配着古琴《关山月》的曲子,哪怕是性子再焦躁的人,耳闻目睹此情此景也会变得轻声细语了。在“尚和堂”的后厢房看主人点香泡梅子茶,  相似文献   

16.
《前进论坛》2008,(1):42-42
章师明(原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今年我已经86岁了,这次能够作为一名提名代表来参加农工党十四大,我感到很荣幸,所以感想也很多。在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中,只有两个人参加了十次以上的农工党全国代表大会,一个是我,一个是管仲伟同志。我从1947年开始从事农工党的党务工作,到2007年正好60年。  相似文献   

17.
春末夏初,万物欣欣,这似乎是一个更适宜称贺的季节。然而柏杨走了.一片云彩遮掩了明媚。一个指责中国人丑陋却也反被指责的中国人.一个没有一本文凭、结过五次婚的89岁的男人.一个“十年小说、十年坐牢、十年杂文、十年著史”的作家.一个“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独立批评者走了。  相似文献   

18.
痴迷,造就了同学眼中的“美女公关策划师” 1968年7月,我出生在上海市一个普通的教授家庭。父亲是湖南长沙人,母亲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那时,父亲在湖南长沙的一家医院工作,母亲是上海一家科研院校的教授,所以自我记事的那天起,父母就长期分居,全家人一年也难得聚上几次。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在无人售报点,看到有两个人拿了报纸,其中一个人一边掏钱一边说:“其实不给钱我也照样可以把报纸拿走。”另一个人马上说:“不要这样,做人还是要讲档次嘛。”无独有偶,又有一次,我在大街上走,前面走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手拿着一叠纸,一面撕着一面就把纸往地上扔。另一个人说:“你看你把马路弄成这样”。这人毫不在乎地说:‘’没关系,不然要扫马路的人干什么?”另一个人则说道:“人和人不一样,总还是要做个有档次的人吧。”对这两件事我当时并未介意,但后来回味起来,倒觉得很有嚼头。我不仅感受到社会上存在的关于…  相似文献   

20.
旁观警察     
与文友谈写作,文友说写作者必须善于观察生活读懂人。我说我是写警察的警察,我一直生活在警察之中,应该说是最熟悉警察和警察的生活。文友说未必,站在蚂蚁群中看蚂蚁是一回事,站在高山上看蚂蚁又是一回事,成天与一个群落的人相处,你少了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你应该跳出来,换一个角度看警察。我觉得这话有道理。一次是乘火车,出门在开,只要不是公差,大多是穿便衣,穿便衣的时候,口袋的证件不往外掏,你当然是老百姓。那次是半夜在一个中途站上的火车,买的硬卧车厢的中铺,睡梦中突然感到小腿被人猛地打了一巴掌,很痛,人也吓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