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张力的增大、人们需求增长与需求满足滞后之间矛盾的激发、个人社会挫折感和社会不公现象,引发现阶段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群体性事件的妥善处理应采取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加强法制建设,把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纳入法制轨道;拓展群众表达意见的渠道;公安机关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出击、综合治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的群体性事件预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预防主体单一,社会矛盾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违背群体性事件预防规律,社会矛盾易激化;不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未来我们应贯彻"治理"理念,加强实现多元善治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准确把握群体性事件预防规律,确立正确的预防思路;恪守法治原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3.
所谓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是指多人集聚,到上级党政机关及有关部门提意见要求、反映情况,破坏正常办公秩序或生产、经营秩序的活动、当前,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局部稳定,牵涉了各级党政机关及有关部门领导的精力,产生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后果,已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之一。为此,笔者试就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的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姚毅奇 《人民政坛》2014,(10):38-38
<正>根据《2012-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社会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群体性事件是地方矛盾纠纷激化的突出表现,是民众维权与地方维稳交织的难题。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与社会管控失当有关,与行政执法(司法)瑕疵、失职、渎职行为有关;与机关效能低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祟有关;与特权思维、人治思维有关。有学者经过深入考察研究后认为: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可充分发挥领导者的能力智慧,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渠道,多管齐下,采用情、理、法结合  相似文献   

5.
“群体性事件”是对某些具有社会性特征的事件的统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各种利益格局重新分配调整,各种思潮和观念交错影响,我国社会已步入群体性事件多发阶段,其背后是社会问题的日趋突出和社会矛盾的综合集结。大众传媒作为公众了解信息的通道、守望社会的窗口、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以及社会舆论的引导力量,其在群体性事件处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行使着重要职能。媒体作用发挥得当,会对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和处理起到积极的引导与消解作用,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大众传媒的功用主要体现为:信息公开的窗口,客观报道的媒介;利益表达的通道,社会矛盾的减压阀;群众监督的利器,引导舆论的关键;社会和谐的柱石,公民社会的推动器。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的社会重大热点问题,是社会矛盾集中反映和激烈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近几年瓮安、孟连、陇南、石首等事件先后发生,对群体性事件的关注达到空前的高度,但公安学术界的灵敏度似乎不够。我们理应对一些问题进行新的论证。在贫富差距、住房、就业、医疗、环境污染、征地拆迁等一系列问题解决之前,在社会对话和解决的良性机制真正建立之前,可以预见,群体性事件在我国还将长期存在,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也将长期进行。不断追踪、探索、预测群体性事件中的新问题是学界同仁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7.
社会燃烧理论视角下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互联网作为载体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介绍了社会燃烧理论及其用于网络群体性事件分析的适用性;详述了社会燃烧理论与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要素:社会矛盾是燃烧物质,网络助燃剂系行为动员和情绪动员所起的作用,社会点火温度是刺激性事件;论述了网络助燃剂对刺激性事件和社会矛盾的集合器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发现阶段中国发生群体性事件有三大主要原因。向现代社会转型是其发生的客观社会背景 ;现阶段人民内部的经济利益矛盾、政治利益矛盾和社会利益矛盾等方面的集中突现是其发生的直接原因 ;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腐败现象、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工作作风和官僚主义作风是其发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定位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成长涉及的领域广泛,其中社会稳定是全局性、长期性、基础性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转轨、政治转型以及社会变迁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不可回避的矛盾和问题,由此引发的社会冲突、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群体性事件俨然成为国家治理成长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当前我国对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多为社会学、公安学、管理学甚至经济学等学科视角,而缺乏从党建视角的分析。从党建视角出发,透过群体性事件现象,抓住群体性事件是党群关系恶化的极端表现这一本质,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预防和治理途径,并努力将这种分析视角形成一种能够分析较大一部分群体性事件的既定分析范式,从而对遏制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态势起到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矛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科学分析和判断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矛盾思想,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社会的矛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重大群体性事件之所以多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看,这是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能否积极预防、妥善处置好群体性事件,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要做到对群体性的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必须做好以下工作:建立健全思想引导机制,加强完善情报信息工作体系,建立完善教育和疏导系统,建立完善依法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有关法律法规等等。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有一定数量群众参与的,通过表情达意的形式,以期实现群体目的的信访、走访、静坐、请愿、闹事、集会、罢工、游行、示威,乃至围堵冲击党政机关、拦截铁路、道路交通等影响社会稳定的聚众性上访活动。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地区社会治安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既有奴隶社会的沉渣泛起,又有在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给彝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造成极大危害。通过对凉山彝族地区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实际情况的分析,归纳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点,分析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提出群体性事件处置措施,对于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过程中,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利益关系的调整,群体性上访、静坐、罢工等闹事事件不仅难以避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呈增多趋势.因此,认真分析研究群体性闹事的特点,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对策,是各级公安机关目前在维持社会稳定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试就十堰市1994年一季度发生的16起群体性闹事事件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矛盾的生成与“爆发”,总有一至几个关键人物起主要作用,随后相聚成群,相抱成团,发展成消极怠工或闹事或集体上访等事件。 形成群体性矛盾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种:部分或大多数职工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有的实际困难得不到解决;不适应新的劳动用工制度;企业内部分配严重不公;个别领导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或表率作用极差;  相似文献   

15.
用科学发展观探寻驾驭战略机遇期群体性事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猛增,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最大隐忧。本文试用科学发展观审视群体性事件,提出坚持统筹兼顾原则,立足当前,切实解决好群体性事件;坚持以人为本,放眼长远,建立解决群体性事件长效之策。  相似文献   

16.
从舆情视角论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其预防和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胜洪 《前沿》2009,(1):114-117
群体性事件是严重破坏正常秩序的重大社会事件,随着近年来改革进程的加快,其发生频率升高,规模扩大,已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各种社会经济矛盾的集中体现,而群众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干部官僚主义作风、参与人员法制意识淡薄、别有用心者煽动等因素是其发生的直接诱因。要处理好群体性事件,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培养公民现代法治意识,拓宽民意表达的合法渠道,完善法律制度,严格依照法律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7.
目前,跨界"三大纠纷"已经成为接边地区农村矛盾的焦点,是引发跨界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导火索,也成为接边地区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以广西接边地区跨界群体性事件为研究对象,首先详细分析广西接边地区跨界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随后对跨界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现状与不足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解当前接边地区社会治理困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易文凭 《传承》2012,(22):48-49
高校校园安定和谐是高校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的基石。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对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及时化解群体性矛盾冲突,维护好高校校园的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19.
关于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特别是近几年,社会矛盾群体化明显,波及范围广,涉及人员多,解决难度大,例如让胡路区曾先后发生石油管理局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上访、技校毕业生及家长上访,红旗村部分村民上访等几个比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加强对这些群体性事件的调研分析,总结经验,摸索规律,改进工作,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对于确保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园安定和谐是高校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的基石.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对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及时化解群体性矛盾冲突,维护好高校校园的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