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西巴尔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是指除斯洛文尼亚之外的前南斯拉夫继承国--波黑、克罗地亚、马其顿、塞尔维亚和黑山--加上阿尔巴尼亚等5个国家.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8日,欧盟委员会发表了入盟谈判的年度评估报告,对欧盟与土耳其和6个巴尔干国家的谈判进程进行了阶段性评估,并在附件中提出了欧盟未来扩大的新战略。新战略称,欧盟今后的扩大进程会更趋谨慎、缓慢,接纳新成员将视自身的“融合能力”而定,即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候  相似文献   

3.
李俊 《国际资料信息》2006,(3):21-26,39
2005年,中东欧国家的政治形势稳定中有问题、经济增长中有困难,自然灾害成为安全大敌,外交上各国因西进程度不一而有所区别,西巴尔干①国家入盟取得积极进展。一2005年腐败丑闻不断冲击中东欧政坛,导致部分国家执政党败选或领导人辞职。而经历战火、转型起步较晚的波黑、塞黑呈  相似文献   

4.
崔宏伟 《欧亚观察》2000,(4):13-15,12
1993年欧盟哥本哈根首脑会议正式决定。吸收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并提出了入盟标准: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制度,包括法制、多党制、尊重人权、保护少数民族权及多元化社会;在经济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应付欧洲统一大市场竞争压力;在法律上要与欧盟的法律框架一致,遵守欧盟法律的权益和义务。之后,欧盟相继为中东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协议和具体的标准,并定期对候选国的入盟准备进程进行审查评估。中东欧国家以欧盟制度为参照物,完全按照欧盟的政治、经济和法律标准打造自己,各个国家都先后规划了加入欧盟的一体化战略。  相似文献   

5.
1993年,欧盟哥本哈根首脑会议作出历史性决定:承诺当10个申请入盟的中东欧国家政治和经济条件成熟时,吸收它们为欧盟成员。1997年欧盟卢森堡会议决定开始同波兰、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进行入盟谈判,中东欧国家入盟进程正式启动。科索沃战争结束后,欧盟决定加快东扩步伐,并于同年12月在赫尔辛基首脑会议上将谈  相似文献   

6.
中东欧十国争取加入欧盟进程、问题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7月,欧盟委员会制订《2000年议程》,提出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爱沙尼亚申请加入欧洲联盟的5个中东欧国家以及塞浦路斯为第一批入盟候选国,1998年3月各国与欧委会开始进行入盟谈判。1999年12月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又决定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拉脱维亚、立陶宛5国以及马耳他为第二批入盟候选国,并从今年2月起开始启动入盟谈判。至此,中东欧7国和波罗的海3国都可以平等地位竞相争取尽早加入欧盟。不管是第一批候选国还是第二批候选国都迫切希望能早日入盟,实现回归欧洲的宿愿。多年来各国为此作出了许多努…  相似文献   

7.
2004年是中东欧国家①值得记住的一年,首先它是“大选年”,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选举或领导人更迭,而巴尔干国家特别是科索沃地区仍有安全隐患。其次它是“增长年”,多数国家经济都有所增长。第三它是“入盟”年,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等首批候选国加入欧盟,标志着这部分国家完成自身的转型历程,实现了自柏林墙倒塌、苏东剧变后又一次重大转变,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一2004年,中东欧许多国家因选举或政府提前下台而领导人更换频繁,党派斗争激烈并直接导致部分国家政府倒台。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波黑的国家前景和科索…  相似文献   

8.
欧盟的东南欧战略与东南欧的“欧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 ,东南欧成为了欧洲最不稳定的地区 ,“巴尔干化”的幽灵再次在欧洲徘徊。科索沃战争后 ,欧洲对于东南欧的战略日渐明晰。巴尔干欧洲化的可能性已经开启 ,欧洲已将巴尔干的欧洲化作为其长期战略的组成部分。本文在对冷战后欧盟与东南欧国家关系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于欧盟对东南欧战略的背景及其内容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在东南欧与欧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制度鸿沟 ,制度趋同看来是弥合制度鸿沟的惟一出路 ,而要实现制度趋同 ,必须借助于欧洲化的力量。只是因为欧盟提出了稳定与联系进程 ,才使巴尔干国家在黑暗隧道中看到了欧洲化的一线光明。文章最后从欧盟的角度和东南欧的角度对于“欧洲化”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部分中东欧国家在加入欧盟两年后,相继发生不同程度的内政与社会危机,或可称为“入盟后综合征”。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在转轨及其申请加入欧盟的过程中很多问题被掩盖或被忽略,而在入盟后开始集中暴露出来。它在一个时期内将对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及欧盟的扩大与深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欧盟获得在欧洲东部原苏联势力范围发展成员的难得机会。2004至2007年,该地区国家大批入盟改变了欧盟及欧洲面貌。同时,欧盟在东扩进程中也经历了波动与调整。当前,欧盟东扩因乌克兰危机爆发严重受阻,有关政策考虑受到震动。  相似文献   

11.
中东欧10国分两批先后于2004年和2007年加入欧盟,这使欧盟成为一个拥有27个成员国、近5亿人口的大家庭,内部利益更加多元化。中东欧国家由于其自身的地缘、经济特性与利益诉求,正在并将继续对欧盟的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但从目前来看,这种影响更多为中东欧入盟/欧盟东扩进程本身所带来的客观影响,中东欧国家主动发挥作用及其对欧盟相关政策的影响力仍然相当有限。  相似文献   

12.
2002年的欧盟形势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欧盟的政经形势令世人瞩目。欧元于1月1日在欧盟12个国家的3亿人口中正式流通,中东欧和南欧10个国家被定于2004年入盟,这两件欧盟一体化进程中突出的大事,以及欧盟制宪进程正式启动,共同防务和外交政策出现新的进展,所有这些堪称是欧洲一体化建设的亮点。  相似文献   

13.
浅论中东欧国家政治体制的欧盟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欧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发生剧变后,开始了其体制转轨。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政治体制方面出现了与欧盟原有成员国的模式接近并趋同的过程,即欧盟化的过程。这种趋同既有中东欧国家自身的原因,又有欧盟的驱动和压力,欧盟对于中东欧国家的欧盟化过程提供了帮助和支持。当然,中东欧国家与欧盟原有成员国的模式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中东欧国家既面临本身机制转轨的压力,又面临加入欧盟的压力。这种双重压力在它们入盟后仍将继续存在,并影响其政治体制运行的质量和在欧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1997年12月12—13日,欧洲联盟15国在卢森堡举行首脑会议,就欧盟第5次扩大的程序和分批入盟谈判的国家名单,以及设立欧元理事会等重要问题达成协议,会议结束时通过了最后声明。这次会议标志着欧盟向中、东欧扩展的进程正式开始。 一、会议成果 欧盟首脑会议由东道主、欧盟现任轮值主席国卢森堡首相让—克洛德·容克主持,欧盟执行委员会主席雅克·桑特也参加了会议。会议取得以下重要成果: (一)欧盟东扩正式启动。会议根据欧盟1997年7月16日通过的《2000年议事日程》,决定正式启动吸收10个中、东欧国家和南欧岛国塞浦路斯加入欧盟的进程。会议认为欧盟的扩大“是一个全面的进行性的过程”,将根据每个申请国准备工作的情况分阶段完成;欧盟扩大首先必须根据阿姆斯特丹条约加强和改善运转机制。会议还强调指出,上述11国被确定为接纳入盟谈判的国家,所依据的是同样的标准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方雷 《国际观察》2003,(4):47-53
欧盟从1993年哥本哈根首脑会议最初提出东扩构想到2003年4月10个中东欧国家在希腊的雅典正式签署入盟协议,欧盟东扩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并且至今依然面临着诸多现实困难和挑战。东扩在对中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转型产生巨大促进作用的同时也给现有成员国和中东欧候选国带来利益期盼和差异。  相似文献   

16.
2004年5月1日,欧盟隆重吸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塞浦路斯和马耳他10个东、中、南欧国家入盟,实现了其历史上第五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现在,欧盟西起大西洋,东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接壤,北至波罗的海,南与地中海毗邻,已拥有25个成员国、4.5亿人口和400万平方公里面积.这个"大欧盟"的出现,是欧洲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标志着战后欧洲分裂的结束.欧盟这一轮东扩的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但也是复杂而多层面的.  相似文献   

17.
欧盟东扩中的"波兰现象"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兰在入盟过程中的种种作为被称作欧盟东扩中的“波兰现象”:在入盟谈判中要价高且从不肯轻易让步 ;时常就欧盟一些重大问题出来“搅局”。“波兰现象”的形成背景 :波兰拥有成为“欧盟东扩第一国”的客观优势和条件 ;波兰几百年遭外族入侵和奴役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交屈从于苏联的历史导致其大国抱负膨胀 ;波兰国内反对牺牲国家利益加入欧盟的呼声较强 ;伊拉克战争后波兰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得到强化等。“波兰现象”对欧洲一体化发展前景具有两方面的影响 :东扩后“波兰现象”在欧盟内部有可能会成为一种持久性的外交行为 ,并且在其他中东欧国家被扩大化 ;伊拉克战争中受到一定损害的“魏玛三角”经调整后再加上英国 ,可能成为欧盟扩大后的领导框架  相似文献   

18.
捷克经济平稳发展孙建蓉,王莉一经过五年多的经济转轨,捷克已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它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如波兰,但总体形势优于东欧诸国,是东欧国家中经济形势最稳定的国家,欧盟已把它列为入盟的首选国家。(一)宏观经济长势较为稳定。(1)生产平缓回升。经过1990...  相似文献   

19.
在土耳其申请加入欧盟的过程中,国内库尔德问题是导致其入盟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土耳其对民族问题的偏激观念,加之土耳其法律对库尔德人争取民族权利的限制,土耳其国内库尔德问题始终难以得到解决。目前,库尔德问题不仅使土耳其无法达到欧盟的"哥本哈根规则"要求,而且还加深了土耳其和欧盟双方民众之间的隔阂,使得土耳其入盟的前景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相似文献   

20.
丁工 《亚非纵横》2014,(3):16-27
尽管土欧关系随着近期高官政要的频繁互访而再度转暖,土耳其举步维艰的入盟之路似乎有望迈出新的一步,但从长远来看,土耳其入盟的政策取向出现波动,此轮入盟谈判的前景依旧不容乐观,很有可能再度陷入谈判-停顿-再谈判-又停顿的周期性循环。随着土欧实力对比的消长起落,土耳其国民的集体心态变迁和国家利益的研判认知,将对土耳其制定加入欧盟的战略谋划和策略选择产生根本性和方向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