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法业务文选》2011,(26):51+49
问:《戒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自愿戒毒是如何规定的答:禁毒法对自愿戒毒作了原则规定:吸毒人员可以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吸毒人员主动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不予处罚。考虑到自愿戒毒与公安机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1)指出,我国整体禁毒形势向好,吸毒群体增长率总体下降,但同时合成类毒品的使用比例已超过传统毒品,且吸毒人员呈年轻化趋势,吸毒人员肇事肇祸影响公共安全的风险依然存在。四川作为在册吸毒人员规模全国第二的省份,如何更好发挥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有力指导地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有效保持强制隔离戒毒成效,  相似文献   

3.
正吸毒人员管理不仅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难点,也是社会管理的一大难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吸毒人员既是违法者,又是毒品的受害者、病人,在对其违法行为惩戒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对其救助。而戒除毒瘾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出所之后,往往面临复吸的风险。据统计,吸食海洛因的吸毒人员在解除强制戒毒后,其在一个月内和一年内的复吸率分别高达54.8%和88.2%1;  相似文献   

4.
1.2011年1月30日公安部、卫生部令第115号公布2.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规范吸毒成瘾认定工作,科学认定吸毒成瘾人员,依法对吸毒成瘾人员采取戒毒措施和提供戒毒治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5.
吸毒行为是一个从生理依赖到心理依赖的成瘾过程,俗话说:一日吸毒,终生想毒;身瘾可戒,心瘾难除.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分析表明,戒毒人员在吸毒成瘾的过程中,有着较为明显的变化规律,其中包括生理变化和人格变异.……  相似文献   

6.
随着“呜呜”的警笛鸣响,一辆满载30名特殊人员的警车驶进了安徽省戒毒康复中心(省戒毒所)的大院,30人当中有26人是吸毒人员,其中年龄最大的四十几岁,最小的还不到20岁,在进行完体检后,他们将被送进中心内的急性脱毒区,在那里进行强制戒毒。就在这天上午,一名自愿戒毒的吸毒人员在家人的陪同下,也走进了戒毒中心的康复中心,他将在这里进行自愿戒毒。在省戒毒康复中心内,戒毒人员分作两部分,一部分是戒毒所内的劳教戒毒人员,另一部分是自愿戒毒人员,这部分人员实际就是进入康复中心进行住院治疗。在康复中心的大门上,“远离毒品,重塑人生”8…  相似文献   

7.
2008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禁毒法》,以强制隔离戒毒取代了劳教戒毒,并对我国的戒毒模式进行了功能重构、体制重构和法律重构,建立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为主要内容的戒毒工作流程。《禁毒法》的理性在于对吸毒行为和吸毒人员有了更全面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从降低复吸的实际出发,用人文关怀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154名吸毒人员的心理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54名吸毒人员的心理分析与探讨周健针对当前社会上吸毒人员增加和戒毒后复吸率高的问题,作者对154名吸毒人员的吸毒心理及其个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对当前戒毒工作的建议。调查资料1.在案吸毒人员154人的一般情况:职业,个体户及无业人员102人(66...  相似文献   

9.
彻底戒绝毒瘾是个世界性难题。当前,国内吸毒人员居高不下,戒毒人员复吸率高、回归社会难的问题仍很突出。戒毒人员屡戒屡吸现象始终困扰广大禁毒戒毒工作者,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不断完善"三期四段五步"的戒毒流程,切实提高教育矫治质量,开展与公安、社区、科研机构等部门在戒毒领域的合作,在降低戒毒人员复吸率这一顽疾面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何进一步做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帮助戒毒人员关爱生命、拒绝毒品、回归社会,是当前最为现实的问题。探索创建戒毒实验班,就是基于进一步加强对吸毒人员这一特  相似文献   

10.
强制戒毒期间折抵刑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靖 《犯罪研究》2007,(6):60-62
随着吸毒人员刑事犯罪数量的增加,对吸毒人员的强制戒毒期间是否可以折抵刑期的问题,由于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造成司法实践中出现强制戒毒期间折抵刑期的法律适用混乱现象。一、强制戒毒的性质及适用折抵刑期的争议强制戒毒是公安机关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依法强迫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  相似文献   

11.
李姝音  黄莺 《政法学刊》2005,22(3):72-74
我国法律规定吸毒违法,吸毒必戒。我国的禁吸戒毒采取以强制戒毒为主,其他戒毒模式为辅的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的20多年,我国的强制戒毒制度在挽救吸毒人员,消除毒品的社会危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毒品形势依然严峻和高复吸率的现状,强制戒毒制度面临诸多难题,如强制戒毒法律滞后,制度本身缺陷等,需要完善,如整合戒毒资源,提高管理水平,采用科学戒毒手段等。  相似文献   

12.
徐卓超 《法制与社会》2011,(35):214-214
随着《禁毒法》及《戒毒条例》的公布与实施,对于吸毒人员如何进行戒治与康复已经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对于吸毒人员来说进行两年的强制隔离戒毒只是戒毒的开始,而非戒毒的终止,更为重要的道路要在其走出大墙后完成。但是目前社区戒毒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主要问题与相关的建议两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劳教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执法机关,承担着“教育、感化、挽救”劳教人员的重任。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人大常委会赋予劳教机关收容吸毒类劳教人员的职能以来,劳教场所的吸毒类劳教人员从无到有,并呈快速增长之势。加强对吸毒类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工作,成了劳教机关的主要任务之一。10多年来,劳教机关广大民警,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劳教戒毒成效显著,吸毒类劳教人员的所内毒瘾戒断率达到了100%。据我省劳教局对部分温州籍吸毒类归正人员的调查,5年以上毒瘾戒断率为14.62%,远远高于其他戒毒模式,但复吸率仍在80%以上,这表明所内的戒毒成果巩固率不…  相似文献   

14.
戒毒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劳教戒毒已成为戒毒工作的主战场。从武汉市劳教系统收容劳教人员近10年的实践来看,吸毒劳教人员与日俱增,据今年全市劳教工作会议公布的资料显示,吸毒劳教人员占劳教人员总数的51%以上。如何加强对吸毒劳教人员的管理,如何提高毒瘾戒断率、提高教育矫治质量、降低复吸率,是现在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劳教民警必须面临和解决的严峻问题。按照“十六大”提出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时代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吸毒劳教人员管理及教育矫治专业化模式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15.
2008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正式实施,《禁毒法》明确把强制隔离戒毒确定为我国禁毒戒毒工作的法定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戒毒工作的核心之一.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在禁毒戒毒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180万名,相比2016年降幅超三成;全国戒断三年未...  相似文献   

16.
刘金城 《检察风云》2005,(20):40-41
众所周知,戒毒是一道世界难题。有道是,一朝吸毒,终身戒毒。可见戒毒过程之艰难。然而,闸北区自“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体系建设”试点起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32名禁毒社工呕心沥血为684名现行吸毒人员倾心服务,重点开案达150余个。目前,吸毒人员戒断毒瘾一年以上的有241名,阶段性戒断率达35.2%。有关禁毒专家称,这是戒毒史上的一个奇迹。面对吸毒群体,禁毒社工是怎么做的呢?笔者深入实地,探访其中的奥秘。这里有一个女性戒毒沙龙让吸毒人群聚首,历来被认为是犯下戒毒工作的大忌。对吸毒者能否通过沙龙形式进行集体指导帮教呢?彭浦镇的禁毒社…  相似文献   

17.
谢伦 《中国司法》2014,(7):93-96
正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司法部工作汇报时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形势下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指明了方向。彻底戒绝毒瘾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也是作为从事戒毒工作人民警察殚精竭虑、孜孜以求的目标。吸毒人员戒断难、巩固难,屡戒屡吸、高复吸的问题突出,究其原因在于吸毒具有成瘾性。吸毒成瘾是因吸毒人员反复使用毒品而导致的慢性复发性脑病。吸毒人员不顾后果、强迫性寻求及使用毒品的渴求是由生理和心理多方面复杂原因所致。因此,  相似文献   

18.
吸毒成瘾而又不宜收入强制戒毒所的人员(笔者称之为高危吸毒人员)与一般吸毒人员相比较,其吸毒所消耗的社会财富、危害个人身体以及所滋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治安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要大得多。怎样做好对高危吸毒人员的戒毒和康复工作,从根本上减少直至消除他们吸毒带来的各种社会危害,一直是公安禁毒部门面临的一个老大难、但又不得不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建议,公安、卫生和民政等部门,成立有关对高危吸毒人员收戒和康复的专门机构或者联动戒毒中心。  相似文献   

19.
吸毒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目前,我国对吸毒防治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甚至脱节,手段单一,在戒毒工作中无法为戒毒人员提供强大的情感、经济支持,社会支持网规模小,戒毒成功率较低,复吸率高,不注重吸毒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不重视在吸毒防治工作中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本研究以社会工作方法对戒毒的介入为视角,尝试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去探讨戒毒工作,旨在戒毒工作中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方法的作用,从而为我国的吸毒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提示,以有效遏制吸毒行为,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20.
赵毅  王平  郑振玉 《中国司法》2007,(11):34-36
吸毒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吸毒以及所引发的违法犯罪、艾滋病传播等问题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公共健康和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影响。减少毒品供应、减少毒品需求、降低毒品危害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解决毒品问题的重要战略。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对吸毒人员的感化和管理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减少毒品危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劳教戒毒工作是我国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安强制戒毒、社会自愿戒毒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我国的戒毒工作体系。近年来,按照国家禁毒委的统一部署,劳教系统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