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念馆的同志请周恩来题词,周恩来诚恳地说:“今天我就不题了,这个任务我带回去,我要写经验和教训寄给你们。”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研究讨论话剧剧本《屈原》时,周恩来同志对历史剧创作的原则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讲完后,笑着问身边一位同志:“你的意见呢?”那位同志急忙答道:“没有意见,同意您说的。”周恩来同志听后很不高兴,严肃地对那位同志说:“怎么可以没有意见呢?遇到问题,你不思考吗?我不喜欢你们一来就同意我的意见,那还要讨论做什么呢?共产党员应该善于思考,应该有自己的见解,要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甚至相反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记得“延安名角”1940年8月底,周恩来去苏联治疗臂伤后经延安返回重庆,在红岩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同志们都非常高兴,因为他回到红岩使整个气氛都改变了,大家在生活上好像也活跃起来,所有同志对他都非常尊敬爱戴。恩来同志本人对大家都很亲切,没有一点首长架子。那时,我对他不熟悉,在延安的时候听过他作报告,我们从延安新来的这批年青人在离开延安前,他和其他首长一起接见过我们,他还和我开过一句玩笑,说我是个“小广东”。有一天,我抄完急电,小鹏不在,我拿着一叠电报到恩来同志处,他很快专心地读完,抬头看见是我,有点惊愕地说:“你不是…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20年了。我同周恩来同志接触中的一些往事至今记忆犹新,可以说它们在某些方面对我的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那是1941年9月,党组织从延安调我到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当时,周恩来同志任南方局书记,负责国共谈判、统一战线和国统区、敌占区党的地下工作。能到周恩来同志身边工作,我心里十分高兴。在延安,我多次听过周恩来同志的报告,受到很大教育,对他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也早有所闻。我想,到重庆后,他一定会问起延安的情况。为此,我就延安的学习、生产等方面的情况作  相似文献   

5.
原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撰写的《风雨40年》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随着运动发展到出现打、砸、抢、到处夺权,一片混乱时,一些部长级的老同志意见越来越大。他们有时也会到总理值班室发牢骚,讲一些对“文革”不满的话。这些话反映到周恩来那里,他很焦急,生怕这些老同志发牢骚会带来麻烦,他就很难保护他们了。所以,他多次对老同志们说:“你们说话时一定要小心,如果你们再这样讲,发牢骚,我也没法保护你们了。”他让周家鼎传他的三句话  相似文献   

6.
重要的人生抉择 1946年10月,我和爱人周薇一起,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参加了东北新华广播电台工作,不单是谋求职业,同时也是政治上的抉择。台长赵乃禾同志接待了我们,他说:“你来之前,军大文工团团长曾参同志已向我详细地介绍了你们的情况,欢迎你们参加党的广播事业。”乃禾同志随即找来一份“合江日报”,让我读给他听,我要求准备一下。他说:“不用准备,就这样念吧。”看来这位台长不只是听听声音,而且要考验一下我的文化程度。大约进行了10分钟的试读,听  相似文献   

7.
永远的怀念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杜声显同志来找我,说是3月1日要在剧场为周恩来总理百年诞辰举办一个专场演出,让我一定去。我一接过请柬,看见总理当年和剧院同志的那张合影,眼泪不知不觉地就落了下来。 小杜说:“看你,看你,同志们都说好了,这回谁也不许哭,大伙儿都高高兴兴的,因为总理并没有离开我们,他一直和我们在一起。”他是笑着说的,可眼泪滴溜溜地在他眼里打转。 进了剧场,果然大家都高高兴兴、穿戴得漂漂亮亮  相似文献   

8.
(七)和平之路——基辛格一提起越南战争的往事,“总免不了有一种痛苦忧伤的感觉”,他在寻求“一个体面和自尊的解决办法”.周恩来告诉他:你们走就是了嘛!二战以后,有些人就是手伸长了.吃了亏.你们是一个,还有第二个学你们台湾问题的讨论告一段落.“阁下不是要谈一下印支问题吗?”周恩来开门见山地问.基辛格说:“印支问题是我唯一有书面发言稿的另一部分.……每次我读书面东西时,起码要占五十分钟.今天我不准备这样做,这是出于对总理极大的尊重.”大家笑了,基辛格也笑了.笑,其实并不轻松.  相似文献   

9.
人的一生,总有值得回首的最美好的时刻。1954年4月15日,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时刻。这天,我正在司令部值班,突然,接到李参谋长的电话,叫我立即赶到他那里。我一进门,就见五连长也在那里,参谋长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然后高兴地说:“党委研究决定,让你们两位同志去完成一项光荣的任务,你们猜猜看,是什么任务呀?”我说:“是随首长外出吧?”李参谋长笑着点了点头说:“嗯,但这只猜中了一半”。我们急不可持的望着参谋长。参谋长收起了笑容,神态严肃地说:“周总理要去日内瓦出席五国外长会议,派你们二位同志随卫。”听到随卫…  相似文献   

10.
到西柏坡接受特别任务 孙友余在石家庄中央统战部学习文件,熟悉党的政策,有三个多月。1948年11月初,中央办公厅通知,要他去西柏坡中央书记处,任弼时和周恩来有事要谈。刘少文也同时接到通知,到统战部来,与孙一同去西柏坡。 他们先到任弼时办公处,一进门,看见王治等在那儿。王治这时是中央统战部行政科科长,他说:“任弼时同志直接领导过我,不知这次叫我来有什么事。”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一生温文尔雅,素有“儒相”之称,他爱憎分明,从不轻易对自己的同志发脾气,但1959年夏,周恩来却因为工作人员为他稍微装修了西花厅而大动肝火。 “我不能带这样的头” 周恩来入城之后,一直和邓颖超住在中南海西北部的西花厅。西花厅是一幢平房式的古建筑,外观极为陈旧,壁漆斑驳陆离,砖制地面,墙皮脱落,各种设施都很差。建国之初,国家百废待兴,自然无法修缮。国家经济状况逐步好转之后,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简修一下西花厅,都被周恩来拒绝了,他说:“怎么能为我花这个钱?你们想都不  相似文献   

12.
1952年秋天,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到上海检查工作,会见了当时在华东幼儿园工作的周恩来表姐龚志茹。童友重逢,往事悠悠。周恩来在回忆童年美好生活的同时,高度评价了表姐的育幼工作。这时,龚志茹不无惋惜地说:“美中不足的是,你们没有一个孩子……”“谁说没有?”周恩来抬起头,望着邓颖超说:“我们有十个!”“是的!”邓颖超心领神会。周恩来接着又解释说:“是的,十个。  相似文献   

13.
雷锋的先进事迹,在1963年1月就已经引起周恩来的注意,并得到了周恩来的高度赞誉。在这年1月的春节期间,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对文艺界人士说:“你们这些作家,应该大量地反映我们时代的英雄人物。东北有一个战士叫雷锋,他的事迹可以写一写……” 《毛主席的战士——雷锋》长篇通讯于1963年2月7日的《人民日报》刊出当晚,周恩来和邓颖超就在灯下谈了这篇稿件。周恩来还亲自给《人民日报》社社长吴冷西打电活,他指示说:雷锋是个好战士,要估计到这个战士影响很大,需要很好地宣传这个典型。周恩来还叮嘱说:  相似文献   

14.
信不信由你     
“我们什么也不相信了。”“我只相信我自己。”这是当前一部分人的口头禅。有人甚至说,遇事都要首先从反面想。你说好,他就偏说坏;你说坏,他却偏说好。据说,这就叫“逆反心理”。还有人从理论上对这种状况大加赞扬、提倡,说中国所以落后就因为历来的思维模式是“求同”,现在要改成“求异”,中国才能进步。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15.
宫维民同志: 我们单位已经有半年未发工资了。我和几个同志去找我们单位的上级领导,他表示要积极想办法帮助基层解决这个问题,又话锋一转说:“你们是企业单位,开不了工资,要自己想办法生产销路好的产品,主要靠自己。与其在家坐等,不如自己找点活干。”他的话讲得我们透心  相似文献   

16.
邓颖超待客     
1963年4月2日,周恩来、邓颖超邀请《霓红灯下的哨兵》剧组的同志吃饭。邓颖超在门口迎接客人。她首先向客人说明:"总理还在接见外宾,等一会儿才能回来,要我代表他迎接你们。" 客人们进屋坐定以后,邓颖超说:"今天请你们吃饭,是恩来和我私人的事情。钱是我和恩来用劳动得来的工资。不过我们没有粮食,恩来也不愿意为私事动用国家的粮食。好在你们在家吃饭也是用粮票的,按你们的定量交,就不增加国家的开支了。还有,因为你们是难得的客人,我们备了点烟茶招待。为了节约,你们现在坐在什么地方吃过饭后还坐在原处。这样,茶水就不用换新的了。"邓颖…  相似文献   

17.
翻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和其他许多有关周恩来的书籍,都说周恩来祖辈是从祖父一辈起,由浙江绍兴迁居到淮安的,而周家人对这一问题的说法也各不相同,可谓众说纷纭。周恩来1964年8月2日下午在中南海西花厅对他的部分亲属说:“到我们祖父一辈就迁到了淮安。”周恩来的胞弟周恩寿1983年5月4日下午在北京医院对淮安的王树荣、王旭馗等说:“我们周家从绍兴迁居淮安大约在光绪中后期年间。”周恩来的堂弟周恩霔1982年6月18日在上海家中对淮安的宋立勤等说:“我曾祖樵水公大约在同治年间至苏北做官的。…  相似文献   

18.
1949年11月5日,一位刚刚留美归来的年轻人被周总理邀进中南海勤政殿,殿内已坐着好几位客人,有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都是不久前国民党当局委派的和谈代表.是国民党政界、军界的显赫人物。周总理便招呼大家:“诸位请入席吧,今天,我邀请你们大家来,一是和你们聚聚,谈谈心,二是向大家公开一个秘密。”大家坐定后,周总理指指那青年,说:“他是1936年入党的中共党员,是我们派他到胡宗南那里去的。你们一定猜不到:蒋介石的作战命令还没有下达到军长,毛泽东主席就先看到了。”说完,周恩来爽朗地大笑起来。周恩来的这番话不啻在…  相似文献   

19.
1973年1月10日,扎伊尔总统蒙博托抵达北京,开始他4次访华中的首次访问。在周恩来的“红旗”轿车里,蒙博托将军感慨系之:“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我给你们带来了扎伊尔人民的友好情谊。”周恩来频频颔首。“海尔塞拉西皇帝和尼雷尔总统都对我说,中国是非洲的真正朋友。”蒙博托真  相似文献   

20.
翻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和其他许多有关周恩来的书籍,都说周恩来祖辈是从祖父一辈起,由浙江绍兴迁居到淮安的,而周家人对这一问题的说法更是各不相同,可谓众说纷纭。 周恩来1964年8月2日下午在中南海西花厅对他的部分亲属说:“到我们祖父一辈就迁到了淮安了。” 周恩来的胞弟周恩寿1983年5月4日下午在北京医院802房对淮安的王树荣、王旭馗等说:“我们周家从绍兴迁居淮安大约在光绪中后期年间。” 周恩来的堂弟周恩霔1982年6月18日在上海家中对淮安的宋立勤等说:“我曾祖樵水公大约在同治年间至苏北做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