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从“准确、完整”标准到实践标准,这是拨乱反正的必然逻辑。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三个阶段来看,这场大讨论的显著特点一是讨论的广泛性,二是是非的鲜明性。这场大讨论的直接作用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思想和政治准备,也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较好的思想基础。是根据书本还是根据实践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历来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两条思想路线。我们要自觉坚持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以及“三个有利于”标准。  相似文献   

2.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过程中的“14个最”沈宝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经历了酝酿准备、全面展开、补课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历时三年多,经过好几个回合,从以下“14个最”可以略见这一过程的全貌。1、最早提出用实践标准研究党史,并组织高中级干部联系...  相似文献   

3.
石仲泉 《理论前沿》2008,(12):10-11
真理标准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不仅与20世纪几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相比,有着新的特点,而且对中国30年的历史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基于此,可将真理标准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比喻为“核爆炸”。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20周年。2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实现了我党思想路线上、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成为20年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思想先导。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目的就是深刻认识并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开拓进  相似文献   

5.
坚决支持和正确引导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的一大历史功绩。邓小平明确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深刻地阐述了实践标准,提出了“精髓说”;深入剖析了“两个凡是”的反马克思主义实质;他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讨论的发展;他全面总结了这场大讨论,精辟阐明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创立了“思想路线”的科学概念和一套思想路线理论,在党内得到普遍认同,使党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   

6.
真理标准大讨论,是对“文化大革命”这场大灾难历史的沉思和升华。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酝酿和准备阶段。作者在特定环境下接触到那个年代里的一些革命老前辈,从他们的深入思考中领悟到党内已经出现一个思想解放先行者的群体,正是在他们艰苦求索达到理性升华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真理标准大讨论这种思想解放的光彩一页  相似文献   

7.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震惊中华的理论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神州大地上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大讨论。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猛烈地冲破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思想樊篱,成为迎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春天到来的第一声惊雷,深刻而又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回顾20年前在中华大地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依然感到动人心魄。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是党和国家历史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长达10年的“文革”社会动乱,使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8.
为了纪念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25周年,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作为当年那场大讨论的亲历人,撰写了《关于“唯一标准”———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补充记叙》一文。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党史研究中存在的受现实影响较大、逻辑表述体系存在缺陷等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修正:一是在观念层面真正落实“党史也是历史”的理念,体现党史研究的科学性;二是构建新的逻辑表述体系,重塑中共党史的宏观骨架;三是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角研究中共党史,增加党史研究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中央党校党史部和《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了“中共党史前沿与热点问题研讨会”。20余位中共党史专家和学者围绕会议主题深入研讨,提出了许多值得注意的观点,现综述如下:一、什么是中共党史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关于中共党史研究前沿的含义,是专家学者们...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理论界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大体可划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1年6月六中全会。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特别是三中全会开始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破除了“两个凡是”和“语录标准”的框框,讨论研究进入百家争鸣时期。但研究仅是初步的,有水平的成果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12.
中共党史学科是在党史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较强政治性、理论性和现实性的学科,广大党史工作者为中共党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长期而辛勤的探索和实践。胡绳是中共党史的重要研究者和组织者,也是党史学科体系的重要奠基者和培育者。胡绳在多年的党史治学历程中形成了丰厚的理论积淀和学术成果,提出了诸多具有引领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思路,在推动中共党史学科人才队伍成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确立之际,探讨胡绳对中共党史学科的重要贡献,对于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13.
全社会都应重视教育观念的转变李仁臣(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这次研讨的题目是重大而又迫切的。转变观念是改革、发展的先导。今年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20周年。真理标准的讨论就是一次观念的转变,没有这个观念的大转变,后来的改革、开放是很难开展的。在观念大转...  相似文献   

14.
信息荟萃     
真理标准问题 讨论过程中的“14个最” 1、最早提出用实践标准研究党史,并组织八百多名高中级干部联系实际进行讨论的,是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胡耀邦(1977年提出,1978年3、4月讨论) 2、最早撰写论述真理标准问题的文稿的学者,是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1977年8—10月撰写,《光明日报》1978年1月14日印出小样)。 3、最早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的刊物,是中央学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1978年5月10日出刊的第60期)。 4、最早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作为“特约评论员”文章公开发表的,是《光明日报》(1978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理论发展的角度,对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含义、对象、针对性以及为什么要划清实践标准同理论标准、生产力标准同生产关系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同不符合实际的社会主义观念标准之间的界限,都作了概要分析和探索,提出了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发展,分别构成了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过程中,在认识路线上、历史观上、价值观上所实现的三次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对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历史贡献尹凤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科部教授)在真理标准大讨论20年后的今天,回首这场对我党我国的命运产生深远影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全过程,更加感到邓小平在这场真理与谬论斗争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及历史贡献。在粉碎“四人帮”后,当...  相似文献   

17.
纪念三大起义70周年学术研讨会述要·李东郎·“八一”前夕,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中共党史学会、中共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在中央党校联合举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研究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中共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  相似文献   

18.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比较系统地开展党史研究的第一个高峰期。毛泽东从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十分重视中共党史的研究工作,不仅积极倡导全党大兴学习党史之风,而且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如何进行中共党史研究进行了许多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在中共党史研究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实践标准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郭晓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当时主要限于真理标准是什么,而对于怎么检验,则很少涉及,这说明对实践标准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一、对实践标准的认识向生产力标准深化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它具有根本...  相似文献   

20.
实践标准与三个“有利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是与阶级性、人民性的价值主体及其价值目标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依据实践标准,才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才确立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两面伟大旗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价值主体及其价值目标比较明确,可以说,是否有利于人民军队打胜仗,是否有利于壮大革命根据地,是否有利于人民夺取政权,这就是当时的实践标准。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这一判断标准达到了实践标准与价值标准或者说认识论与价值论的统一。中国的生产力不发达,决定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必然也必须走一条不同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提出之预想的特殊的道路。对于“市场经济”、“证券、股市”等等,我们应该“以实定名”,即以实践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行此之“实”,定此之“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