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距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约25公里的翠华乡兆乌村委会有一个荒田村,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傈僳族人聚居的小山村。小山村挂在大山中腰,全村也不过30多户人家150多人,小村背后的大山被万亩山林严严实实地覆盖着。  相似文献   

2.
谁说靠农业不能致富──鲍家沟村致富达小康的调查文\郑红光代县聂营镇鲍家沟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区小村,全村16户人家,65口人,36个劳力,210亩土地分布在四梁三沟两面坡上。自然条件很差,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十分不便,既缺少矿产资源,又不便于经商。然而...  相似文献   

3.
贵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是一个深藏在苗岭山脉雷公山腹地的小小村寨。在没有公路的年代里,绵绵群山几乎把这里的山寨隔绝在世界之外。如今,公路蜿蜒曲折盘山越岭,在转入一个大山谷时,能看到南皋河水经天然石桥依村而过,石桥村名大概就由这座天工造物的拱桥而来。石桥寨的历史有多长没有史料可考,但有个曾用名,叫石桥堡,寨子不大,不足300人家,苗族占绝大部分,另外还有少数汉族等人家。全寨的住宅建筑仍以木制吊脚楼为主,依山傍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沅江上游  相似文献   

4.
城崀村事     
符史辉 《今日海南》2007,(12):46-47
城崀村,属文昌市头苑镇。它离市区六、七公里,有一条柏油路经过村口。 城崀由大村和小村组成。大村呈长形,像一条扁担,自东南走向西北。隔一条田蛹,就是小村。整体像一个“卜”字。称大叫小,是外村人叫的,本村人则以“那边村”互称。大村又分三大块:村头、村中、北截园。村头民居比较疏散,而村中和北截园则相对稠密。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的希望所在──华西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考察报告王正萍,吴秉元华西村地处江苏江阴华士镇西。1961年建村时,是个比周围村条件要算最差的穷村,欠债1.5万元。这个江南普通小村只有0.96平方公里,350户人家,1479人。在党的领导下,华西人坚持实...  相似文献   

6.
农村穷小伙,领回媳妇招来警察 话说1995年12月的一天清早,在大别山深处的一个小村落里,一阵警笛声打破了小村的安宁。警车停在了一户姓蔡的人家门口,随即下来几位警察还有几位普通百姓打扮的人,操着一口山东话喊着一个人的名字。一时间村里街坊四邻全都聚到了蔡家门口,大家纷纷议论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人说了,前几日蔡家的三儿子退伍领回了一个漂亮的山东姑娘,莫非与这姑娘有关?别说还真猜对了。那几位从警车上下来普通百姓打扮的人正是姑娘的叔叔和姑父。用警察的话来说他们是来解救被拐卖少女的。啥拐卖少女?这从何说起呢?难道这蔡家三小子真是拐卖少女的罪犯?  相似文献   

7.
安宁水井湾     
“水井湾”,一个听了就让人想家的名字,它是一个苗族村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一个朋友的引领下,我曾到过位于昆明市安宁草铺附近的这个苗族小村。  相似文献   

8.
痴人蒲松龄     
《春秋》1995,(3)
蒲松龄是个执著成癖的怪人,亦是一个饱历沧桑、深阅世相的智者。一生中除了为生计奔波外,他皆忙于科举考试,败于斯,成于斯,留给后人的有笑柄,更有文名。蒲松龄一六四○年生于山东淄川蒲家庄,时值明季。蒲家庄是个古拙的小村,村  相似文献   

9.
河南的夏家大院坐落在原阳县城南街,布局严谨、古朴典雅,堪称中国明末清初北方民居建筑之典范。   原阳县为原武、阳武两县 1950年合并后取首字而得名。夏家大院是旧阳武县最大的财主夏姓人家的私宅。   夏姓在阳武县是名门望族。据《夏氏族谱》载:阳武夏氏系出大禹,为神明之胄,支裔最为繁昌。相传明季自他郡迁吾邑之关王庙,后移居夏庄。清初复迁包厂,后寄居阳武城内,四区均有族人。躬耕读书,科弟蝉联,一邑称望族焉。自明永乐四年 (1406年 )到民国十三年 (1924年 )的 518年间,阳武夏姓受过诰封、敕授的男女族人就达 148人。 …  相似文献   

10.
"你们的到来就像雪中送炭,真是太感谢了!"一位老人用颤抖的双手紧紧握着工作组同志的手,热泪盈眶。这是7月1日发生在万载县高城镇桥溪村下段组曾有才家中的一幕,工作组为这家送来了50斤大米、一壶食用油。在平常人家,这点物品可能不怎么起眼,但对82岁的曾有才老人和与他相依为命的10岁小孙子来说,却是窘迫生活里很可宝贵的物质。送来温暖的是万载县人大常委会派出的工作组。为积极响应宜春市委、万载县委加快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总体战略部  相似文献   

11.
《上海支部生活》2012,(6):49-49
现年44岁的法国四肢截瘫人菲利普克罗松,日前从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一处海滩下水,游向亚洲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一个海滨小村,开始游泳连接五大洲的壮举。  相似文献   

12.
在临海市区,有一个钱姓大家族,13年来,6户人家18个人住在一起,已是四世同堂。  相似文献   

13.
刘公三婿     
江西布商刘公,读书不多,却经商有术,渐渐积攒起家资千万,在家乡一带受人仰视。大女二女,皆自恃美貌,又身为富家女,便发誓非富贾官宦人家不嫁。大女聘于田姓,田家乃一房地产商人,家资亦不下千万。二女聘于吴家,吴家乃两代京官人家,婿亦居高位,是一呼百应的人精。惟有三女小名唤作梅儿,  相似文献   

14.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你别冤枉人一个盗贼,潜入一户人家,从黄昏起便藏在走廊底下,他想伺机行盗、到了夜里,窗户被北风吹得“哐当”一声。这一户人家夫妻正在暖炉边相对而坐。听至响声,丈夫开玩笑说:“怕是走廊里有贼在开窗吧?”盗贼从走廊底下喊道:“你别冤枉人!”银匠偷一人...  相似文献   

15.
茶东村记事     
茶东,是广东中山市南蓢区的一个侨乡小村,人口仅六百人,而旅居海外的侨胞和港澳同胞却有一千多人。近几年来,这个村的侨联会协助政府做好侨务工作,颇有成效,牵动了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的心。  相似文献   

16.
临沧市临翔区章驮乡勐旺村委会所在地勐旺,是一个傣族、汉族杂居的大寨。全寨387户人家1725人,其中傣族129户594人。寨子位于临沧市区西北14公里处,坐落在西山脚下向东突起的丘岗上,海拔1679米。寨西、寨东分别有“南委”(小溪)和“南弄”(大河)两条溪河环绕。“南委”发源于寨西后山,自西向南,转而折东环绕寨子,在进寨口的山脚流入南弄河,最终汇入南汀河入怒江。  相似文献   

17.
一、人口与分布 保罗和路易斯认为,泰国傈僳族大概是于1921年前后从缅甸迁徙而来的.第一批进入泰国的傈僳族只有4户人家,他们住在清迈一个叫会三的村庄,同年又有另外15户人家迁到这里.数年后,傈僳族开始向四周扩散,一些人迁移到了清莱府北部一个叫多亦昌的村子.①Jiachim Schliesinger认为,傈僳族迁徙到泰国的历史最早不超过150年,其中大多数人还是在二战后迁来的.②还有的学者也认为,迄今为止傈僳族在泰国已经经历五代人,大概100年的历史.可以肯定的是,泰国傈僳族进入泰国的时间比较晚,人数也不多.  相似文献   

18.
重视建筑伦理,就是人性化的一种体现,使一个城市的建筑规划更加趋于合理和讲究,相近建筑更加协调自然,人与建筑的关系更加完美、和谐。 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对一栋建筑的认同、接纳和熟悉,但很少有人去关心一座建筑建在那个地方是否合理,是否讲理,是否符合礼仪,是否能满足公众的伦理需要。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更多的人首先关注的是有没有房子住,至于房子是否合乎礼仪,则很少受到关注。乃至在近期的一次建筑伦理会议上,一位从事建筑管理五十年的老者发出了诸多惊叹之声。其实建筑伦理并不是一个超然的事物。它研究的是建筑与人,建筑里的人与人,建筑与社会,建筑与规划,建筑与自然,乃至建筑与政治,建筑与未来的关系。它关心建筑的宜人化、人性化和自然化,它倾向于把建筑当作有生命的东西来看,让建筑与人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9.
特别推荐     
《上海支部生活》2009,(1):39-39
在中国东北铁岭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周家屯,村里住着养鹿能手曹老倔、种菜专业户刘兴旺和开办农家宾馆的孙巧巧。  相似文献   

20.
王礼 《八桂侨刊》2004,(2):52-53
黄运来先生是广东潮州普宁县人.他从有记忆起,就生活在痛苦中.因为他是“地主的狗崽子”。任何一个孩子和大人,打了他都白打,没人管;要是他打了任何一个孩子,那怕只是碰了人家一下。人家大人孩子找上门来,他的父亲都得逼他低头认错。当然还得挨一顿打。“地主崽子”还敢打人,那真是自找苦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