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浦东向全上海市及江、浙两省发放约31万册“浦东新区旅游优惠券”,总价值超过9亿元。持券的消费者在“五·一”小黄金周“抢鲜”享受到了折扣优惠。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义马市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注重从细节抓起。由义马市文明办、市教体局联合组织的“手擎一把小黄伞,争当文明小使者”活动,成为全市青少年学生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载体,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抓住“牛鼻子”──毫州市治安管理的成功经验本刊记者杨屹泰毫州,是皖西北的一个县级市,地方不大但很有名气,不只是因为这里曾经出过曹操、华佗等著名的历史人物,而且还盛产中药材和古井酒。“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药如桑麻”。清...  相似文献   

4.
3月3日-3月14日,全国人大、政协会议在公众的关注中胜利召开。公众对“两会”始终抱着高度的热情,这种关注是没有变的。而且,公众对“两会”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2009年就有90.6%的公众表示比往年更关注“两会”。  相似文献   

5.
发展公众自我服务是当今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改革的重要趋势。公众自我服务是公众与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过程,因而明确不同主体之间的角色扮演是考察公众自我服务模式的重要视角。应汲取公共服务共同生产、多中心治理等理论资源,结合中国本土情境,进一步构建公众自我服务中多元主体角色的分析框架。在公共服务供给的公众自我服务模式中,公众既是为自我生产服务的“消费者生产者”,也是与服务接受者发生直接互动的“直接生产者”,同时还是享受服务结果的“服务接受者”。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均是为了获得某种特定报酬的“常规生产者”,也是为公众提供辅助服务并且不与服务接受者发生直接互动的“辅助生产者”。特别地,政府还扮演了领导统筹者的关键角色。  相似文献   

6.
翻开从江的历史,这里曾是贵州最后一个通公路、通油路的县,全省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镇)——光辉乡也在从江。过去,只要说起从江县,人们往往和边远、闭塞、落后联系起来,这个距省城450公里的小县被人们戏称为“省尾”。今天,从江令人刮目相看。“养心圣地,神秘从江”,从江因小黄侗族大歌和岜沙抢手部落闻名,叫响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7.
徐娜 《中国减灾》2011,(9):32-33
近日,我国接连发生了多起涉及政府或企业组织的公共危机事件,包括中国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7·23”动车追尾事故、味千拉面“骨汤门”事件等,这些都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和网络热议。危机事件发生后,牵涉其中的部门以不同的方式向公众做出了解释和回应,效果也各不相同,体现了危机事件后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近日,我国接连发生了多起涉及政府或企业组织的公共危机事件,包括中国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7·23”动车追尾事故、味千拉面“骨汤门”事件等,这些都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和网络热议。危机事件发生后,牵涉其中的部门以不同的方式向公众做出了解释和回应,效果也各不相同,体现了危机事件后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2014年11月10日《光明日报》刊发吴来安的文章,文章提及公益广告是时代文化的窗口,在当今精神文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亦不可低估。究竟要怎样创制才能满足公众的审美和兴趣?首先要讲“理”。一个画面,一个镜头,如果连道理都说不清楚,公众看过后不知道该广告要宣传什么,弘扬什么,又如何引导公众思维,实现公共利益?当然,“理”必须是公众都认可的“理”。公益广告的创制还需讲“情”。无情不动人,说清了理,没有打动人心的表现,依旧不能引起公众注意。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是危机事件频发的一年,“矿难”、“苏丹红”、“甲醛呻酒”、“松花江水污染”、“天价医药费”等等,成为留存在中国公众心目中“危机”的代名词:从国际品牌到国内企业,从高等教育到医疗卫生,从官煤勾结到环境污染,无论是营利性礼会组织、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还是政府部门.在这一年相继遭遇各类危机,很多事件成为媒体集中报道和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或热点。  相似文献   

11.
一份明明白白的“权力清单”与老百姓关系更近,也更受期待。“权力清单”可以使公众有效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也可使公众从中找到保护自己的“尚方宝剑”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08,(9):30-30
2008年9月20日,巴黎爱丽舍宫在法国“遗产日”期间向公众开放。第25届法国“遗产日”活动于9月20日至21日举行。总统府公报指出,去年“遗产日”期间向公众开放的总统办公室今年继续开放,而爱丽舍宫内3处从未向公众开放过的场所今年也敞开了大门。  相似文献   

13.
断头新闻     
《群众》2013,(5):I0010-I0010
“断头新闻”指本是社会舆论特别关注的焦点新闻,在公众集中关注一段时间后,却成了没有结果的新闻。它因大众的强烈关心、欲知新闻真相而热,却又因公众热情的减退而变得没有下文(结果)。断头新闻会侵蚀公众的信任,在类似事件再度出现时,公众会陷入习惯性怀疑,出现更严重的矛盾。“断头新闻”的实质,是各种问责处理机制并未按照既定程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10月21日,来自长宁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虹桥街道干部等40多名公众代表,参加了上海一中院的“公众开放日”活动。这是该院继开放本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司法公开,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的新举措。来访公众代表参观了该院的诉讼事务中心、信访立案大厅、法制文化长廊等设施,旁听了部分正在开庭的刑事、少年案件和民事远程案件的审理。  相似文献   

15.
陶家平 《人大论坛》2011,(11):24-25
从“南京的彭宇案”到“天津的许云鹤案”,惹上官司。下面笔者选举了一组案例对做好事者、解,希望能对公众有所帮助。很多公众对做好事产生的恐惧,害怕好心受益者以及第三人之间的法律责任进行讲  相似文献   

16.
如何进一步增强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参与是建设项目在立项阶段或前期准备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目前已将其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但由于对具体操作没有详细规定,使得“公众参与”实践起来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一、公众参与的含义“公众参与”(PublicParticipation)从社会学角度讲是指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权利、义务范围所从事的有目的的社会行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则是指项目方通过环评工作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方交流,其目的是使项目能被公众充分认可,并提高项目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干部队伍科技素质基本状况调查“中国公众与科学技术”调查组执笔:姚昆仑近几年来,中国科协和国家科委有关部门决定每两年联合开展一次“中国公众与科学技术”的抽样调查,以了解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抽样调查对掌握我国公众的科学技术素养状况,...  相似文献   

18.
江津市公安局开展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创建“无毒社区”,使江津创建“无毒社区”工作在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连续四年受到重庆市禁毒委表彰,其经验做法在重庆推广。然而,何谓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创建“无毒社区”,为什么要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创建“无毒社区”,怎样才能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创建“无毒社区”。面对这些问题,人们不一定清楚、明白,理应做些解释、分析和论述。一、何谓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创建“无毒社区”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创建“无毒社区”,就是公安机关通过多种多样的“引导”,动员、带领“公众”,依照现有的政策法规,有组织、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有关志愿服务的新闻报道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十年间,媒体对志愿服务的报道量总体上是上升的,但呈不规则波动状态;媒体塑造了“奉献”、“无私”、“热情”等公众认可的志愿者形象;媒体引导公众参与志愿服务,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国务院一纸红头文件为起点,“非法集资”在中国从此进入法制视野。1995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明确规定,“非法集资”属于刑事制裁范围,随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被纳入1997年刑法。然而,12年过去了,何为“存款”,何为“公众”,依然没有一个权威统一的“说法”。法律上的陈旧与滞时,形成了民间借贷行为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之间的灰色地带。“非法集资”与正常的民间借贷的界限究竟在哪里?社会公众的质问,使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多年来一直处于法律界争论的漩涡中。更为严重的是,出于对“非法集资”的“见仁见智”,司法混乱也开始抬头。事实上,在我国的部分地区,以“民间借贷”形式进行的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早已司空见惯。根据2006年央行调查统计司对民间融资的推算,我国民间融资规模已经达到9500亿元,占到GDP的6.96%左右,接近银行贷款的6%。这些民间金融活动大多游走在“非法集资”的边缘。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不尽早给“非法集资”从法律上画个框框,司法部门之间的尴尬仍将延续下去,中小企业主频频触叠“非法集资”事件也一定会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