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微生活     
《新青年》2013,(7):4
看看这些不靠谱的爸妈新西兰内政部近日公布了77个被否决的婴儿名字。有的爸妈应该是没有灵感,直接给孩子起名"老二"、"老五";有的爸妈想沾光,给孩子起名"维多利亚女王",但这可能引发误解,违反新西兰规定;与前面那些相比,还有更说不过去的,比如:"魔鬼撒旦"、"无惧黑手党"、"肛门"等。这还是亲生爹妈吗?!  相似文献   

2.
对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人们存在着诸多争议,这些争议有些来源于对"国际关系"这一学科本身的定义,有些则来源于对什么是"理论"的分歧,本文拟从这两个方面着手,阐述对"国际关系理论"这一概念本身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这是印度尼西亚苏加诺总统在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建立三十周年纪念会上的一篇演说.苏加诺自己曾经说过:这是他近几年来最重要的一篇演说,是表明他的政治哲学观点的最重要文件之一.本文是从美国康纳尔大学的英译本转译的.苏加诺在这篇演说中叙述了1927年7月4日建立印度尼西亚民族党的动机,叙述了印度尼西亚民族党的目标是建立所谓"公正繁荣"的、"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苏加诺在这篇演说中着重叙述了他所主张的所谓"贫民主义"的内容和意义,并分析了他主张的用所谓"社会民主"来实现印度尼西亚式"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安全合作的综合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伙伴关系启动20年来,双方安全问题日益综合化,表现出多领域、多层次互动的综合安全格局。这决定着中国—东盟安全合作呈现出综合化的发展,即以"伙伴关系"框架内"大多边"为制度中心、"小多边"和"双边"为内部支撑,以"区域"、"区域间"和"全球"等更大的多边为外部促进的多层次互动格局。这一合作也存在一些明显问题,最重要的是弱制度及其局限。由此,建构一种更具内聚性、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合作安全机制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5.
群星璀灿的世界足坛,非洲球星光芒四射,其中最耀眼的一颗当属来自西非小国利比里亚的乔治·维阿,1995年他囊获了这一年的"世界足球先生"、"欧洲足球先生"和"非洲足球先生"三项荣誉,这是成千上万足球运动员的梦想之巅,就连球王贝利、马拉多纳和足球皇帝贝肯鲍尔也没能获得这一殊荣。目前,他在意大利超一流球队AC米兰队任主力前锋,维阿仍在奋力拼博,圆其更加辉煌的足球梦。从一个非洲穷孩子成长为如  相似文献   

6.
发展—安全联结是国际安全领域的重大课题,它们的互动关系深刻影响着全球秩序与安全事态,这在"区域"这一国际互动与研究的关键层面尤其显著。通过引入"发展"这一关键变量,提供一个包括"发展"在内的"区域发展—安全复合体"分析框架,探究发展区域主义在区域安全与互动演进中的角色作用。湄公河下游区域是东亚发展—安全复合体塑造与演进的典型案例,通过各种发展合作活动,该区域的发展—安全复合体实现了从初级到深入的演变,从安全互动主导的"战争前线"转变为发展与安全和谐互促的"商业走廊"。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区域主义起着关键的能动作用,在物质、制度、文化等方面改变着区域的互动与结构,也造就了湄公河下游区域发展—安全复合体复合中心性与多元性、兼顾开放性与自主性以及在规范性与灵活性间寻求和谐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欧亚腹地的地缘政治——以美国的地区战略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美国的地区大战略为视角讨论欧亚腹地的地缘政治。欧亚腹地为地缘政治史上的"心脏地带",19世纪下半叶大英帝国与沙俄帝国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大博弈"。冷战后,美国参与这一地带所谓的新一轮"大博弈",其地区大战略有"大中东倡议"、"新中东地图"、"大中亚计划"和"大南亚理念"等。这些不是玩的概念游戏,就是一厢情愿的妄想。"重建阿富汗"是一个美好的许诺,如果掺杂了其他的考虑,那就会在这一"美丽的"借口下变了味。  相似文献   

8.
正未来十年,中国的发展将呈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前轮与"市场经济"这一后轮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全面改革方案出炉。这其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新一届政府为未来十年中国的发展"设计"了"市场经济"加"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双轮驱动的前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略论美国的"快速全球打击"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美国国会同意拨款1亿美元支持三叉戟潜射弹道核导弹的常规化改装,这标志着布什政府的"快速全球打击"计划将进入实施阶段.该计划是以单边主义、进攻性和强调先发制人"预防性"打击为特点的布什政府军事战略的产物.无论从指导思想、针对的目标还是打击方式来看,"快速全球打击"计划都具有极高的实战性,其主要功能不在于威慑,而在于先发制人的"击败".这一计划已经并将继续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0.
2011年7月,美国提出构筑以阿富汗为枢纽,将南亚、中亚与西亚连接起来,以实现"能源南下"、"商品北上"的"新丝绸之路"计划。这表明,美国的阿富汗战略发生转变,从注重北约的作用并奉行军事第一、经济第二,过渡为倚重地区国家并以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这一转变既是迫于美国面临国内经济增长乏力、民众厌战情绪上升的压力,也是阿富汗局势及美全球战略调整、战略重心东移的客观需要。"新丝绸之路"计划目前尚在探讨阶段,其实施将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及地区局势动荡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