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岁末年初,对于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又可以见到爸爸妈妈,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过大年"。20多年前,贫困地区孩子的梦想是"我要读书"。现在,已经走进课堂的农村儿童的梦想转眼间变成"我想爸妈"。5800万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但不是问题群体。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深度关注。他们吁请构建政府支持、家庭监护、学校教育、社会帮扶、亲情关护的社会化教育及监护体系,给留守儿童以持久、温暖的关爱。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子女处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为2000万,其中超过1000万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岳蒙  熊伟 《传承》2011,(14):38-39,41
现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长期缺乏关爱和呵护,留守儿童在生活、心理、教育以及安全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地方政府、学校、家庭应对留守儿童更加积极关注,齐抓共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同时留守儿童个人也应该主动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促进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逐而成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微言博语     
@走走停停:中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已达到9683万。其中,有近205.7万的留守儿童处于独居状态。留守儿童和父母长期分离的状况使其生活、安全和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并进而影响到未来人口素质。希望大家在关心城市儿童的教育问题时也关注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民外出务工,特殊的生活、教育环境给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在生活、教育、情感、心理方面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农村孩子的教育保障问题,应当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08,(3):42-43,41
【背景】 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现象,很多年轻的农村劳动力也涌入城市,融入到经济建设的大潮中。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年轻的父母把孩子留在家乡,交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带养,使这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和家庭监护的不到位,留守儿童普遍面临安全失保、学业失教、亲情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09,(6):6-8
湖南是地处中部的劳动力输出大省,目前,全省有240万0—15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总数的27%,占全省儿童总数的18%。由于父母常年外出,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的照顾,在生活、安全、教育、心理、道德等层面突显出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其生存与发展,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构建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新时期的希望工程。地处中国西部的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现状使重庆农村出现了235.2万留守儿童。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折射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方面存在缺失的现状。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的构建,应以政府为主导,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共同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良好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杨晓璐 《前沿》2014,(15):161-162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同时,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一留守儿童相应产生。并随着打工人数量的增多而不断地庞大。众所周知,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因此留守儿童的问题应受到重视,思想道德素质是影响人们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本文根据近千份调查问卷分析了现今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现状,找到存在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从家庭,学校,国家三个方面分析了解决此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群体多出现在农村,由于父母劳务输出,孩子留在家乡由老人照顾,在家乡学校读书,被称为"留守儿童"。但是在我区一些城镇,也生活着一群"留守儿童",他们是外地打工者的孩子。父母把孩子留在城镇里上学生活,自己到城外打工。在乌鲁木齐市的4所中小学,"留守儿童"就已超过1000多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11.
在盐城市盐都区,特别是经济基础较差的镇,劳务输出是部分农民生存致富求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其中绝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使他们的孩子成了感受不到正常家庭温暖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的日益增多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而亲子教育的缺位也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长期、远距离的亲子分离使许多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出现“父母缺席”的现象,导致61.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把自己的烦恼告诉父母。  相似文献   

13.
邵昌玉 《人民论坛》2011,(9):176-177
农村留守儿童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留守的处境导致其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自我意识不健全、人际交往焦虑等状况。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同时应指导家长为孩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留守的处境导致其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自我意识不健全、人际交往焦虑等状况。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同时应指导家长为孩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洪涛  睢艳卿 《前沿》2014,(1):126-127
随着我国社会化的转型,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普遍存在着父母关爱和监护的不到位、学校教育和措施的不完善、社会环境和相关法律的不健全等,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及安全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进而阐述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原因,从而提出改进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精神文明导刊》2010,(8):39-39
2005年8月内蒙古扎兰屯市繁荣办事处胜利社区尝试创办了全市首家留守儿童学校,使留守儿童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有人监管,心灵有人呵护,生活有人关照。并动员社会力量,创造条件,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问题,使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2,(6):51-53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我省苏北、苏中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经济发展较快的苏南和省外,父母离乡进城打工,子女留在农村现象增多,这就出现了苏北、苏中农村大批的留守儿童。对这些孩子的教育管理,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广大家长放心不下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邓州市劳务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目前,全市父母同时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总数为8.81万人,其中贫困留守儿童占16%左右。父母的缺位使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教育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尤其令人担忧。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针对目前正在发展、学生爆满的寄宿制学校,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批农民工纷纷涌向城市,由此产生了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工规模的扩大,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在不断恶化,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本文通过对学校留守儿童及家长的访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思考,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心理、安全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形成了许多事实上的“单亲”、“孤儿”家庭,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