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6月,谢里夫第三次出任巴基斯坦政府总理。谢里夫政府大规模进行改革,施政核心是发展巴基斯坦的国民经济,提升巴国的国际地位。此施政核心在外交领域里的表现则是,从传统的外交政策向新的经济外交政策转变。谢里夫及其政府积极在国际舞台上推进其经济外交政策,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则成为谢里夫政府实施新经济外交政策的先例和典范。  相似文献   

2.
正巴基斯坦塔利班(简称巴塔)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反政府恐怖组织,巴塔自2002年作为一个组织雏形出现以来,就以巴政府、安全部队和平民为袭击目标,是巴国内安全的最严重隐患。2007年12月巴塔正式宣告成立后,在巴西北边境省级联邦部落直辖区十分活跃。为维护巴和平稳定,巴政府一直尝试通过对话方式与巴塔和谈。2013年5月11日,巴基斯坦举行国民议会选举,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简称穆盟)谢里夫派获胜。同年6月7日,巴新内阁就  相似文献   

3.
2014年12月16日,巴基斯坦塔利班(简称巴塔)在巴境内白沙瓦发动一起针对军人子弟学校的恐怖袭击,造成包括132名学生在内的141人死亡、240余人受伤.这是自2007年卡拉奇自杀式炸弹袭击以来,巴国内发生的最严重的一起恐怖袭击事件.该事件不仅震惊世界,更在巴国内引发强烈震动.此后,巴军政当局、朝野各党派在强力反恐问题上迅速达成共识,谢里夫政府连续出台反恐强硬举措,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目前,巴安全局势有所好转,但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其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巴基斯坦世家大族谢里夫家族和第一大省旁遮普省在1988—2015年期间的互动——一方面,谢里夫家族在旁遮普省的多年经营,奠定了其执政基础;另一方面,旁遮普省也在央地关系层次上成为谢里夫家族的根据地——展现了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化"这一历史现象。而在现任总理谢里夫三次执政、三度在野和一次流亡的经历中,谢里夫家族正是顺应和利用了"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化"这一"央地关系"的最大特征,使得旁遮普省成为谢里夫及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和政治影响力的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  相似文献   

5.
谢里夫家族和巴基斯坦军方在1988—2015年期间的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一个军人统治占据了建国以来一半以上时间的国家里,谢里夫家族的兴衰受到巴基斯坦军方庇护、制约和掣肘;另一方面,谢里夫家族在与军方的博弈中,经历了共生和争权,流亡归来后开始尊重、接受并适应军方在内政外交中,尤其是国际政治的实际政治影响力和地位,由此开始获得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6.
巴基斯坦政局从动荡步入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基斯坦政局从动荡步入稳定刘善国1997年2月3日,巴基斯坦举行了全国大选,共有14个主要政党参加了此次选举,谢里夫领导的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赢得议会217个议席的绝大多数而获胜,并顺利通过国民议会信任投票,谢里夫于2月17日宣誓就任新总理。谢里夫上台...  相似文献   

7.
试析巴基斯坦军事政变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刚好一年以前 ,1 999年 1 0月 1 2日 ,巴基斯坦发生武装政变 ,以陆军参谋长佩尔韦兹·穆沙拉夫为首的军事当局推翻纳瓦兹·谢里夫总理的民选政府 ,实行军事管制。这是巴基斯坦历史上的第三次军事政变。在巴基斯坦独立 5 2年短暂的历史上 ,共发生了 3次军事政变和存在 4届军管政府 ,军管的时间长达 2 5年。巴基斯坦独立的时候是按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建立代议制政府的国家。军队反复介入政治和较长时间掌权既说明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 ,也表明代议制政府的脆弱。为什么巴基斯坦反复发生军队卷入政治 ?为什么巴基斯坦的民选政府又那么脆弱 …  相似文献   

8.
2014年9月22日,巴基斯坦政府总理谢里夫任命巴基斯坦新晋中将、信德省安全部队(巴基斯坦准军事部队,受巴基斯坦内政部直接指挥,负责协助警察维持地区安全稳定)指挥官里兹万.阿克塔尔(Rizwan Akhtar)为三军情报局局长。这一任命是在谢里夫与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拉希尔上将协商之后作出的。里兹万于2014年10月8日正式上任,接替退休的伊斯拉姆中将。  相似文献   

9.
2016年11月29日,巴基斯坦陆军为前任陆军参谋长拉希尔·谢里夫上将举行了隆重的退役仪式.根据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11月26日的提名,巴基斯坦陆军总部训练与评估总监卡马尔·贾维德·巴吉瓦(Qamar Javed Bajwa)中将接任拉希尔,成为巴基斯坦第16任陆军参谋长,晋升为上将军衔;陆军参谋局局长祖拜尔·海亚特(Zubir Hayat)中将则接任同时退役的拉沙德上将,成为新任巴基斯坦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①其中,作为巴基斯坦军队实际上的头号人物、巴基斯坦国防安全政策重要制定者、此前并不为外界熟知的新任陆军参谋长巴吉瓦尤其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10.
1979年和2001年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发动的两场阿富汗战争,孕育了巴基斯坦塔利班的诞生。巴塔经历了萌芽和正式诞生阶段,现已步入完全独立时期。独立后的巴塔尽管有自己独特的政治诉求,然而其人员构成复杂、组织结构分散,决定了其行动能力一方面难以协调,另一方面每支团伙差异大,从而对地区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而巴塔与其他武装团伙的密切联系给该地区安全与稳定带来了更多挑战。鉴于巴塔自身具有的组织能量及其日益极端、暴力的活动方式,可以预计该组织在短期内不会消亡,但将招致国内外民众更多的反对。  相似文献   

11.
亚洲 阿富汗 6月17日,伊斯兰党领导人希克马带亚尔宣誓就任政府总理。 巴基斯坦 4月18日,伊沙克·汗总统以纳瓦兹·谢里夫总理已丧失人民信任为由解除其总理  相似文献   

12.
1999年 1 0月 1 4日 ,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佩尔韦兹·穆沙拉夫发动军事政变推翻纳瓦兹·谢里夫总理的文官政府并成立以他为首的军法管制政权。这是巴基斯坦历史上的第 4次军事管制。巴基斯坦短暂的 5 3年历史中前后就有 2 6年在军事管制或在军事管制基础上产生的军人统治①下。对于巴军人反复干政的原因 ,作者曾以“论巴基斯坦军事政变的根源”为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见《南亚研究季刊》 2 0 0 0年第 3期 )。本文拟就军人统治在巴基斯坦的作用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算是前一篇拙文“论巴基斯坦军事政变的根源”的姊妹篇 ,以期让读者对巴基斯坦的…  相似文献   

13.
杜冰 《国际资料信息》2013,(9):27-32,43
巴基斯坦是中国友好邻邦,中巴两国常用“全天候友谊”来形容两国关系,意为任何风雨都不能阻挡中巴友好,中巴友谊超越任何障碍。2013年7月3—8日,巴新任总理谢里夫出访中国,这是其出任总理后的首次出访,也是继李克强总理5月22日访巴后,两国领导人40多天内的第二次会晤,充分显示了中巴“全天候友谊”的稳固与亲密。  相似文献   

14.
由于缺乏共同目标与战略互信,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经历了"三亲三疏"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在巴基斯坦谢里夫政府上台,及美国即将结束阿富汗战争之际,美巴同盟何去何从又一次面临重大抉择。双方可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维持"低水平同盟"关系,但发展空间仍有限,且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在1997年12月31日举行的巴基斯坦总统选举中,由总理谢里夫提名的穆罕默德·拉菲克·塔拉尔以压倒多数获得胜利,当选为巴第9任总统,并于1998年元旦宣誓就职。这是巴第一位从司法界上升到总统职位的人。 当选总统背景 1997年底由巴基斯坦总理与总统及司法机构权力之争引发的宪法危机导致总统莱加利辞职,由参议院主席瓦西姆·萨贾德代理总统。在谢里夫所在穆斯林联盟提名总统候选人之前,谢里夫亲自飞赴拉合尔,提名旁遮普同乡塔拉尔为穆斯林联盟总统候选人。但塔拉尔因批评最高法院,而被选举委员会取消竞选资格,直到亲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沙阿的选举委员会主席被撤换才获得批准,并顺利当选。  相似文献   

16.
任仁 《国际资料信息》2000,(1):3-7,,25,
亚洲巴基斯坦 10月12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兼陆军参谋长佩尔韦兹·穆沙拉夫上将发动军事政变成功后,宣布解散米·纳瓦兹·谢里夫领导的穆斯林联盟政府,由穆沙拉夫行使政府最高行政长官职权。巴林 3月7日,王储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继任埃米尔(国家元首),接替3月6日逝世的伊萨·本·萨勒曼  相似文献   

17.
冷战的结束,东西方对抗的消失打破了长期存在于南亚地区的巴美和印苏对抗的战略格局。苏联的解体和苏军撤出阿富汗使巴基斯坦失去了它在美国西亚战略中的地缘政治优势。美国开始调整它的南亚政策,在加快步伐改善与印度关系的同时拉开与巴基斯坦的距离,使巴长期借助美国抗衡地区大国印度以及遏制印度在南亚称雄的外交政策受到冲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民选的巴基斯坦谢里夫政府在力求稳定国内局势、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务实地调整对外  相似文献   

18.
正8月27-29日,苏格院长率团赴伊斯兰堡出席"中巴经济走廊峰会",并做大会发言。该峰会由巴基斯坦计划、发展及改革部主办,巴总理谢里夫出席并致辞。苏格院长还拜会了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及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后,美国迅速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大量阿富汗塔利班(后文简称"阿塔")成员逃往巴基斯坦,重建了阿塔组织。另外,巴基斯坦本土仍有四大恐怖主义势力:伊斯兰教派恐怖主义势力、巴基斯坦塔利班(后文简称"巴塔")、反印度恐怖主义势力和民族分裂恐怖主义势力。这五大恐怖主义势力使巴基斯坦深陷恐怖主义漩涡。加之,它们在指导思想、政治目标、组织稳定性上存在差异,致使巴国内恐怖主义问题更加复杂。这不仅威胁巴基斯坦自身及与邻国关系的发展,而且威胁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乃至南亚地区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今年8月6日,美国<纽约时报>、<美国之音>等媒体报道,"巴基斯坦塔利班"(Tehrik-i-Taliban Pakistan,TTP,简称"巴塔")头目贝图拉·马哈苏德[1]于5日在美军掠夺者无人飞机轰炸中毙命.9日,巴内政部长拉赫曼·马利克声称,马之死"确定无疑",并已在7日安葬完毕.10日,"巴塔"公开承认马哈苏德已经死亡,并将进行15天的默哀.[2]18日,"巴塔"发言人马乌维·奥马尔被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