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至今,中国住房模式正在经历又一次历史性重构。一方面,住房模式是国家能力和社会建设的体现,受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制约;另一方面,住房模式选择的结果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又具有反馈影响。确立住房模式的基本概念,对国家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对国际上与我国有比较意义的三种代表性住房模式——新加坡模式、香港模式、德国模式的考察,可以明确我国未来住房模式的关键仍是:淡化住房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尤其是减少城市发展中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毫不犹豫地以住房民生为政策目标,大力解决城市化中的住房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2.
2003年,浙江率先在全国实施城镇佳房保障制度,初步构建了南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城市旧住宅区改造等组成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公务员住房消费具有促进住房消费资金的自我积累、实现住房消费互助、提供实现住房平滑消费的低成本信用工具、供给政策与商业性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组合产品、丰富住房分配货币化和住房保障途径等重要作用,并对这些作用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做好公务员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超 《学习与实践》2000,(11):51-53
一、我国住房金融发展的战略目标住宅投资和销售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改革现行住房制度,使住房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则成为发展我国房地产业的重要步骤。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的发布实施,加快了我国房改步伐,特别是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城镇居民个人将成为住房投资和消费的主体,住房金融服务便发生转变,即:住房以面向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变为面向城镇居民为主;以生产性信贷转变为消费性信贷为主;以批发  相似文献   

5.
一、对1998年后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评价(一)1998年国务院23号文的要点国务院于1998年7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国情的城镇住房新制度;加快住房建设,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  相似文献   

6.
王美琴 《求索》2008,(10):52-54
住房是一个有着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因此很早就成为社会学研究的课题。在社会主义中国,城市住房问题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众多研究者以不同的思路和概念工具探讨了中国城市住房问题产生的一般原因、住房资源的分配机制、住房改革的现实效果以及主观评价,然而,从已有的研究看,大多数都是在社会结构层面探讨城市住房问题,而忽略了对住房问题和住房改革过程的具体的、动态的微观考察,这样一种视角及其所要考察的内容同样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改善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住房金融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政策性住房金融和商业性住房金融必须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7,(3):60-61
单位自建房相关政策 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决定自当年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其中规定.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坚持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可以继续发展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多渠道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相似文献   

9.
廉租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衔接问题突出表现为两房保障对象之间没能充分衔接和两房政策实施及监管过程相互衔接不到位。各地解决两房衔接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可分为创新制度和完善制度两个方面,前者从衔接两房保障对象入手,建立政策性租赁住房新模式,形成"廉租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三层次住房保障模式;后者保持"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两层次住房保障模式不变,从完善制度出发,逐步健全政策,加大执行和监管力度。为了更好地解决两房衔接问题,建议从两房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管三个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制定两房政策;建立协调机制,严格执行两房政策;建立有区别但又统一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0.
琼府[2008]74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近年来,我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通过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等政府保障性住房,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国内外消费者,部分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住房保障法》列入立法规划,但目前法学界对这部重要法律的起草工作仍然重视不够。本文介绍了该法的立法背景,指出该法的出台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并提出了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实效性与前瞻性结合以及衔接相关法律的总体起草思路。在对《住房保障法》应当涉及的主体制度作一梳理后,笔者提出了《住房保障法》的基本框架建议:总则、住房保障的对象和方式、住房保障的住房和资金、住房保障的准入和退出、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2.
陈奕平  林丽 《前沿》2011,(22):9-13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美国住房法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美国一般住房法和专门住房法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关于美国住房法的研究成果,指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刘秀浩 《现代领导》2007,(10):14-14
全国城市住房工作会议要求,省级政府对辖区内住房保障、住房供应和房价稳定工作负总责,市县政府是责任主体。这一政策的制定,人大监督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今明两年,要加快廉租住房建设步伐,尽快增加一批廉租住房房源。各级地方财政要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纳入年度预算支出安排,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要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比例不得低于10%.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困难地区给予补助支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的成因,不能仅仅归结为这部分人群缺乏财富获取和积累能力,因而不具有住房可支付能力.近年来,住房市场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失衡、宏观调控不利等因素,也是将这部分人群从市场排挤出去,从而沦为住房困难人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应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2021年,国务院提出需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本文从历史维度总结了房改公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的经验及局限,认为共有产权住房的定价应与市场价格挂钩,减少投资牟利动机,公平分享收益;从理论上剖析了保障性质的共有产权住房定价的影响因素及定价方法,发现其定价以收入法为主,兼顾市场和成本等因素;并总结了新加坡组屋、中国北京和上海共有产权住房定价的实践经验。结合共同富裕的目标,应完善共有产权住房的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明确定位和准入标准,优化分配规则、价格和产权管理办法、税费等政策设计,以实现共有产权住房的合理定价。  相似文献   

16.
实现全民"住有所居",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尤其需要政策性住房金融的配套支撑。住房公积金对"住有所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取消住房公积金反而会衍生出更多问题。为此,可借鉴全球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的经验,实施"一举三得"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让住房公积金制度发挥更加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程良波 《新东方》2010,(3):57-59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进程 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提出要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同时,首次提出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房供应体系。建设部、财政部等部门根据该《决定》的指导精神,在同年出台了《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将经济适用住房定义为“由相关部门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户提供按照国家住房建设标准建设的价格低于市场价的普通住房”。  相似文献   

18.
孔丽频 《新东方》2000,(7):65-67
我国民用住房正从住房实物分配转向住房分配货币化及住房商品化。为了实现这一住房改革目标 ,应从住房分配的机制转换和建立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住房金融体系、社会化的住房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 ,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适度负债消费”的新思维 ,加强住房消费信贷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用住房正从住房实物分配转向住房分配货币化及住房商品化 为了实现这一住房改革目标,应从住房分配的机制转换和建立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住房金融体系、社会化的住房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适度负债消费”的新思维,加强住房消费信贷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20.
《人大论坛》2008,(8):I0002-I0002,49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于意见》(国发[2007]24号)精神。促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建设和住房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2008年3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24号)。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