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升  谢丽威 《学习论坛》2006,22(6):21-23
启蒙就是要促使人类摆脱“不成熟状态”,激发人的无穷想像力和无限创造力,真正确立起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目前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就是要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参照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模式,确立社会成员个体独立的法权状态,促使传统伦理社会向现代市民社会转变,从而为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大学之道"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与社会、个体"内圣-外王"的和谐伦理精神。它的当代价值就是让我们在科学发达的现代,重新反思现代性,重新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生态观点,实现"自然—人—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英雄是追求真善美的表率。道德之英雄维度的核心乃是英雄执着于崇高理想并为之献身的精神,它激励、鼓舞、凝聚和引导社会大众,为之提供健康的道德标尺。现代性致使个人囿于自我中心的小圈子,崇尚金钱至上和感性享乐,由平庸而致颓废,社会整体丧失了道德判断的正确坐标。英雄维度的陷落与"平庸的恶"之发生的内在因果性昭示社会,欲从根本上清除"平庸的恶"及其土壤,必须重建道德之英雄维度,疗治空虚迷茫的个体心灵,恢复大众对英雄的历史记忆,拯救失却的崇高道德精神,修复现代性所造成的道德意识创伤。  相似文献   

4.
王庆 《求实》2016,(2):49-58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来,对现代财政制度的研究还欠缺从现代性入手来寻找现代财政所特有的性质的视角。归纳起来,与现代性相对应,现代财政具有强调个体利益、与市场紧密联系、先进管理手段、与生产复杂互动和开放性等特征,这使得现代财政制度在规范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个体、政府间和大国间关系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故应依据现代性发展要求,把普及财政知识与理念、多样化财政收支和现代化财政管理作为建立我国现代财政制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表征的是自启蒙运动以来所形成的现代社会整体结构的特征和性质,是维持和推动现代社会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性力量,有其基本内涵。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考量现代性的问题,现代性可被视为包含资本现代性、技术现代性、理性现代性在内的一套体系或组织模式。现代性在自身发展中呈现出深刻的二重性,在其内部蕴含着多种矛盾与张力。  相似文献   

6.
马克斯·韦伯对于"现代性"问题的考察,是以"合理性"概念的构建为中心而展开的,在韦伯看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都呈现出一种严格、精确的形式合理性倾向。按照韦伯的观点,目的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是人类行动的两种基本属性,现代性的问题就在于,在一个合理化或者说祛巫的世界中,目的合理性成为支配性的主导原则,而价值合理性在现代世界中日渐缺失,由此而导致了作为行动者的人或者个体生命意义的枯竭。有应于此,韦伯提出了"人格"的概念,构建了一种有关现代生活样式的精英主义伦理观。  相似文献   

7.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社会向以工具理性和个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以市场经济、民主宪政等为基本制度的现代民族国家转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受到中国的历史经验、传统意识形态及社会组织方式的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在现代性诉求的表达上出现了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温和主义这三大派别的分野,而现代性在中国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则呈现出缺失、无根、无序的状态,为此,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图景就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摒弃长期以来以现代化替代现代性的思想,发展以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为基础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8.
叙事伦理学通过讲述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营构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现代叙事伦理可分为两种类型: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叙事伦理克服了道德教育中"生活"与"观念"的间距,为个体道德能力的培植找到了现实土壤。它通过构建主体间性关系,形成了陪伴的伦理,从而增强了道德教育的可接受性。叙事伦理所蕴涵的实践理性,有利于提升个体道德实践能力;叙事伦理所营造的道德情境与氛围,有利于提升个体的道德移情与道德同情能力;叙事伦理倡导教化而非规训,起到了隐性教育的效果,有利于提升个体的道德自我构建能力。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是现代社会难以解决的矛盾和冲突。启蒙运动以来,随着机器化大生产的不断推进,现代性问题愈演愈烈。马克思在深刻剖析现代性问题产生根源的同时,又以商品、货币、资本为手段对现代性展开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表明"共产主义社会"是对现代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张志平 《世纪桥》2008,(6):31-31,45
“大学之道”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与社会、个体“内圣一外王”的和谐伦理精神。它的当代价值就是让我们在科学发达的现代,重新反思现代性,重新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生态观点,实现“自然一人一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超大型社会,中国正在进行一场社会主义框架下的现代性变迁,庞大的乡村社会在逐渐生长现代性的因子。近30年来中国数亿农村人越来越去弃传统的盲从与封闭的政治意识,树立现代的理性与开放的政治意识,成为中国现代性政治繁衍过程中愈益重要并且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现代性农村社会中个体政治意识的发展,也成为当下推动马克思主义乡村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西方道德文化在从前现代到现代的历史嬗变中,其理论范式和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前现代的德性追求为现代的道德功利主义所代替,现代德性论在文化内涵上也出现了重大的变更。同时,现代道德危机与道德冲突日益凸显出道德文化现代性的尴尬境遇。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批判是近现代以来人的生存境遇及其反思的哲学话语表达。马克思针对现代性问题批判了异化劳动给人的心灵带来的扭曲,并以资本批判为核心来重塑人的社会性。现代性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因此马克思在现代性批判的同时也给出了解决现代性问题的方案——人学道路,对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形成了自己的批判理论,将现代性批判问题融进了人学意蕴,并对我们现代的社会建设和人的发展问题产生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3,(12)
现代性的解放逻辑在质料层、制度层以及理念层推展。在质料层上,工业化和技术化的发展,为人的解放和发展奠定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在理念层上,现代性用"元叙事"的宏大话语为人们勾勒出解放的美好图景;然而在制度层上,现代性为人们展示的却是一条"资本逻辑",这就导致了精神图景与现实状况的矛盾,构成了现代性解放逻辑的深层悖论。马克思要求以实践原则取代现代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以现实革命手段颠覆现代性带来的资本逻辑统治,以达到对现代性解放逻辑的双重革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现代性解放逻辑的虚无本性,探究人的解放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以实现"人类解放"为旨归,对以资本勾连起来的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了武器性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包括"哲学人类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社会政治学批判",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现代性中的人是"现实的人"、"异化的人",发现隐藏在资本主义现代性中的特洛伊木马——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同时,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实践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现代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的人"提供了有原则高度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16.
黄聘 《求实》2013,(1):40-44
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是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双重历史语境中展开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中,个人品德建设遭遇着"传统-现代性"这一结构转换的时代困境和由于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分化带来的现实难题。对此,当代中国个人品德建设的回应方式和出场路径必然包含两重维度:重释传统和重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7.
聂火云 《求实》2006,1(10):41-44
和谐社会作为伦理概念,其价值圭臬始终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的精神蕴涵与价值确证方式,公民伦理通过彰显独立主体精神、权利与义务统一精神、契约精神、社会正义精神、市俗伦理精神等基本的精神价值,确认着和谐社会公民身份的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努力构筑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广文 《理论学刊》2007,2(3):58-61
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作为重大的实践主题,需要我们理论的自觉,为此,我们约请清华大学哲学系的5位学者集中围绕“和谐社会与文化”这一议题撰写了一组笔谈。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1)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旨归,而培育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科学发展观应该立足时代彰显其丰富的人文内涵,现代化亦需要有自觉的人文精神的支撑;论文在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诸多文化失范现象的考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如何构筑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做了阐发。(2)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马克思哲学的内在意蕴,但马克思和谐思想并非停留在“应然”层面的价值诉求,而是以理性尺度与价值尺度之间内在的逻辑张力展开对现实生活过程的剖析,这一独特智慧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历史决定性与人的能动性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相互改造等思想体现出来。观照其逻辑张力并拓展其价值尺度和理性尺度,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中国现代性建设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吸取西方现代性建设的经验。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西方的现代性精神推动了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扼制工具理性在我国社会中泛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避免虚无主义的盛行,保证中国现代性建设顺利进行。(4)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实践。任何实践活动都包含着否定性的维度,即外部世界与人的双重否定的关系。这一原理决定了任何通过实践求得进步发展的活动都必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和谐社会的建构过程中对实践的否定性加以扬弃,将损失和代价减到最少,也应是和谐社会实践拓展的一个应有之义。为此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和人与文化生态的关系。(5)社会是由作为个体的人组成,个体的人的完善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无疑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从人的二重性现实出发,个体完善必须关注人的物质利益与精神需求,努力营造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的和谐,并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我们期待上述观点能引起学术界关注并积极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李成旺 《理论学刊》2007,23(3):61-64
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作为重大的实践主题,需要我们理论的自觉,为此,我们约请清华大学哲学系的5位学者集中围绕“和谐社会与文化”这一议题撰写了一组笔谈。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1)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旨归,而培育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科学发展观应该立足时代彰显其丰富的人文内涵,现代化亦需要有自觉的人文精神的支撑;论文在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诸多文化失范现象的考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如何构筑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做了阐发。(2)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马克思哲学的内在意蕴,但马克思和谐思想并非停留在“应然”层面的价值诉求,而是以理性尺度与价值尺度之间内在的逻辑张力展开对现实生活过程的剖析,这一独特智慧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历史决定性与人的能动性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相互改造等思想体现出来。观照其逻辑张力并拓展其价值尺度和理性尺度,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中国现代性建设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吸取西方现代性建设的经验。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西方的现代性精神推动了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扼制工具理性在我国社会中泛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避免虚无主义的盛行,保证中国现代性建设顺利进行。(4)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实践。任何实践活动都包含着否定性的维度,即外部世界与人的双重否定的关系。这一原理决定了任何通过实践求得进步发展的活动都必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和谐社会的建构过程中对实践的否定性加以扬弃,将损失和代价减到最少,也应是和谐社会实践拓展的一个应有之义。为此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和人与文化生态的关系。(5)社会是由作为个体的人组成,个体的人的完善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无疑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从人的二重性现实出发,个体完善必须关注人的物质利益与精神需求,努力营造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的和谐,并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我们期待上述观点能引起学术界关注并积极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作为重大的实践主题,需要我们理论的自觉,为此,我们约请清华大学哲学系的5位学者集中围绕“和谐社会与文化”这一议题撰写了一组笔谈。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1)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旨归,而培育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科学发展观应该立足时代彰显其丰富的人文内涵,现代化亦需要有自觉的人文精神的支撑;论文在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诸多文化失范现象的考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如何构筑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做了阐发。(2)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马克思哲学的内在意蕴,但马克思和谐思想并非停留在“应然”层面的价值诉求,而是以理性尺度与价值尺度之间内在的逻辑张力展开对现实生活过程的剖析,这一独特智慧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历史决定性与人的能动性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相互改造等思想体现出来。观照其逻辑张力并拓展其价值尺度和理性尺度,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中国现代性建设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吸取西方现代性建设的经验。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西方的现代性精神推动了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扼制工具理性在我国社会中泛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避免虚无主义的盛行,保证中国现代性建设顺利进行。(4)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实践。任何实践活动都包含着否定性的维度,即外部世界与人的双重否定的关系。这一原理决定了任何通过实践求得进步发展的活动都必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和谐社会的建构过程中对实践的否定性加以扬弃,将损失和代价减到最少,也应是和谐社会实践拓展的一个应有之义。为此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和人与文化生态的关系。(5)社会是由作为个体的人组成,个体的人的完善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无疑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从人的二重性现实出发,个体完善必须关注人的物质利益与精神需求,努力营造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的和谐,并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我们期待上述观点能引起学术界关注并积极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